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外显具身操作对内隐工作记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04 06:27

  本文关键词:外显具身操作对内隐工作记忆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内隐工作记忆 具身操作 内隐具身效应 具身认知


【摘要】:具身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具身操作对外显认知的影响,而具身操作对内隐认知的的影响关注很少。而内隐工作记忆是内隐认知的重要内容,亦对认知和决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外显具身操作对内隐工作记忆的编码和提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一系列实验来探讨外显具身操作对内隐工作记忆的影响,将具身认知的研究扩展到了内隐认知领域。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一以四个实验来探讨外显具身操作对内隐工作记忆的影响。其中,外显具身操为外显情绪具身和外显方向具身两类。研究一中的实验1和实验2考察的是外显方向具身对内隐情绪工作记忆编码和提取的影响;而实验3和实验4考察是的是外显情绪具身对内隐知觉工作记忆编码和提取的影响。且本研究将外显具身操作置于不同位置,分别在目标刺激前呈现和目标刺激后呈现,初步探索了对内隐工作记忆的编码和提取阶段的影响差异。研究二是在研究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的对照组实验,与实验组的四个实验完全一一对应,只是未进行具身操作。以进一步确证研究一实验组所得到的结果确实来自于内隐具身操作。研究结果发现:(1)外显具身可以影响内隐工作记忆的编码和提取,从而产生内隐具身效应。这与本文的实验假设相吻合,是本研究主要探讨的内容。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内隐工作记忆的存在。(2)实验设立了方向与情感具身,以探讨方向和情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外显方向具身可以影响内隐情绪工作记忆的判断,而外显情绪具身操作也可以影响内隐知觉的判断。表明方向和情感之间的联结具有双向性,即情绪具身影响方向知觉的判断,方向具身也影响内隐情绪的判断。(3)本研究将同一具身操设立了两种位置,分别是:在目标刺激前呈现和目标刺激后呈现。在目标刺激前呈现的具身操作,影响的是内隐工作记忆的编码和提取两个阶段;而在目标刺激后呈现的具身操作,影响的是内隐工作记忆的提取阶段。从本研究的行为结果来看,呈现位置不同的同一具身操作对内隐工作记忆加工的影响不存在差异。(4)对实验1和2中被试的反应时进行分析,发现:在向下箭头水平上,对愉快情绪判断的反应时显著的低于对悲伤情绪的判断。进一步证实负性情绪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占用更多的注意资源。
【关键词】:内隐工作记忆 具身操作 内隐具身效应 具身认知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2.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2
  • 第一章 理论综述与问题提出12-23
  • 1 具身认知与具身操作12-17
  • 1.1 具身认知定义12-13
  • 1.2 具身认知的特征及类型13-14
  • 1.3 具身认知与启动效应的关系14-16
  • 1.4 具身操作及具身操作对外显认知的影响16-17
  • 2 外显具身操作对内隐认知影响的研究17-18
  • 3 工作记忆与内隐工作记忆18-21
  • 3.1 工作记忆概述18-20
  • 3.2 内隐工作记忆研究范式20-21
  • 4 国内外已有研究的不足21-22
  • 5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22-23
  • 5.1 研究意义22
  • 5.2 研究创新之处22-23
  • 第二章 研究一外显具身对内隐工作记忆编码和提取的影响23-45
  • 1 实验 1:外显方向具身对内隐情绪工作记忆编码和提取的影响23-28
  • 1.1 实验假设23
  • 1.2 研究方法23-26
  • 1.3 结果分析26-27
  • 1.4 讨论27-28
  • 2 实验 2:外显方向具身对内隐情绪工作记忆提取的影响28-34
  • 2.1 实验假设28-29
  • 2.2 研究方法29-30
  • 2.3 结果分析30-33
  • 2.4 讨论33-34
  • 3 实验 3:外显情绪具身操作对内隐知觉工作记忆编码和提取的影响34-38
  • 3.1 实验假设34
  • 3.2 研究方法34-36
  • 3.3 结果分析36-37
  • 3.4 讨论37-38
  • 4 实验 4:外显情绪具身操作对内隐知觉工作记忆提取的影响38-45
  • 4.1 实验假设38
  • 4.2 研究方法38-40
  • 4.3 结果分析40-43
  • 4.4 讨论43-45
  • 第三章 研究二无具身的内隐工作记忆编码和提取的对照研究45-55
  • 1 控制组 1:无具身操作对内隐情绪工作记忆编码和提取的影响45-47
  • 1.1 实验假设45
  • 1.2 研究方法45-47
  • 1.3 控制组1正确率和反应时的分析47
  • 2 控制组 2:无具身操作对内隐情绪工作记忆提取的影响47-49
  • 2.1 实验假设47
  • 2.2 研究方法47-49
  • 2.3 控制组2正确率和反应时的分析49
  • 3 控制组 3:无情绪具身操作对内隐知觉工作记忆编码和提取的影响49-51
  • 3.1 实验假设49
  • 3.2 研究方法49-51
  • 3.3 控制组3正确率和反应时的分析51
  • 4 控制组 4:无情绪具身操作对内隐知觉工作记忆提取的影响51-53
  • 4.1 实验假设51-52
  • 4.2 研究方法52-53
  • 4.3 控制组4正确率和反应时的分析53
  • 5 讨论53-55
  • 第四章 总讨论和总结论55-59
  • 1 总讨论55-58
  • 1.1 外显具身操作影响内隐工作记忆加工,产生内隐具身效应55-56
  • 1.2 方向和情感之间的联结具有双向性56-57
  • 1.3 位置不同的同一具身操作对内隐工作记忆加工的影响不存在差异57-58
  • 1.4 负性情绪会占用更多的注意资源58
  • 2 总结论58-59
  • 参考文献59-66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66-67
  • 后记67-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昌,李德明;工作记忆在心算加工年老化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01期

2 刘昌;人类工作记忆的某些神经影像研究[J];心理学报;2002年06期

3 李晓东,聂尤彦,庞爱莲,林崇德;工作记忆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解决比较问题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3期

4 贺荟中,方俊明;小学生工作记忆与推理关系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5 何磊,李红;推理任务中的工作记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6 贺荟中,郭晓微,姚敏;小学生字词识别与语言技能、工作记忆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2期

7 朱晓斌,张积家;工作记忆与小学生文本产生、书写活动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8 吴文春;金志成;;视觉工作记忆存储机制的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9 李娜;;成人的工作记忆发展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4年06期

10 李宝芬,宋耀武;工作记忆与复杂认知活动的关系[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波;白学军;;视觉工作记忆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影响的发展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罗良;沃建中;林崇德;;客体与空间工作记忆的分离:来自头皮慢电位的证据[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董立达;姚茹;;工作记忆与阅读理解[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白学军;周源源;沈德立;;预期推理时间进程中工作记忆作用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段小菊;施建农;;工作记忆发展的两种理论解释[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吴文春;金志成;;言语工作记忆与视觉工作记忆关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金云波;许远理;;工作记忆训练研究述评[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陈彩琦;荣亚朝;;工作记忆内容引起的注意聚焦和注意抑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李京;;口译中的工作记忆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沈模卫;李杰;高在峰;;客体复杂度影响工作记忆可存储的客体数目[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大脑工作记忆作用机制被发现[N];光明日报;2014年

2 周仁来 赵鑫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智力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记者 刘莉;活动记忆让孩子更聪明[N];科技日报;2011年

4 记者段佳;活动记忆让孩子变得更聪明[N];大众科技报;2011年

5 ;“脑宇宙”能迸发出怎样的智慧能量?[N];文汇报;2014年

6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李德明 李贵芸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研究所 刘昌;高级知识分子老来“聪明依旧”[N];中国医药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李婵;语言影响思维找到新证据[N];北京科技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宋育欣;谁动了青少年的睡眠[N];吉林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红芹;心智游移在不同任务中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司家瑞;LFPs-Spikes互信息与互相干编码大鼠工作记忆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3 易虎;工作记忆LFP网络和spike网络协同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潘毅;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视觉注意捕获及其自动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高在峰;客体表征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构建[D];浙江大学;2009年

6 王立平;触觉工作记忆的大脑皮层神经电活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广平;视觉工作记忆中图形特征的存储与捆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海波;视觉工作记忆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影响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丽娜;工作记忆提取过程中有意抑制与无意抑制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傅亚强;基于多维显示的监控作业中工作记忆与情境意识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秋玲;视觉工作记忆对言语工作记忆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包健;本科生和专科生工作记忆加工与存储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鲁露露;工作记忆负荷对两种类别学习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海侠;小学生工作记忆的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姚颖蕾;小学生工作记忆的发展及其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方伟军;工作记忆提取中的激活与抑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晶晶;不同刺激诱发的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佐X;基于视觉工作记忆内容的注意导向的认知机制[D];西南大学;2012年

9 王晨;表征风格及数学学习困难对个体视工作记忆资源分配特征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然;视觉工作记忆负荷类型对注意选择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18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618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7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