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攻击性对愤怒表情类别知觉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05 03:14
本文关键词:个体攻击性对愤怒表情类别知觉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表情加工 攻击性 类别知觉 敌意归因偏向 敏感性
【摘要】:探讨了个体攻击性对愤怒表情加工中反应偏向和敏感性的影响。使用愤怒、恐惧原型生成表情连续体作为实验材料,采用类别知觉实验范式考察了高、低攻击个体识别和辨别愤怒—恐惧连续体的类别转折点和斜率。结果发现,与低攻击个体相比,高攻击个体识别愤怒—恐惧连续体类别界线处的曲线斜率更大;高攻击个体具有类别界线向恐惧一端偏移的倾向,但并没有达到统计显著。这表明,高攻击个体不存在敌意归因偏向,而是对愤怒和恐惧表情的转变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深圳大学情绪与社会认知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表情加工 攻击性 类别知觉 敌意归因偏向 敏感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SFC31200784)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CNLYB1217) 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SCX1504) 山东省应用基础型名校工程建设经费支持
【分类号】:B842.2
【正文快照】: 1引言面部表情是一项重要的人际交往方式,正确表达和识别面部表情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而攻击性人群常伴有面部表情加工障碍(MarshBlair,2008)。研究发现,面部表情加工障碍存在于以攻击性为特点的问题行为中,如间歇性爆发性障碍(Best,Williams,Coccaro,2002)、品行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永芳;“利己主义归因偏向”产生的原因及条件限制[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2 李静华;申田;郑涌;;少年犯与普通中学生攻击敌意归因偏向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05期
3 王欢;;归因偏向的生态合理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4 薛海彦;张卫青;金盛华;;排除“每个人都优于平均水平”机制影响的自我提升研究[J];心理科学;2014年01期
5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丽;自尊的归因偏向及其对状态焦虑情绪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褚祯;诱发正负性情绪及归因对大学生攻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95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795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