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儿童对团体中他人社会交往的认知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0 07:01
美国学者乔塞尔森说:“我们在跟人的相互作用中创造自己,也创造彼此的关系”,所以个体的生存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人们总是需要去维系各种各样的关系来满足自我的发展。对此,成人世界已经摸索出了应对社会交往的规则,那儿童是否也已经对社会世界有了自己的见解呢?国外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儿童已经具备关于社会的朴素认知,那么国内早期儿童的朴素社会认知又呈现怎样的发展特点呢?同时,研究者发现国外研究结论还存在争议,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本研究基于这样的思考,试图通过考察儿童在团体中的表现来发现他们的社会认知发展特点。本研究参考了Rhodes(2012)在研究中使用的虚拟群体范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改,然后使用该范式对373名4-6岁儿童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目的:首先,发现国内4-6岁儿童对团体中社会交往行为的预测特点;其次,探究他们的认知是否会受到身份、团体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影响;最后,了解儿童对团体中社会交往行为的解释特点。根据研究一和研究二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4-6岁儿童在预测他人社会交往行为时均表现出了团体偏好与偏见,但与5岁及以上儿童相比,4岁儿童表现出的团体效...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设计图解
图 2 儿童外团体归因的选择率(旁观者)征 0=友好行为;1=伤害行为(下同)图 3 儿童外团体归因的选择率(内成员)差异究竟是哪一个或哪些年龄儿童造成的呢?对此,研究者外归选择率因
25图 3 儿童外团体归因的选择率(内成员)差异究竟是哪一个或哪些年龄儿童造成的呢?对此,研究者童在两种行为条件下的外团体归因的选择率的差异检验。结不同年龄段儿童外团体归因的选择率差异达到边缘显著水p(内)=0.06<0.08)[71],LSD 结果表明这一差异主要是由 4 儿童相比,4 岁儿童表现出的外团体归因的选择率较高;伤者时,儿童外团体归因的选择率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当现出了边缘显著差异(p(内)=0.06<0.08),LSD 结果表明成的:与其他年龄段儿童相比,4 岁儿童表现出的外团体归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社会分类视角看族群认同[J]. 李静,温梦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2]“孤芳自赏”还是“茕茕孑立”:儿童社交淡漠适应功能的文化差异[J]. 丁雪辰,张田,邓欣媚,桑标,方力,程琛. 心理科学进展. 2015(03)
[3]作为社会和文化情境的同伴圈子对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J]. 陈斌斌,李丹,陈欣银,陈峰. 心理学报. 2011(01)
[4]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综述[J]. 韩静.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5]成年独生子女自尊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二者间的关系[J]. 陈翠玲,冯莉,王大华,李春花.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03)
[6]学前儿童对疾病的认知[J]. 朱莉琪,刘光仪. 心理学报. 2007(01)
[7]47岁儿童依据对繁殖的朴素理解区分植物和非生物的认知发展[J]. 张丽锦,方富熹. 心理学报. 2006(06)
[8]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J]. 朱莉琪,方富熹.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01)
[9]47岁儿童关于动物繁殖的朴素生物学理论的发展[J]. 张丽锦,方富熹. 心理学报. 2005(05)
[10]学前儿童对生物衰老的认知[J]. 朱莉琪,方富熹. 心理学报. 2005(03)
硕士论文
[1]儿童朴素经济学认识的发展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D]. 林立.华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74262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设计图解
图 2 儿童外团体归因的选择率(旁观者)征 0=友好行为;1=伤害行为(下同)图 3 儿童外团体归因的选择率(内成员)差异究竟是哪一个或哪些年龄儿童造成的呢?对此,研究者外归选择率因
25图 3 儿童外团体归因的选择率(内成员)差异究竟是哪一个或哪些年龄儿童造成的呢?对此,研究者童在两种行为条件下的外团体归因的选择率的差异检验。结不同年龄段儿童外团体归因的选择率差异达到边缘显著水p(内)=0.06<0.08)[71],LSD 结果表明这一差异主要是由 4 儿童相比,4 岁儿童表现出的外团体归因的选择率较高;伤者时,儿童外团体归因的选择率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当现出了边缘显著差异(p(内)=0.06<0.08),LSD 结果表明成的:与其他年龄段儿童相比,4 岁儿童表现出的外团体归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社会分类视角看族群认同[J]. 李静,温梦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2]“孤芳自赏”还是“茕茕孑立”:儿童社交淡漠适应功能的文化差异[J]. 丁雪辰,张田,邓欣媚,桑标,方力,程琛. 心理科学进展. 2015(03)
[3]作为社会和文化情境的同伴圈子对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J]. 陈斌斌,李丹,陈欣银,陈峰. 心理学报. 2011(01)
[4]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综述[J]. 韩静.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5]成年独生子女自尊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二者间的关系[J]. 陈翠玲,冯莉,王大华,李春花.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03)
[6]学前儿童对疾病的认知[J]. 朱莉琪,刘光仪. 心理学报. 2007(01)
[7]47岁儿童依据对繁殖的朴素理解区分植物和非生物的认知发展[J]. 张丽锦,方富熹. 心理学报. 2006(06)
[8]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J]. 朱莉琪,方富熹.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01)
[9]47岁儿童关于动物繁殖的朴素生物学理论的发展[J]. 张丽锦,方富熹. 心理学报. 2005(05)
[10]学前儿童对生物衰老的认知[J]. 朱莉琪,方富熹. 心理学报. 2005(03)
硕士论文
[1]儿童朴素经济学认识的发展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D]. 林立.华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74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7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