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对元记忆控制与有效记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5-16 09:58
元记忆监测和控制是元记忆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监测的过程是指个体对记忆过程的认知和判断,元记忆监测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学习判断的准确性。元记忆控制是学习者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及时地调整学习进程的过程,其主要包括时间的分配以及项目的选择等记忆控制过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自我控制学习都是有效的,监测和控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导致不良的学习成绩。学习者在监测准确的情况下,如果使用不恰当的学习时间分配策略,也会导致不良的学习成绩。测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能够使学习者判断学习的掌握情况,并且本身测试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相对于重复学习而言,测试更有利于记忆的保持。研究以提高元认知监控的准确性和记忆的有效性以目的,设置了两个实验。实验一为两因素的混合实验设计,考察不同的学习方式(重复学习和控制学习)对被试有效记忆的影响,并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记忆方式对被试的回忆成绩有显著的影响,重复学习下的回忆成绩高于控制学习。(2)控制学习组被试的记忆监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3)控制学习组在停止学习项目时,JOL判断集中在中等水平。实验二为两因素的混合实验设计,在实验一的基础上,...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元记忆控制
2.1.1 学习时间分配理论
2.1.2 元记忆控制存在的偏差
2.2 自我调节学习
2.2.1 自我调节学习在元记忆方面的相关研究
2.2.2 COPES模型
2.3 测试效应的相关研究
2.3.1 测试效应概述
2.3.2 测试效应的理论
2.3.3 测试效应的研究
2.3.4 测试与元记忆控制的关系
2.3.5 测试与记忆的关系
3 问题提出
4 研究设计
4.1 实验一:不同记忆方式对回忆成绩的影响
4.1.1 目的与假设
4.1.2 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1.4 结果与分析
4.1.5 讨论
4.1.6 结论
4.2 实验二:测试对记忆监控与有效记忆的影响
4.2.1 目的与假设
4.2.2 方法
4.2.3 数据处理
4.2.4 结果与分析
4.2.5 讨论
4.2.6 结论
5 综合讨论
5.1 回忆成绩
5.2 JOL的准确性
5.3 测试对元记忆控制的影响
5.4 测试对有效记忆的影响
6 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
7 本研究对教育的启示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馈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J]. 张俊,刘儒德,贾玲.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02)
[2]不同提取难度的反馈形式对测试效应的影响[J]. 张锦坤,白学军,杨丽娴. 心理科学. 2010(06)
[3]学习判断与学习时间分配的关系[J]. 陈金环,刘学兰. 心理科学进展. 2010(11)
[4]记忆监控的准确性与有效记忆[J]. 张锦坤,白学军,连榕.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9(04)
[5]国外关于“微观”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概述[J]. 张锦坤,白学军,杨丽娴. 心理科学. 2009(01)
[6]国外关于测试效应的研究概述[J]. 张锦坤,白学军,杨丽娴.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4)
[7]学习时间分配机制的眼动研究[J]. 贾宁,白学军,臧传丽,阎国利. 心理科学. 2008(01)
[8]学习判断准确性的研究方法[J]. 贾宁,白学军,沈德立.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03)
[9]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J]. 沈德立,白学军. 心理科学. 2006(01)
[10]编码与提取方式对生成效应的影响[J]. 水仁德,张莎. 心理学探新. 2005(01)
博士论文
[1]测试效应的发展及其与记忆监控关系的研究[D]. 张锦坤.天津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项目难度与分值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D]. 陈海德.浙江师范大学 2011
[2]模拟测试和测试可能性对学习困难学生元记忆监测和控制的影响[D]. 潘维.浙江师范大学 2011
[3]延迟学习判断效应的实验研究[D]. 苏雅雯.济南大学 2009
[4]测验效应对记忆的影响初探[D]. 李斌.华东师范大学 2009
[5]元认知监控与自主学习[D]. 孙凤娟.山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89489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元记忆控制
2.1.1 学习时间分配理论
2.1.2 元记忆控制存在的偏差
2.2 自我调节学习
2.2.1 自我调节学习在元记忆方面的相关研究
2.2.2 COPES模型
2.3 测试效应的相关研究
2.3.1 测试效应概述
2.3.2 测试效应的理论
2.3.3 测试效应的研究
2.3.4 测试与元记忆控制的关系
2.3.5 测试与记忆的关系
3 问题提出
4 研究设计
4.1 实验一:不同记忆方式对回忆成绩的影响
4.1.1 目的与假设
4.1.2 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1.4 结果与分析
4.1.5 讨论
4.1.6 结论
4.2 实验二:测试对记忆监控与有效记忆的影响
4.2.1 目的与假设
4.2.2 方法
4.2.3 数据处理
4.2.4 结果与分析
4.2.5 讨论
4.2.6 结论
5 综合讨论
5.1 回忆成绩
5.2 JOL的准确性
5.3 测试对元记忆控制的影响
5.4 测试对有效记忆的影响
6 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
7 本研究对教育的启示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馈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J]. 张俊,刘儒德,贾玲.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02)
[2]不同提取难度的反馈形式对测试效应的影响[J]. 张锦坤,白学军,杨丽娴. 心理科学. 2010(06)
[3]学习判断与学习时间分配的关系[J]. 陈金环,刘学兰. 心理科学进展. 2010(11)
[4]记忆监控的准确性与有效记忆[J]. 张锦坤,白学军,连榕.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9(04)
[5]国外关于“微观”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概述[J]. 张锦坤,白学军,杨丽娴. 心理科学. 2009(01)
[6]国外关于测试效应的研究概述[J]. 张锦坤,白学军,杨丽娴.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4)
[7]学习时间分配机制的眼动研究[J]. 贾宁,白学军,臧传丽,阎国利. 心理科学. 2008(01)
[8]学习判断准确性的研究方法[J]. 贾宁,白学军,沈德立.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03)
[9]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J]. 沈德立,白学军. 心理科学. 2006(01)
[10]编码与提取方式对生成效应的影响[J]. 水仁德,张莎. 心理学探新. 2005(01)
博士论文
[1]测试效应的发展及其与记忆监控关系的研究[D]. 张锦坤.天津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项目难度与分值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D]. 陈海德.浙江师范大学 2011
[2]模拟测试和测试可能性对学习困难学生元记忆监测和控制的影响[D]. 潘维.浙江师范大学 2011
[3]延迟学习判断效应的实验研究[D]. 苏雅雯.济南大学 2009
[4]测验效应对记忆的影响初探[D]. 李斌.华东师范大学 2009
[5]元认知监控与自主学习[D]. 孙凤娟.山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89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189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