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幸存者急性应激症状及相关因素
发布时间:2021-01-12 15:21
目的:威胁生命的交通事故是发生急性应激障碍最常见原因之一,影响幸存者的健康,本研究调查交通事故幸存者急性应激症状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早期预防急性应激障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使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急性应激障碍量表(ASDS)、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量表(PHQ-9)、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PHQ-15)在幸存者入院2~30天内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3名幸存者中有14名存在急性应激症状,检出率为22.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幸存者焦虑、抑郁得分、躯体症状得分及车祸是否有共同经历者可解释患者急性应激症状66.8%的变异量。结论:本研究提示交通事故幸存者急性应激症状检出率较高,且与幸存者抑郁、躯体症状、独自发生交通事故等因素存在相关性,对存在以上因素的幸存者可及时进行急性应激症状筛查。
【文章来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9,33(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2工具
1.2.1 车祸相关一般资料问卷
1.2.2 急性应激障碍量表 (Acute Stress Disorder Scale, ASDS) [6]
1.2.3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
1.2.4广泛性焦虑量表-7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 GAD-7)
1.2.5 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 PHQ-15)
1.3 数据收集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及评估工具的信度
2.2幸存者车祸伤后急性应激、焦虑、抑郁及躯体症状得分情况
2.3 幸存者ASDS得分单因素分析
2.4幸存者急性应激症状与焦虑、抑郁、躯体症状间得分及相关性分析
2.5幸存者急性应激障碍症状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 论
3.1 交通事故幸存者急性应激现状
3.2 交通事故幸存者车祸一般情况与急性应激症状的关系
3.3 交通事故幸存者车祸躯体症状、焦虑和抑郁症状对急性应激症状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芦山地震后儿童急性应激障碍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与抑郁症状的交叉滞后分析[J]. 付琳,程锦,刘正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07)
[2]2004-2015年中国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交通伤对比研究[J]. 杨东,张岫竹,张彦琦,刘冬,常明涛,张连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7(06)
[3]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在综合医院的筛检价值[J]. 钱洁,任致群,于德华,何筱衍,李春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03)
[4]中国交通事故幸存者中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结构[J]. 李秀丽,李中权,王力,曹成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5)
[5]交通事故伤后急性应激障碍预测后期应激障碍的价值[J]. 李秀丽,车力凡,郭秀红. 山东医药. 2012(31)
[6]广泛性焦虑量表在综合性医院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 何筱衍,李春波,钱洁,崔海松,吴文源. 上海精神医学. 2010(04)
[7]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在社区老年人群中的应用——信度与效度分析[J]. 徐勇,吴海苏,徐一峰. 上海精神医学. 2007(05)
硕士论文
[1]创伤性骨折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D]. 李阳.华北理工大学 2016
[2]车祸伤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孙溦.第三军医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73032
【文章来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9,33(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2工具
1.2.1 车祸相关一般资料问卷
1.2.2 急性应激障碍量表 (Acute Stress Disorder Scale, ASDS) [6]
1.2.3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
1.2.4广泛性焦虑量表-7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 GAD-7)
1.2.5 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 PHQ-15)
1.3 数据收集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及评估工具的信度
2.2幸存者车祸伤后急性应激、焦虑、抑郁及躯体症状得分情况
2.3 幸存者ASDS得分单因素分析
2.4幸存者急性应激症状与焦虑、抑郁、躯体症状间得分及相关性分析
2.5幸存者急性应激障碍症状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 论
3.1 交通事故幸存者急性应激现状
3.2 交通事故幸存者车祸一般情况与急性应激症状的关系
3.3 交通事故幸存者车祸躯体症状、焦虑和抑郁症状对急性应激症状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芦山地震后儿童急性应激障碍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与抑郁症状的交叉滞后分析[J]. 付琳,程锦,刘正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07)
[2]2004-2015年中国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交通伤对比研究[J]. 杨东,张岫竹,张彦琦,刘冬,常明涛,张连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7(06)
[3]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在综合医院的筛检价值[J]. 钱洁,任致群,于德华,何筱衍,李春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03)
[4]中国交通事故幸存者中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结构[J]. 李秀丽,李中权,王力,曹成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5)
[5]交通事故伤后急性应激障碍预测后期应激障碍的价值[J]. 李秀丽,车力凡,郭秀红. 山东医药. 2012(31)
[6]广泛性焦虑量表在综合性医院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 何筱衍,李春波,钱洁,崔海松,吴文源. 上海精神医学. 2010(04)
[7]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在社区老年人群中的应用——信度与效度分析[J]. 徐勇,吴海苏,徐一峰. 上海精神医学. 2007(05)
硕士论文
[1]创伤性骨折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D]. 李阳.华北理工大学 2016
[2]车祸伤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孙溦.第三军医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73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973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