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学习程度和关系复杂性对个人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27 14:22

  本文关键词:学习程度和关系复杂性对个人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学习程度 关系复杂性 关系类别 间接性学习


【摘要】:采用个人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研究范式,设计关系复杂性不断增加的三种关系类别学习材料,通过功能预测任务和维度选择任务,探查了学习程度和关系复杂性对个人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两种任务中关系复杂性影响效应不显著;维度选择任务中成绩组影响效应显著,且在选择性注意整体水平、指向性水平和集中性水平上表现不同。
【作者单位】: 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心理学系;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心理健康与社会心态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学习程度 关系复杂性 关系类别 间接性学习
【基金】: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HE2014)的资助
【分类号】:B842.3
【正文快照】: 1前言现实类别可分为实体类别(以共同感知特征为基础)和关系类别(以共同关系结构为基础)(张恒超,阴国恩,2011;GentnerKurtz,2005);类别学习研究范式可分为:类别的直接性学习和类别的间接性学习(张恒超,阴国恩,2010),区别在于学习任务的性质:类别直接性学习任务是类别任务(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恒超;阴国恩;;学习方式对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4期

2 张恒超;阴国恩;;关系复杂性对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2期

3 张恒超;阴国恩;;关系类别及其学习机制[J];心理学探新;2011年02期

4 张恒超;阴国恩;;关系复杂性对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分类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8期

5 张恒超;阴国恩;;关系复杂性对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中选择性注意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恒超;阴国恩;;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中分类方式的认知特点[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3年03期

2 张恒超;阴国恩;;类别学习研究范式述评[J];心理研究;2013年06期

3 张恒超;阴国恩;;关系复杂性对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2期

4 张恒超;阴国恩;;关系复杂性对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分类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8期

5 季月;石玲;;关于外语多媒体教学信息呈现中视听干扰问题的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13年02期

6 张恒超;阴国恩;;参照性交流对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促进作用[J];心理科学;2013年04期

7 张恒超;阴国恩;;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限定分类特点[J];心理学探新;2013年04期

8 孟迎芳;;内隐面孔记忆的编码机制[J];心理学报;2013年09期

9 张恒超;;参照性交流中的“听者设计”[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年05期

10 张恒超;;参照性交流双方学习过程的不平衡性[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恒超;关系类别的间接性学习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2 谢伟;基于规则和相似性的分类过程在复杂视知觉分类任务中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和娟;大学生对类别样例的可能性产生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黄雨田;中国硕士生对智慧分类认知的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倩;客体相似性对视觉工作记忆编码与提取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丁小斌;阴国恩;;基于因果关系归类中的实验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2期

2 张恒超;阴国恩;;学习方式对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4期

3 张恒超;阴国恩;;关系复杂性对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2期

4 张恒超;阴国恩;;关系类别及其学习机制[J];心理学探新;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全洪;选择性注意与运动绩效的关系[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张雅如;;从负载特异机制理论来理解选择性注意[J];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04期

3 罗跃嘉,魏景汉;选择性注意的ERP研究方法[J];心理科学;1997年06期

4 刘兆敏;郭春彦;;工作记忆与选择性注意的交互作用[J];科学通报;2007年15期

5 傅世敏,陈霖,杨明明;基于物体的选择性注意理论的证据——对一例视觉忽视病人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2期

6 胡荣荣;丁锦红;;视觉选择性注意的加工机制[J];人类工效学;2007年01期

7 金志成;张豹;;探测记忆提取抑制范式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8年02期

8 王永红;;微观翻译语境中的顺应机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甘甜;罗跃嘉;;选择性注意的两种负启动效应研究回顾及比较[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4期

10 陈力;;‘注意’二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教学研究与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锋;焦书兰;;同客体效应:等级模式中的选择性注意[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张达人;M.Moscovitch;;选择性注意和起动效应的反转[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3 李馨;周仁来;;不同表情对选择性注意过程时间进程的影响——来自眼动的证据[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周可;陈霖;;什么是知觉物体?[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周可;何逊;陈霖;;选择性注意选择的是什么?来自预提示范式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兆敏;郭春彦;;工作记忆与选择性注意的交互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王李艳;隋光远;何玲;陈春萍;;视觉选择性注意中性别差异的眼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曲庆峰;侯文君;;基于任务目标的虚拟驾驶选择性注意分配研究[A];第18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09)、第5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09)、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09)论文集[C];2009年

9 马莹华;王小东;钱丽;隋雪;;学习困难大学生选择性注意特点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张微;;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视觉选择性注意表征搜索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Sami Nerenberg;设计的维度[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2 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协会副会长、东莞市企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柳更生;企业家四个维度考虑“急流勇退”[N];东莞日报;2011年

3 湖南省临澧县人民法院院长 曾晓东;讲求司法艺术的三个维度[N];人民法院报;2011年

4 从涛;用卡钳丈量造车维度[N];中国质量报;2011年

5 张朝松;“实事求是”的操作维度和理想维度[N];社会科学报;2000年

6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甘霖;幸福新标尺的“三个维度”[N];深圳特区报;2011年

7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工业街小学副校长,河北省特级教师 郭淑岚;好校长的三个维度[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 赵印奖;六维度评价课堂效果[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沈瑞智;优化做事效益的维度[N];解放军报;2009年

10 珠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王智斌;迈向法治城市的维度[N];珠海特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详;高效率学习中情绪干扰抑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恒超;关系类别的间接性学习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3 詹建英;正常中小学生视觉注意和执行功能发展规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张朋;前额叶的认知控制对选择性注意的作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鲍敏;工作记忆中的注意的行为学与fMRI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夏琼;明度对比和拓扑结构在视知觉中的竞争[D];浙江大学;2008年

7 张鹏;图像信息处理中的选择性注意机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8 王洪彪;羽毛球练习者知觉动作技能认知加工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9 宋蕾;矿产开发生态补偿理论与计征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王馨竹;大学生金钱态度的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民;小学学习困难生选择性注意特点的眼动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黄杏仪;选择性注意加工机制上聋哑生和正常生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齐基;选择性注意与中央执行功能各子成分的相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孙知义;类别选择性注意对阈下刺激加工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5 董圣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杨金桥;希腊字母不同学习程度的SNARC效应[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范晨;知觉负载和预览信息对选择性注意的引导作用[D];西南大学;2012年

8 田洪刚;工作记忆内容对选择性注意的导向作用[D];浙江大学;2007年

9 王思雯;关于产品价格感知维度的——中美大学生消费者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李一员;选择性注意在儿童干扰控制中的作用[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45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745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3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