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义和表象的领域知识影响创造性认知活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9 07:55
作为人类独有并逐步由天才向普通人群普及的可培养能力,创造性思维与个体知识觉察水平息息相关。语义与表象构成了知识的两个重要表达方式。那么,知识表征与思维运作过程如何影响专家与新手对创造性问题的解答?本文以信息加工理论为主要依据,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人类的认知操作依靠表象系统和语义系统协作完成,表象是感知源,凝结了事物的诸多属性,概念之间的连接与嵌套构成了丰富的语义网络系统,二者在创造性问题解决中既充当启发性的认知源,又扮演发散性的开拓角色。在面对创造性问题时,专家与新手对知识的表征和激活方式,成为问题解决差异的关键。从专长、认知加工与行为分析的角度探究创造性思维将会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更符合现实对创造性思维研究成果的期待和运用。信息加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专家与新手的已有知识经验会影响创造性思维过程与结果。本研究从专长角度出发,探讨语义知识的激活与表象知识的取舍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本文假设专家与新手由于知识网络的差异,对领域内外的知识在语义的主观距离觉察中会形成不同程度的表征,导致在创造性问题解决过程中对领域知识、语义知识和表象知识的取舍和整合产生差异,进而影...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1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3 理论基础
3.1 信息加工模型理论
3.1.1 双重编码理论
3.1.2 命题符号理论与知觉符号理论
3.1.3 语义的激活扩散模型
3.2 创造性思维研究模型理论
3.2.1 四阶段模型
3.2.2 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
3.2.3 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
3.2.4 潜意识推论模型
4 与创造性研究相关的专长维度解析
4.1 知识表征
4.1.1 概念与概念拓展
4.1.2 语义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4.1.3 表象知识
4.1.4 图式与脚本
4.2 问题解决
4.2.1 问题与问题解决
4.2.2 常规性问题解决与创造性问题解决
4.2.3 知识经验与问题解决——基于专长的研究
5 与创造性思维研究相关的维度解析
5.1 思维
5.1.1 思维的定义和特征
5.1.2 思维的分类
5.2 创造性
5.2.1 创造性的分类——原创与再创造
5.2.2 想象
5.2.3 对创造性结果的评价维度——新颖性和实用性
6 思维研究的基本方法
6.1 任务分析
6.2 反应模式分析
6.3 反应时分析
6.4 言语报告分析
6.5 神经生理学方法
第二章 实证研究方案
1 领域知识对个体语义表征的影响
1.1 问题提出
1.2 问题假设
1.3 被试
1.4 实验材料
1.5 实验设计
1.6 实验任务
1.7 实验过程
1.8 实验结果
1.8.1 丰富者与贫乏者对不同类型配对词语义联系的主观评分
1.8.2 丰富者与贫乏者对不同类型配对词语义联系主观评分的判断反应时
1.8.3 实验一结果汇总
2 领域知识与表象在创造性认知活动中的互动(实验重点部分)
2.1 问题提出
2.2 问题假设
2.3 被试
2.4 实验材料
2.5 实验设计
2.6 实验任务
2.7 实验过程
2.8 创造性联想任务典型案例示意
2.9 实验结果
2.9.1 被试完成创造性联想任务所涉及认知因子的总体描述
2.9.2 专业知识背景的选择与创造性联想任务质量的关系
2.9.3 知识与是否基于具体表象完成创造性联想任务的关系
2.9.4 知识类型自我优势评估与创造性联想任务质量的关系
2.9.5 实验二结果汇总
第三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1 实验一结论与讨论
1.1 对配对词语义联系的主观评分,专家较新手更具两极明确性
1.2 知识具有领域特殊性
1.3 语义识别的判断反应时差异——语义的亲疏度影响专家的判断快慢
1.4 语义识别的判断反应时差异——专家之“快”的跨领域迁移
2 实验二结论与讨论
2.1 专家较新手更擅于自主提取领域知识完成创造性联想任务
2.2 专家较新手更倾向于借助具体表象完成创造性联想任务
2.3 专家较新手对自我知识水平的认知更客观
2.4 “新颖性”和“实用性”的非正比例关系
2.5 领域知识促进创造性能力的迁移具有前提性
第四章 教育意义与研究展望
1 创造性思维的认知加工机制带给教育实践的意义
1.1 知识的学习与激活
1.1.1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1.1.2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1.1.3 知识的激活
1.2 表象对语义的补充在教材编写中的应用
1.3 “专才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辩论
1.4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 基于专长角度对创造性思维研究的思考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学术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背景对觉察配对词间语义联系的影响[J]. 郝宁. 心理科学. 2011(04)
[2]创造性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意象作用机制研究——以科学活动中的意象作用为例[J]. 滕瀚,方明,叶良均. 科学学研究. 2011(06)
[3]原型表征对创造性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启发效应的影响[J]. 田燕,罗俊龙,李文福,邱江,张庆林. 心理学报. 2011(06)
[4]创新思维中原型激活促发顿悟的认知神经机制[J]. 邱江,张庆林.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3)
[5]教育神经科学:探究人类认知与学习的一条整合式途径[J]. 胡谊,桑标. 心理科学. 2010(03)
[6]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关系辨析[J]. 陈旭,刘志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5)
[7]知觉符号理论刍议[J]. 王瑞明,莫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1)
[8]“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 李其维. 心理学报. 2008(12)
[9]顿悟的原型启发效应机制探索[J]. 吴真真,邱江,张庆林.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01)
[10]心理定势发生机制的模型建构[J]. 乐国安,李绍洪. 心理学探新. 2006(02)
博士论文
[1]顿悟问题解决中原型激活的认知神经机制[D]. 邱江.西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不同认知方式个体的视觉整体优先性研究[D]. 孙华.山东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66264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1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3 理论基础
3.1 信息加工模型理论
3.1.1 双重编码理论
3.1.2 命题符号理论与知觉符号理论
3.1.3 语义的激活扩散模型
3.2 创造性思维研究模型理论
3.2.1 四阶段模型
3.2.2 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
3.2.3 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
3.2.4 潜意识推论模型
4 与创造性研究相关的专长维度解析
4.1 知识表征
4.1.1 概念与概念拓展
4.1.2 语义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4.1.3 表象知识
4.1.4 图式与脚本
4.2 问题解决
4.2.1 问题与问题解决
4.2.2 常规性问题解决与创造性问题解决
4.2.3 知识经验与问题解决——基于专长的研究
5 与创造性思维研究相关的维度解析
5.1 思维
5.1.1 思维的定义和特征
5.1.2 思维的分类
5.2 创造性
5.2.1 创造性的分类——原创与再创造
5.2.2 想象
5.2.3 对创造性结果的评价维度——新颖性和实用性
6 思维研究的基本方法
6.1 任务分析
6.2 反应模式分析
6.3 反应时分析
6.4 言语报告分析
6.5 神经生理学方法
第二章 实证研究方案
1 领域知识对个体语义表征的影响
1.1 问题提出
1.2 问题假设
1.3 被试
1.4 实验材料
1.5 实验设计
1.6 实验任务
1.7 实验过程
1.8 实验结果
1.8.1 丰富者与贫乏者对不同类型配对词语义联系的主观评分
1.8.2 丰富者与贫乏者对不同类型配对词语义联系主观评分的判断反应时
1.8.3 实验一结果汇总
2 领域知识与表象在创造性认知活动中的互动(实验重点部分)
2.1 问题提出
2.2 问题假设
2.3 被试
2.4 实验材料
2.5 实验设计
2.6 实验任务
2.7 实验过程
2.8 创造性联想任务典型案例示意
2.9 实验结果
2.9.1 被试完成创造性联想任务所涉及认知因子的总体描述
2.9.2 专业知识背景的选择与创造性联想任务质量的关系
2.9.3 知识与是否基于具体表象完成创造性联想任务的关系
2.9.4 知识类型自我优势评估与创造性联想任务质量的关系
2.9.5 实验二结果汇总
第三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1 实验一结论与讨论
1.1 对配对词语义联系的主观评分,专家较新手更具两极明确性
1.2 知识具有领域特殊性
1.3 语义识别的判断反应时差异——语义的亲疏度影响专家的判断快慢
1.4 语义识别的判断反应时差异——专家之“快”的跨领域迁移
2 实验二结论与讨论
2.1 专家较新手更擅于自主提取领域知识完成创造性联想任务
2.2 专家较新手更倾向于借助具体表象完成创造性联想任务
2.3 专家较新手对自我知识水平的认知更客观
2.4 “新颖性”和“实用性”的非正比例关系
2.5 领域知识促进创造性能力的迁移具有前提性
第四章 教育意义与研究展望
1 创造性思维的认知加工机制带给教育实践的意义
1.1 知识的学习与激活
1.1.1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1.1.2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1.1.3 知识的激活
1.2 表象对语义的补充在教材编写中的应用
1.3 “专才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辩论
1.4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 基于专长角度对创造性思维研究的思考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学术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背景对觉察配对词间语义联系的影响[J]. 郝宁. 心理科学. 2011(04)
[2]创造性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意象作用机制研究——以科学活动中的意象作用为例[J]. 滕瀚,方明,叶良均. 科学学研究. 2011(06)
[3]原型表征对创造性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启发效应的影响[J]. 田燕,罗俊龙,李文福,邱江,张庆林. 心理学报. 2011(06)
[4]创新思维中原型激活促发顿悟的认知神经机制[J]. 邱江,张庆林.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3)
[5]教育神经科学:探究人类认知与学习的一条整合式途径[J]. 胡谊,桑标. 心理科学. 2010(03)
[6]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关系辨析[J]. 陈旭,刘志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5)
[7]知觉符号理论刍议[J]. 王瑞明,莫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1)
[8]“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 李其维. 心理学报. 2008(12)
[9]顿悟的原型启发效应机制探索[J]. 吴真真,邱江,张庆林.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01)
[10]心理定势发生机制的模型建构[J]. 乐国安,李绍洪. 心理学探新. 2006(02)
博士论文
[1]顿悟问题解决中原型激活的认知神经机制[D]. 邱江.西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不同认知方式个体的视觉整体优先性研究[D]. 孙华.山东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66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966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