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认知加工的跨语言迁移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1-07-29 08:13
跨语言迁移是双语阅读发展的核心概念。双语阅读认知加工过程中跨语言迁移具有"语言相互依存"的普遍共性,还是具有"语言文字特征制约"的独特性,一直是双语阅读领域研究者们广泛争论的话题。从正字法加工、语音意识及语素形态加工三个层面出发,分析了字母表音语言与表意语言两种不同书写系统的语言文字特性与阅读认知加工技能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综述相关研究发现:双语阅读认知加工的跨语言迁移本质上是交互式的,具有"语言相互依存"的高相关性和"语言特征制约"差异性共存的特点。从交互式框架分析角度出发,能够更好地探索阅读跨语言迁移过程中的复杂认知加工过程。
【文章来源】: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4(02)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跨语言转移理论框架
二、阅读认知加工的跨语言研究现状
(一)语音加工技能的跨语言研究
1.表音母语与英语二语间的跨语言迁移
2.表意母语与英语二语间的跨语言迁移
(二)正字法加工技能的跨语言研究
1.表音母语与英语二语间的跨语言迁移
2.表意母语与英语二语间的跨语言迁移
(三)语素形态加工技能的跨语言研究
1.表音母语与英语二语间的跨语言迁移
2.表意母语与英语二语间的跨语言迁移
三、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音意识、命名速度和语素意识在汉语阅读发展中的作用[J]. 张玉平,董琼,舒华,吴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4)
[2]影响小学生汉语阅读的认知因素[J]. 赵微,陈泊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5(03)
[3]语素意识、语音意识和快速命名在学前儿童言语能力发展中的预测作用:来自追踪研究的证据[J]. 董琼,李虹,伍新春,饶夏溦,朱瑾.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4(02)
[4]阅读认知加工的跨语言研究[J]. 赵微,荆伟,方俊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5]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在儿童言语发展中的作用[J]. 李虹,饶夏溦,董琼,朱瑾,伍新春.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02)
[6]从母语到外语的阅读加工:迁移亦或通达?[J]. 吴诗玉,葛明永. 当代外语研究. 2010(02)
[7]儿童汉英双语语音意识:跨语言一致性、差异与迁移[J]. 陶沙,黄秀梅,李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8]词汇表征和加工理论及其认知神经心理学证据[J]. 舒华,柏晓利,韩在柱,毕彦超. 应用心理学. 2003(02)
[9]汉语拼音水平与英语语音意识、英语拼写能力的关系[J]. 张积家,林志华. 心理科学. 2002(05)
[10]汉语儿童英语语音意识与拼写[J]. 丁朝蓬,彭聃龄. 心理学报. 1998(03)
本文编号:3308960
【文章来源】: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4(02)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跨语言转移理论框架
二、阅读认知加工的跨语言研究现状
(一)语音加工技能的跨语言研究
1.表音母语与英语二语间的跨语言迁移
2.表意母语与英语二语间的跨语言迁移
(二)正字法加工技能的跨语言研究
1.表音母语与英语二语间的跨语言迁移
2.表意母语与英语二语间的跨语言迁移
(三)语素形态加工技能的跨语言研究
1.表音母语与英语二语间的跨语言迁移
2.表意母语与英语二语间的跨语言迁移
三、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音意识、命名速度和语素意识在汉语阅读发展中的作用[J]. 张玉平,董琼,舒华,吴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4)
[2]影响小学生汉语阅读的认知因素[J]. 赵微,陈泊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5(03)
[3]语素意识、语音意识和快速命名在学前儿童言语能力发展中的预测作用:来自追踪研究的证据[J]. 董琼,李虹,伍新春,饶夏溦,朱瑾.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4(02)
[4]阅读认知加工的跨语言研究[J]. 赵微,荆伟,方俊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5]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在儿童言语发展中的作用[J]. 李虹,饶夏溦,董琼,朱瑾,伍新春.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02)
[6]从母语到外语的阅读加工:迁移亦或通达?[J]. 吴诗玉,葛明永. 当代外语研究. 2010(02)
[7]儿童汉英双语语音意识:跨语言一致性、差异与迁移[J]. 陶沙,黄秀梅,李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8]词汇表征和加工理论及其认知神经心理学证据[J]. 舒华,柏晓利,韩在柱,毕彦超. 应用心理学. 2003(02)
[9]汉语拼音水平与英语语音意识、英语拼写能力的关系[J]. 张积家,林志华. 心理科学. 2002(05)
[10]汉语儿童英语语音意识与拼写[J]. 丁朝蓬,彭聃龄. 心理学报. 1998(03)
本文编号:3308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308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