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亲子关系和移情对青少年社会创造力的预测: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1-06-19 21:15
  采用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亲子亲密度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友谊质量问卷,以588名初中生为被试,探讨亲子关系和移情对青少年社会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检验了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和移情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社会创造力;(2)青少年友谊质量在母子关系和移情预测青少年社会创造力中起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父子关系、母子关系以及移情对社会创造力的预测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对培养青少年社会创造力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文章来源】: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亲子关系和移情对青少年社会创造力的预测: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


亲子关系、移情、友谊质量和社会创造力的关系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父母教养投入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J]. 侯芬,伍新春,邹盛奇,刘畅,黄彬彬.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4)
[2]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关系: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与学校联结的调节效应[J]. 陈秀珠,赖伟平,麻海芳,陈俊,单彦彤.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5)
[3]团队多样性与组织支持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J]. 张景焕,刘欣,任菲菲,孙祥薇,于颀.  心理学报. 2016(12)
[4]亲子关系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J]. 吴旻,刘争光,梁丽婵.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5]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影响问题行为的3种模型[J]. 田菲菲,田录梅.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6)
[6]父母支持、友谊质量对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检验一个间接效应模型[J]. 田录梅,张文新,陈光辉.  心理学报. 2014(02)
[7]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会创造力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J]. 张景焕,满达呼,刘桂荣,张舜,窦菲菲,林崇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06)
[8]留守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对社会创造性的影响:社会关系网络的中介作用[J]. 宋静静,谷传华,张永欣,张菲菲,郝恩河.  中国特殊教育. 2013(11)
[9]状态与特质之分:来自社会创造性的证据[J]. 谷传华,张笑容,陈洁,郝恩河,王亚丽.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05)
[10]父母养育方式、人格对儿童社会创造性和社会喜好的影响[J]. 谷传华,范翠英,张冬静,杨森,宋娟娟.  中国特殊教育. 2012(11)



本文编号:32385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385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4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