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社会适应现状及支持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2 13:31
目的国内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随迁子女已超过1400万,探究进城务工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及支持系统具有重要价值。方法通过《儿童社会适应问卷》对425名随迁子女的社会适应及各维度(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文化适应)现状进行调查,并通过《社会网络关系问卷》对随迁子女社会适应的支持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社会适应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儿童(P<0.05)。性别、年级差异显著。父母支持、教师支持对随迁子女社会适应的影响显著。结论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维支持系统有利于促进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社会适应。
【文章来源】:心理月刊. 2020,15(2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社会适应状况调查
1.1 研究样本
1.2 研究工具
1.2.1 随迁子女社会适应问卷:
1.2.2 社会关系网络问卷:
1.3 统计学方法
1.4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社会适应及各维度状况
1.5 随迁子女社会适应在年级、性别以及同胞情况方面差异
1.5.1 年级差异:
1.5.2 性别差异:
1.5.3 同胞情况差异:
2 多元支持系统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社会适应的影响
3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社会适应的促进策略
3.1 学校促进策略
3.2 父母促进策略
3.3 社会促进策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适应策略的建构——以就读打工子弟学校的随迁子女家庭为研究对象[J]. 张佳伟,徐瑛. 全球教育展望. 2020(05)
[2]城区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家庭功能的中介作用[J]. 曾天德,黎淑晶,余益兵,王禭晴. 中国特殊教育. 2020(03)
[3]随迁子女的文化回应式课程与教学: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透镜[J]. 王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5)
[4]近十年我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冯帮,兰欣.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7(06)
[5]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及影响因素——过去20年的研究概述[J]. 王中会,蔺秀云,侯香凝,方晓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6]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J]. 胡韬,郭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硕士论文
[1]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支持与文化适应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D]. 张弘.苏州大学 2017
[2]父亲参与教养与儿童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D]. 王漫漫.东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94059
【文章来源】:心理月刊. 2020,15(2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社会适应状况调查
1.1 研究样本
1.2 研究工具
1.2.1 随迁子女社会适应问卷:
1.2.2 社会关系网络问卷:
1.3 统计学方法
1.4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社会适应及各维度状况
1.5 随迁子女社会适应在年级、性别以及同胞情况方面差异
1.5.1 年级差异:
1.5.2 性别差异:
1.5.3 同胞情况差异:
2 多元支持系统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社会适应的影响
3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社会适应的促进策略
3.1 学校促进策略
3.2 父母促进策略
3.3 社会促进策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适应策略的建构——以就读打工子弟学校的随迁子女家庭为研究对象[J]. 张佳伟,徐瑛. 全球教育展望. 2020(05)
[2]城区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家庭功能的中介作用[J]. 曾天德,黎淑晶,余益兵,王禭晴. 中国特殊教育. 2020(03)
[3]随迁子女的文化回应式课程与教学: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透镜[J]. 王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5)
[4]近十年我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冯帮,兰欣.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7(06)
[5]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及影响因素——过去20年的研究概述[J]. 王中会,蔺秀云,侯香凝,方晓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6]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J]. 胡韬,郭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硕士论文
[1]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支持与文化适应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D]. 张弘.苏州大学 2017
[2]父亲参与教养与儿童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D]. 王漫漫.东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94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94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