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亲密关系下权力感对宽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5-12 08:51
人际交往中,冒犯在所难免,当冒犯发生后,有的被冒犯者可能会对冒犯者产生愤怒、厌恶等负性情绪,进而回避或报复,有的被冒犯者可能会采取共情、包容的态度,宽恕冒犯行为。本研究通过操纵被试感知到的权力,用两个实验分别考察了不同亲密关系下权力感对宽恕的影响,探讨被冒犯者对冒犯行为的心理认知和对宽恕行为的选择。本研究一方面对权力感与亲密关系对宽恕的影响进行验证,另一方面,将内隐联想测验引入权力效应,研究在不同权力感状态下,个体的外显和内隐宽恕水平是否出现分离。研究一,采用2(关系:亲密,一般)×2(权力感:低,高)的被试间设计,共246名本科生被试,将被试分为4个完全随机化组,先阅读冒犯故事,再启动高、低权力感,最后测量被试的外显宽恕水平。结果显示:(1)权力感主效应显著,高权力感组的外显宽恕平均分显著高于低权力感组的外显宽恕平均分,即高权力感被试的外显宽恕水平低于低权力被试的外显宽恕水平;(2)亲密关系主效应显著,亲密关系组的外显宽恕平均分显著低于一般关系组外显宽恕平均分,根据宽恕量表分数越高越不宽恕的计分规则,可知亲密他人的冒犯行为更容易被宽恕;(3)亲密关系与权力感的交互作用显著,即外显宽恕...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文献综述
1.1.1 国内外有关宽恕的研究
1.1.2 权力感对宽恕的影响
1.1.3 亲密关系对宽恕的影响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
2 预实验
2.1 研究目的
2.2 方法
2.2.1 被试
2.2.2 工具与材料
2.2.3 研究设计与程序
2.3 结果
2.4 讨论
3 研究一:不同亲密关系下权力感对外显宽恕的影响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3.2 方法
3.2.1 被试
3.2.2 工具与材料
3.2.3 实验设计与实施
3.3 结果
3.4 讨论
4 研究二:不同亲密关系下权力感对内隐宽恕的影响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4.2 方法
4.2.1 被试
4.2.2 工具与材料
4.2.3 实验设计与实施
4.3 结果
4.4 讨论
5 总讨论
6 结论
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权力具身效应的影响因素及机制[J]. 刘耀中,谢宜均,彭滨,倪亚琨. 心理学探新. 2018(01)
[2]权力感的无意识启动:方法研究[J]. 云祥,李小平.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4(03)
[3]Forgiveness(宽恕)概念解析及其中国式内涵初探[J]. 朱婷婷,王晓萍. 阴山学刊. 2013(03)
[4]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 贺小华,张建育.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5]个人权力感对进谏行为的影响机制:权力认知的视角[J]. 段锦云,黄彩云. 心理学报. 2013(02)
[6]权威人格与权力感对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J]. 李小平,杨晟宇,李梦遥. 心理学报. 2012(07)
[7]社会比较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及其培养[J]. 寇彧,田启瑞,唐顺艳.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2(01)
[8]大学生亲密关系与内隐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J]. 叶晓红.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9]大学生宽恕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 李湘晖. 现代预防医学. 2011(14)
[10]权力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评[J]. 韦庆旺,俞国良.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6)
博士论文
[1]青少年早期宽恕:特质观干预与宽恕干预比较[D]. 朱婷婷.南京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亲密他人参照效应[D]. 曹新.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恋人参照效应的个体差异研究[D]. 周丽.北京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83122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文献综述
1.1.1 国内外有关宽恕的研究
1.1.2 权力感对宽恕的影响
1.1.3 亲密关系对宽恕的影响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
2 预实验
2.1 研究目的
2.2 方法
2.2.1 被试
2.2.2 工具与材料
2.2.3 研究设计与程序
2.3 结果
2.4 讨论
3 研究一:不同亲密关系下权力感对外显宽恕的影响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3.2 方法
3.2.1 被试
3.2.2 工具与材料
3.2.3 实验设计与实施
3.3 结果
3.4 讨论
4 研究二:不同亲密关系下权力感对内隐宽恕的影响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4.2 方法
4.2.1 被试
4.2.2 工具与材料
4.2.3 实验设计与实施
4.3 结果
4.4 讨论
5 总讨论
6 结论
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权力具身效应的影响因素及机制[J]. 刘耀中,谢宜均,彭滨,倪亚琨. 心理学探新. 2018(01)
[2]权力感的无意识启动:方法研究[J]. 云祥,李小平.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4(03)
[3]Forgiveness(宽恕)概念解析及其中国式内涵初探[J]. 朱婷婷,王晓萍. 阴山学刊. 2013(03)
[4]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 贺小华,张建育.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5]个人权力感对进谏行为的影响机制:权力认知的视角[J]. 段锦云,黄彩云. 心理学报. 2013(02)
[6]权威人格与权力感对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J]. 李小平,杨晟宇,李梦遥. 心理学报. 2012(07)
[7]社会比较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及其培养[J]. 寇彧,田启瑞,唐顺艳.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2(01)
[8]大学生亲密关系与内隐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J]. 叶晓红.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9]大学生宽恕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 李湘晖. 现代预防医学. 2011(14)
[10]权力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评[J]. 韦庆旺,俞国良.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6)
博士论文
[1]青少年早期宽恕:特质观干预与宽恕干预比较[D]. 朱婷婷.南京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亲密他人参照效应[D]. 曹新.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恋人参照效应的个体差异研究[D]. 周丽.北京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83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18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