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人际关系差序格局对宽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2-10 12:18
  近些年来,暴力冲突性事件频发,数据分析显示这些事件大多出于报复动机的驱使,报复的反向为宽恕,研究宽恕有助于分析避免报复的方法。本文以宽恕为主题,从人际关系差序格局的角度探讨了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和地位高低对情境性宽恕的影响,以及被冒犯者知觉到的伤害程度和愤怒程度在这种影响中的作用机制。本文包含两个研究,研究一运用问卷法和故事法,通过启动被试对人际亲疏的感知,验证了隐私伤害、言语伤害、违约伤害下,在面对同样的冒犯情境时,在关系亲近的亲人或仅认识的人两种不同条件下,被试的宽恕程度有无显著差异。结果发现:(1)在隐私伤害和违约伤害下,人际关系亲疏程度对宽恕的影响显著;(2)言语伤害下,人际关系亲疏程度对宽恕的影响不显著;(3)隐私伤害下,知觉到的伤害程度、愤怒程度在人际关系亲疏程度与宽恕间的调节作用显著。知觉到的伤害程度、愤怒程度越高,人际关系亲疏程度对宽恕的影响越强;(4)违约伤害下,知觉到的伤害程度、愤怒程度在人际关系亲疏程度与宽恕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二通过一项2(亲疏程度:亲近VS疏远)×2(地位等级:同等地位VS高地位)的被试间实验设计探究了人际关系差序格局对知觉到的伤害程度、愤怒...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人际关系差序格局对宽恕的影响


图3-1差序格局对宽恕的影响研宄框架??3.?5研究思路??

亲疏,程度,隐私,调节作用


个标准差时,亲疏程度对宽恕的影响大小为0.56,?/=4.33,?;?<0.01。即相较于知??觉到的伤害程度低的情况,知觉到的伤害程度高的情况下人际关系亲疏程度对宽??恕的影响更大。结果如图4-2所示。??26??

亲疏,程度,隐私,调节作用


.????表4-10隐私伤害情境下愤怒程度在关系亲疏影响宽恕中的调节作用分析(iV=4〇9)??宽恕程度??模型和变量??^1?模型2??1.人际关系亲疏程度?0.15"?0.15"??愤怒程度?0.14“?0.14**??2.人际关系亲疏程度x愤怒程度?0.07?‘??R2?0.04?0.04??调整后的R2?0.04?0.04??r2变化?〇.〇?r??F?16.06"?12.1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冒犯意图对受害者报复程度的影响:宽恕的调节作用[J]. 周畅,陆爱桃,张树烨,吴悦悦,李佳瑜,霍旖祺.  心理研究. 2018(06)
[2]大学生的内控归因和共情在宜人性与宽恕关系中的多重中介效应[J]. 周炎根,张鹏程,张岩.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8(07)
[3]社会阶层与社会知觉:热情和能力哪个更重要?[J]. 韦庆旺,李木子,陈晓晨.  心理学报. 2018(02)
[4]差序格局,“差”、“序”几何?——针对差序格局经验测量的一项探索性研究[J]. 胡安宁.  社会科学. 2018(01)
[5]“善待宽恕者”还是“报复非宽恕者”:基于博弈范式对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行为动机的研究[J]. 张田,傅宏,朱婷婷.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03)
[6]中国人人际情感的差序格局关系:来自EAST的证据[J]. 袁晓劲,郭斯萍.  心理科学. 2017(03)
[7]推己及人有恕道[J]. 王德成,王汉苗.  党员干部之友. 2017(02)
[8]“得寸进尺”还是“适可而止”: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的行为[J]. 张田,傅宏,薛艳.  心理科学. 2016(01)
[9]“差序格局”的心理学记忆视角的初步验证[J]. 马伟军,冯睿,席居哲,陈滢滢,梅凌婕.  心理学探新. 2015(06)
[10]公正世界信念的内隐研究[J]. 高世敏,蒋京川.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09)

硕士论文
[1]感恩、冒犯严重性对青少年人际宽恕的影响[D]. 何慧.宁波大学 2018
[2]愤怒沉思、宽恕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 胡艳霞.南京师范大学 2018
[3]中国人“差序格局”观的关系自我参照效应[D]. 郑皓元.广州大学 2017
[4]受害者敏感性、道歉以及冒犯严重程度对宽恕的影响[D]. 周菲.南京师范大学 2016
[5]自我控制对宽恕的影响研究[D]. 印婕.南京师范大学 2016
[6]人际关系的差序性对个体共情效果的影响[D]. 赵靓.湖南师范大学 2014
[7]道歉对宽恕的影响:后果严重性与自恋的调节作用[D]. 孙财.广西师范大学 2012
[8]伤害情境下青少年宽恕的发展研究[D]. 彭丽华.河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32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532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9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