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中学生效能感系统、学业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02-25 22:3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领域自我效能感,对人类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主要作用途径有:(1)直接影响,(2)通过具体自我效能感(例如,学业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业情绪作为日常情绪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意义重大。效能感系统和具体学业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如何?本研究采用横断和追踪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两研究中涉及的被试相同。研究一: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以1293名中学生为被试,并对其中的531名进行追踪,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交叉滞后模型的方法,考察了效能感系统(情绪调节效能感和学业效能感)、学业情绪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及其两两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学业效能感和学业情绪在情绪调节效能感和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高兴和无助学业情绪在效能感系统和心理健康中,均有使内化问题增加的风险,但影响途径不同;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学业效能感和无助是内化问题和生活满意度的前因变量,且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无助分别与内化问题相互作用。研究二: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以1293名中学生为被试,并对其中的531名进行追踪,探讨以生活满意度和内化问题(...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效能感系统
        1.1.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和结构
        1.1.2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和发展特点
        1.1.3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与测量
        1.1.4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和发展特点
    1.2 学业情绪
        1.2.1 学业情绪的概念、分类与发展特点
        1.2.2 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
    1.3 心理健康
        1.3.1 心理健康的概念
        1.3.2 复合指标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
        1.3.3 复合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指标的潜在问题
        1.3.4 复合指标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1.4 效能感系统、学业情绪和心理健康
        1.4.1 效能感系统与心理健康
        1.4.2 效能感系统、学业情绪与心理健康
2 问题提出
3 研究一:效能感系统、学业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2.1 横断研究的被试
        3.2.2 横断研究工具
        3.2.3 纵向研究的被试
        3.2.4 纵向研究工具
        3.2.5 施测与数据处理
        3.2.6 交叉滞后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效能感系统、学业情绪和心理健康的性别、年级差异
        3.3.2 效能感系统、学业情绪和心理健康间的横断相关
        3.3.3 效能感系统、学业情绪与心理健康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3.3.4 效能感系统、学业情绪和心理健康间的稳定性和同步性相关
        3.3.5 效能感系统、学业情绪分别与心理健康的交叉滞后分析
    3.4 讨论
        3.4.1 效能感系统、学业情绪与心理健康的性别、学段差异
        3.4.2 效能感系统、学业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4.3 效能感系统、学业情绪分别与心理健康间的相互作用
    3.5 小结
4 研究二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指标的再讨论与稳定性研究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
        4.2.2 研究工具
        4.2.3 施测与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单一指标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验证
        4.3.2 四种心理健康类型青少年的功能特点
        4.3.3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稳定性
        4.3.4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效能感系统和学业情绪影响因素
        4.3.5 对研究一中部分结果的补充分析
    4.4 讨论
        4.4.1 单一指标DFM及四类心理健康群组的功能比较
        4.4.2 单一指标DFM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4.4.3 对研究一的补充讨论
    4.5 小结
5 本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5.1 本研究的创新与启示
    5.2 本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6 总结论
附录:研究中使用的问卷(部分)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中国高中生实证调查[J]. 董文婷,熊俊梅,王艳红.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1)
[2]羞怯与孤独感——自我效能的多重中介效应[J]. 李彩娜,党健宁,何姗姗,李红梅.  心理学报. 2013(11)
[3]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特点[J]. 窦凯,聂衍刚,王玉洁,刘毅.  中国健康教育. 2013(03)
[4]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窦凯,聂衍刚,王玉洁,黎建斌.  中国学校卫生. 2012(10)
[5]外倾个体何以有更多正性情绪体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田学英,卢家楣.  心理科学. 2012(03)
[6]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在初中生应用中的信效度分析[J]. 黄时华,刘佩玲,张卫,梁尚清.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2)
[7]高中生数学学业情绪、学习策略与数学成绩的关系[J]. 熊俊梅,龚少英,Anne C.Frenzel.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1(06)
[8]自我效能感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影响机制[J]. 刘启刚,周立秋,梅松丽.  中国特殊教育. 2011(12)
[9]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述评及其研究展望[J]. 王鑫强,张大均.  中国特殊教育. 2011(10)
[10]测验信度估计:从α系数到内部一致性信度[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学报. 2011(07)

硕士论文
[1]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 梁宇颂.华中师范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051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51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5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