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意志力观念对自我损耗效应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20-09-15 13:38
   “最佳竞技表现的核心是良好的自我控制。”关于运动员在竞技赛事中的“超常发挥”和“失常表现”等问题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自我控制理论来解释,受关注较多的是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其中提出的自我损耗效应已有大量实证研究支持。但近年来该模型不断受到质疑。比如,该效应可能会受到动机、期望或意志力观念等的调节。本研究围绕意志力观念对自我损耗效应的调节作用,通过三项研究,探讨意志力观念对自我控制任务的影响。研究一将英文版的意志力观念测量问卷、意志力资源有限理论操控问卷和意志力资源支撑理论操控问卷进行汉化,得到可接受的信度之后,用于后面的实验研究。研究二使用意志力观念测量问卷施测,再通过双任务范式探究意志力观念是否会调节自我损耗效应。研究二包括两个实验,分别以认知类自控任务和行为类自控任务为因变量。实验2-1的自我损耗诱发任务是抄写任务,自我损耗检测任务是信号停止任务。实验2-2的自我损耗诱发任务是Stroop任务,自我损耗检测任务是握手柄任务。研究结果提示,完成认知类自我控制任务和行为类自我控制任务时,意志力观念对自我损耗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对意志力资源有限理论认同度越高,越会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损耗效应;对意志力资源有限理论认同度越低,越会表现出较弱的自我损耗效应。研究三使用意志力观念操控问卷操控,再通过双任务范式探究操控意志力观念是否会调节自我损耗效应,即探究带有因果关系的调节效应。与研究二的两个实验相对应,实验3-1和实验3-2也分别以认知类自控任务和行为类自控任务为因变量,且自我损耗诱发任务和自我损耗检测任务也与研究二保持一致。研究结果提示,完成行为类自我控制任务时,操控的意志力观念对自我损耗效应也具有调节作用。认同意志力资源支撑理论的个体,其自我损耗效应不显著;认同意志力资源有限理论的个体,其自我损耗效应显著。但在认知类自控任务中则未发现这种调节作用。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需要关注自我控制力量模型的核心假设是否能够成立的前提,而意志力观念很可能是自我损耗效应的边界条件。本研究的实际意义在于,帮助运动员认同意志力资源支撑理论,可能有助于减小训练、比赛中的自我损耗效应,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学位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B848
【部分图文】:

流程图,翻译模型,流程图,意志力


3 研究一:意志力问卷的汉化本研究共涉及三个问卷,分别是意志力观念测量问卷(6 个条目)、意志力资源有限理论操控问卷(8 个条目)和意志力资源支撑理论操控问卷(8 个条目)。3.1 形成汉语版本问卷按照 Brislin 翻译模型改进版本的程序(Jones, Lee, & Phillips, 2001)所示步骤进行研究(如图 1),最终得到这三个问卷的汉语版本。其中进行翻译的双语专家 A 和 B 都是心理专业,A 是一位教授,B 是一位有英国留学经历的博士。参与回译的专家 C、D、E 和 F 是大学英语专业教师。

意志力,损耗效应,观念,调节作用


图 2 意志力观念对自我损耗效应的调节作用:认知任务.2 实验 3-2:操控的意志力观念对行为类自控任务的影响实验 3-1 探究了操控的意志力观念和认知类自控任务之间的关系,没有发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那么,当自我损耗检测任务是行为类任务时,因果关在吗?这便是实验 3-2 所要探究的问题。2.1 目的考察操控的意志力观念是否会调节自我损耗效应。本实验假设(假设 3-成行为类自控任务时,认同意志力资源有限理论的个体,会表现出较强的损耗效应;认同意志力资源支撑理论的个体,会表现出较弱的自我损耗效2.2 方法

意志力,损耗效应,观念,调节作用


柄坚持时长前后测差值影响不显著,F(1, 80) = .06,p = .814;认同意志力资限理论的个体,是否有自我损耗对握手柄坚持时长前后测差值影响显著,组大于非损耗组,F(1, 80) = 11.19,p = .001。表 28 不同损耗组不同意志力观念的握手柄坚持时长前后测差值(s)二因素方差分析方差来源 SS MS df F p ηp2自我损耗 3970.619 3970.619 1 6.543 .012 .076意志力观念 2310.108 2310.108 1 3.807 .055 .046自我损耗×意志力观念 2968.900 2968.900 1 4.893 .030 .058误差项 47937.744 606.807 7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力为;张连成;;自我损耗的控制:竞技运动领域的研究与应用[J];体育科学;2013年06期

2 张力为;;运动员的自我控制:重要理论及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13年03期

3 朱湘茹;李永鑫;李莉;;6-12岁儿童抑制能力的发展:来自停止信号任务的证据[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6期

4 高科;李琼;黄希庭;;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证据、质疑和展望[J];心理学探新;2012年02期

5 陆洁茹;王苏弘;董选;;跨通道停止信号任务中反应抑制的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14期

6 谭树华;郭永玉;;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5期

7 邱林;郑雪;王雁飞;;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的修订[J];应用心理学;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冬华;自我损耗效应及其克服:积极情绪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19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819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3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