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时空隐喻视角下跨期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3 20:13
  隐喻已被证实不单单是一种修辞方式,而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借由隐喻,人们得以了解无形的、抽象的、复杂的概念,如时间、金钱、命运等。对于“时间”这一概念,人们是较多采用空间概念来表征和理解。这种用空间来表征时间的隐喻就被称为时间-空间隐喻,简称为时空隐(Temporal-spatial metaphor)。研究者已证明,时空隐喻的存在,是具有心理现实性的。进一步地,他们发现当人们在用空间来表征时间,有两种视角:自我移动、时间移动。并且,时空隐喻视角在不同的文化、语言体系中,都存在着普遍性。时空隐喻视角与时间感知密不可分。时空隐喻视角能够改变人们对时间的感觉,即采用不同视角的人们,对时间变化的快慢感受是不一样的。因此,采用自我移动时空隐喻视角的人们,倾向于低估时距;而采用时间移动时空隐喻视角的人们,倾向于高估时距。既然时空隐喻视角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也能够改变人们对时间的长度知觉,那么势必会对一些与时间维度相关的决策或行为,产生影响作用。其中,跨期选择就是在时间维度下进行的一类决策任务。在跨期选择中,人们通常会面临一个当下(即时)的时间和一个未来(延迟)的时间,这两个时间点都涉及到不同的...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1.1 隐喻概述
    1.2 时空隐喻
        1.2.1 时空隐喻的分类
        1.2.2 研究范式
        1.2.3 时空隐喻视角的相关研究
            1.2.3.1 文化及语言对时空隐喻视角的影响
            1.2.3.2 时空隐喻视角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1.3 跨期选择概述
        1.3.1 跨期选择的理论模型
            1.3.1.1 折扣效用模型(DU)
            1.3.1.2 双曲线折扣模型固(HyperbolicDiscountingModel,HD)
        1.3.2 跨期决策的研究范式
        1.3.3 跨期选择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方法及假设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2.4 研究创新
第三章 实证研究
    3.1 时空隐喻视角下损益情景对跨期选择的影响
        3.1.1 实验目的及假设
        3.1.2 实验方法
            3.1.2.1 被试
            3.1.2.2 实验设计
            3.1.2.3 实验材料及仪器
            3.1.2.4 实验程序
        3.1.3 实验结果
        3.1.4 讨论及小结
    3.2 时空隐喻视角下损益情景、时间间隔对跨期选择的影响
        3.2.1 实验目的及假设
        3.2.2 实验方法
            3.2.2.1 被试
            3.2.2.2 实验设计
            3.2.2.3 实验材料及仪器
            3.2.2.4 实验程序
        3.2.3 实验结果
        3.2.4 讨论及小结
第四章 总讨论与结论
    4.1 总讨论
    4.2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4.3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时间方向等因素影响跨期决策的实验研究[J]. 庄锦英,应娟娟,杨文渊.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02)
[2]影响时空隐喻理解中时间运动视角选择的因素[J]. 郑玮琦,刘烨,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 2015(10)
[3]跨期选择中的跨时间周期效应[J]. 焦长勇,赵雷,何铨,胡凤培,江程铭.  应用心理学. 2015(02)
[4]空间-时间联合编码效应:表现、影响因素及其理论[J]. 李金星,王振宏.  心理科学进展. 2015(01)
[5]“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J]. 叶浩生.  心理学报. 2014(07)
[6]时间感知差异对跨期选择倾向的影响作用[J]. 索涛,张锋,赵国祥,李红.  心理学报. 2014(02)
[7]时序表征的空间特性[J]. 阮昆良,黄希庭.  心理科学. 2013(03)
[8]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J]. 殷融,苏得权,叶浩生.  心理科学进展. 2013(02)
[9]得失框架效应的分离——来自收益与损失型跨期选择的研究[J]. 马文娟,索涛,李亚丹,罗笠铢,冯廷勇,李红.  心理学报. 2012(08)
[10]跨期选择的性质探索[J]. 梁竹苑,刘欢.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7)

博士论文
[1]个体人格特质对跨期决策的影响及其神经基础[D]. 索涛.西南大学 2012
[2]心理距离对跨期选择和风险选择的影响[D]. 陈海贤.浙江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时间感知在不同损益情境下对跨期选择的影响[D]. 董阳.河南大学 2016
[2]情绪与时空隐喻视角的相互影响[D]. 李金星.陕西师范大学 2015
[3]时间感知对跨期选择的影响[D]. 李军.西南大学 2013
[4]空间—时间概念隐喻的心理现实性[D]. 杨晓红.河北师范大学 2010
[5]中国学习者对英语时空隐喻的认知[D]. 杨璐.西南交通大学 2010
[6]空间意象图式在时空隐喻理解中的作用[D]. 郝静.上海师范大学 2007
[7]时空隐喻的认知分析[D]. 王化雪.黑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55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955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7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