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青春期不同阶段宽恕心理发展水平的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5 03:53
  本研究以当代青少年青春期宽恕发展的特征为切入点,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对处于青春期三个阶段的35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处于青春期不同阶段的青少年宽恕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归纳青少年应对人际冲突时宽恕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研究宽恕对缓解青少年人际冲突产生的影响机制,构建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干预对宽恕发挥作用的心理机制,进而探讨以宽恕为导向的心理辅导对青少年的作用模式。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青少年宽恕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变化,青春后期的青少年宽恕水平最高,青春前期、青春中期的青少年宽恕水平次之。2.宽恕干预在减少青春期人际冲突中具有显著作用。3.青春前期是对青少年实施宽恕干预的最佳时期。4.干预导致了对宽恕内涵的认知变化、对冒犯事件的情感体验变化和处理冒犯与冲突的行为变化。5.影响干预有效性的因素包括他人期待、社会规范、社会与人际和谐。 

【文章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青春期不同阶段宽恕心理发展水平的质性研究


质性(Nvivo10.0)软件分析流程图

框架图,框架,青少年,心理


研究者根据对原始资料的分析,构建了如下的理论框架(见图2)。该理论体系展现出干预前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通过中间干预过程的影响机制,在干预后产生显著变化。影响干预起作用的因素可以在理论体系中看到,在不同时期,青少年受他人、社会以及两者结合的影响,从而宽恕心理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宽恕行为抑制机制的个体差异多因素系统模型的初步建构[J]. 赵思琦,张守臣,朱丽娟,贾彦茹,金童林,姜永志.  心理科学. 2019(06)
[2]“对不起”有用吗:道歉对群际宽恕的影响[J]. 张田,傅宏.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9(01)
[3]大学生人际宽恕发展趋势及其反刍思维的作用[J]. 张珊珊,李晖,吴真,肖艳丽,胡媛艳.  心理科学. 2017(02)
[4]“得寸进尺”还是“适可而止”: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的行为[J]. 张田,傅宏,薛艳.  心理科学. 2016(01)
[5]大学生宽恕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J]. 姜永杰,谭顶良.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6]整合视野下宽恕心理的概念厘定与研究展望[J]. 朱婷婷,陶琳瑾,郑爱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7]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宽容心理[J]. 钱锦昕,余嘉元.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8]不同人际关系中青少年的宽恕心理特点(英文)[J]. 朱婷婷,陶琳瑾,傅宏.  心理科学. 2013(01)
[9]传统文化下中国人宽恕心理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 陶琳瑾.  医学与社会. 2011(01)
[10]青春期心理行为的危机干预[J]. 汪玲,谭晖.  中国学校卫生. 2010(08)



本文编号:3138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138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e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