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经历与心理健康——自我复杂性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21-08-20 13:52
采用自我复杂性测验、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和创伤问卷、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对若干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基于自我报告的客观事件发生数和主观评估影响程度,所有被试被划分到创伤经历组和非创伤经历组。研究发现,创伤经历与非创伤经历个体在自尊、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感上具有显著差异,自我复杂性能够有效调节创伤经历对个体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负性影响。
【文章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2019,19(10)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自我复杂性调节创伤经历与否和自尊间关系的示意图
副甑幕毓榉治?变量第一步第二步自尊生活满意度NA自尊生活满意度NA创伤组别-0.12*-0.17***0.28***-0.15**-0.22***0.30***自我复杂性0.060.03-0.05-0.01-0.070.001自我复杂性×组别0.15*0.19**-0.11F2.60*4.44**13.23***3.44**5.49***9.76***△R20.020.030.080.030.050.09注:组别:0=非创伤组,1=创伤组图1自我复杂性调节创伤经历与否和自尊间关系的示意图图2自我复杂性调节创伤经历与否和生活满意度间关系的示意图四、讨论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对创伤与非创伤组的报告比例,两组在测试结果变量上的差异及自我复杂性在创伤经历对心理健康预测中的作用进行讨论:(一)创伤经历与非创伤经历个体的报告比例及差异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内地大学生报告至少经历过一件潜在创伤性事件的比例为90%,这远远高于吴明家[22]对台湾花莲地区青少年(59.7%)和Johnson[23]对美国青少年的调查结果(57%)。可能的原因是本研究是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较青少年而言他们人生经历更丰富,遭受创伤事件的几率也相应增大。也可能是在于测量工具上的差异,本研究所选择的极端负性生活事件均是潜在的创伤事件,但并不等同于创伤事件。同时,结合主观体验的影响程度考察时,发现划分为创伤性事件经历组的比率为22%。研究发现创伤经历与非创伤经历大学生在自我复杂性上并无显著差异,这与以往研究对被虐待妇女[9]的结果相一致,但是与精神分裂症[24]、偏执妄想症患者[25]和幻听障碍者[26]的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自卑感在亲密恐惧与童年期创伤经历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 冀云,赵斌,马艳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06)
[2]压力、自我复杂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基于六个月的追踪[J]. 龚玲,张大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3]武汉市大学生心理创伤事件与影响研究[J]. 郭兰,李谷雨,刘强. 医学与社会. 2013(09)
[4]创伤青少年自传体记忆具体性减少:情感调节还是执行控制受损[J]. 陈雪军,黄月胜,党晓姣,郑希付. 心理学报. 2012(01)
[5]家庭功能对中学生童年期创伤经验与自尊的中介作用[J]. 安芹,贾晓明,李波. 中国学校卫生. 2010(09)
[6]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的修订[J]. 邱林,郑雪,王雁飞. 应用心理学. 2008(03)
[7]中学生儿童期虐待相关因素及心理影响研究[J]. 张敏,王礼桂,邢艳菲.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7(01)
[8]童年创伤和虐待与成年精神障碍[J]. 阎燕燕,孟宪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02)
[9]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兼谈自尊的教育意境[J]. 丛晓波,田录梅,张向葵. 东北师大学报. 2005(01)
本文编号:3353618
【文章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2019,19(10)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自我复杂性调节创伤经历与否和自尊间关系的示意图
副甑幕毓榉治?变量第一步第二步自尊生活满意度NA自尊生活满意度NA创伤组别-0.12*-0.17***0.28***-0.15**-0.22***0.30***自我复杂性0.060.03-0.05-0.01-0.070.001自我复杂性×组别0.15*0.19**-0.11F2.60*4.44**13.23***3.44**5.49***9.76***△R20.020.030.080.030.050.09注:组别:0=非创伤组,1=创伤组图1自我复杂性调节创伤经历与否和自尊间关系的示意图图2自我复杂性调节创伤经历与否和生活满意度间关系的示意图四、讨论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对创伤与非创伤组的报告比例,两组在测试结果变量上的差异及自我复杂性在创伤经历对心理健康预测中的作用进行讨论:(一)创伤经历与非创伤经历个体的报告比例及差异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内地大学生报告至少经历过一件潜在创伤性事件的比例为90%,这远远高于吴明家[22]对台湾花莲地区青少年(59.7%)和Johnson[23]对美国青少年的调查结果(57%)。可能的原因是本研究是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较青少年而言他们人生经历更丰富,遭受创伤事件的几率也相应增大。也可能是在于测量工具上的差异,本研究所选择的极端负性生活事件均是潜在的创伤事件,但并不等同于创伤事件。同时,结合主观体验的影响程度考察时,发现划分为创伤性事件经历组的比率为22%。研究发现创伤经历与非创伤经历大学生在自我复杂性上并无显著差异,这与以往研究对被虐待妇女[9]的结果相一致,但是与精神分裂症[24]、偏执妄想症患者[25]和幻听障碍者[26]的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自卑感在亲密恐惧与童年期创伤经历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 冀云,赵斌,马艳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06)
[2]压力、自我复杂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基于六个月的追踪[J]. 龚玲,张大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3]武汉市大学生心理创伤事件与影响研究[J]. 郭兰,李谷雨,刘强. 医学与社会. 2013(09)
[4]创伤青少年自传体记忆具体性减少:情感调节还是执行控制受损[J]. 陈雪军,黄月胜,党晓姣,郑希付. 心理学报. 2012(01)
[5]家庭功能对中学生童年期创伤经验与自尊的中介作用[J]. 安芹,贾晓明,李波. 中国学校卫生. 2010(09)
[6]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的修订[J]. 邱林,郑雪,王雁飞. 应用心理学. 2008(03)
[7]中学生儿童期虐待相关因素及心理影响研究[J]. 张敏,王礼桂,邢艳菲.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7(01)
[8]童年创伤和虐待与成年精神障碍[J]. 阎燕燕,孟宪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02)
[9]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兼谈自尊的教育意境[J]. 丛晓波,田录梅,张向葵. 东北师大学报. 2005(01)
本文编号:3353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353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