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经验与信念意志性

发布时间:2017-08-27 14:16

  本文关键词:经验与信念意志性


  更多相关文章: 意志性 概念论 信念论 接受


【摘要】:麦克道尔的概念论中包含了这样一个观点:主体能够搁置经验判断。这一观点招致了信念论的批评。信念论主张,经验是一种信念,经验本身就包含相信的态度,因而主体不具有在经验之外搁置知觉信念(经验判断)的能力。信念论认为概念论因此阻断了自发性在经验中应有的作用,因为搁置经验判断的可能性意味着理性在经验之外的优先决定地位。这一批评表明了两种理论在信念的意志性问题上的分歧。笔者将对意志性进行两个划分,然后分析上述两种理论在意志性问题上的立场,进而表明:一方面,信念论对概念论的批评是成立的,经验判断不可被搁置;另一方面,概念论对特定意义上的意志性的要求又是合理的,于是经验并不总是包含信念。作为结论,笔者认为,一个调和两者的出路在于,承认经验判断不仅仅包括知觉信念,还包括主体作出的理性接受。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意志性 概念论 信念论 接受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认知科学对当代哲学的挑战”(11&ZD187)资助
【分类号】:B848.4
【正文快照】: 麦克道尔在经验与信念的关系问题上采取一种非信念论0n-d0xastiCism)m的立场,认为经验只是事物向主体以某种方式显现,并不包含主体的判断,因而主体能够搁置经验判断。与麦克道尔的概念论(以下简称“概念论”)相反,信念论(doxasticism)则认为,经验本身包含判断,经验是一种信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炯玲;;自我意识问题的哲学意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2 牛宏宝;;时间意识与中国传统审美方式——与西方比较的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王志军;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双重态度[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4 陈红英;;奥克肖特论理性主义政治的局限性[J];北方论丛;2008年03期

5 潘卫红;;康德关于直观和概念的区分[J];北方论丛;2009年06期

6 覃修桂;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及其唯理主义认识论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林少敏;;现代性根基中的隐患——从笛卡尔到康德的自我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徐伟军;;中华身体观视角下的武学修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9 王欢欢;;从普遍怀疑到现象学还原——论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之路[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冯燮刚;李子奈;;经济学的困境与行为经济学的解构[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月刚;;波普尔关于科学知识合理性的分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崔永杰;崔若i;;洛克经验主义体系中的理性主义因素及成因探析[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贾江鸿;;笛卡尔直观理论初探[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郝亿春;;实践的内在性维度——以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为基础的考察[A];实践哲学的使命——首届“汉语学界实践哲学论坛”发言文稿[C];2011年

5 吴树博;;斯宾诺莎的理性批判[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6 于方觉;;旨趣与规则——关于唐代茶文化现象的哲学思考[A];饮食文化研究(2009年下)[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吴童立;莱布尼茨论统一性:观念、实体、现象[D];南开大学;2010年

6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7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9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银婧;笛卡尔心身因果性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童泽福;引咎辞职行为的道德性及其内部控制[D];南昌大学;2010年

3 孙奇刚;论养心为养生之本[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李薇;试论欧洲启蒙运动中的“科学创新”概念[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赵振鲁;诠释学视域下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苗苗;论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丹;论马克思“终极关怀”思想的实践论转向[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亚娟;论马克思实践自由观的理论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文娟;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10 赵一衡;主体问题的困境与马克思的突破[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应骥;;表示出发点的“から”和“を”[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3年02期

2 娄亚民;;“ために”与“ためには”辨析[J];当代经理人;2006年12期

3 王丹;;浅析思える和思われる在表示自发时的差异[J];青春岁月;2012年02期

4 蒋庆荣;;表示目的的「ために」「ように」用法辨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刘煜;;浅析「~ていない」与「~ないでいる」的区别[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年02期

6 熊燕;“~がたぃ”““~かねる”与“~にくぃ”的区别[J];日语知识;2005年09期

7 李公纬;;自凳性R諍^について[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7年03期

8 徐娟;;目的从句“ために”“ように”的意义和机能[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0年Z1期

9 李奇术;;“つくる”与“できる”的异同[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8年01期

10 王丹丹;;以“准备期”的观点论日语的意志动词和无意志动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加林;对民法本质的哲学反思[N];江苏法制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耿巍巍;关于复合动词「へはじめる」「へだす」的考察[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45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745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6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