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非流畅性对定向遗忘元认知判断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17 21:48

  本文关键词:非流畅性对定向遗忘元认知判断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非流畅性 学习判断 元认知 记忆 遗忘


【摘要】:元认知主要指人们对其自身记忆过程的认识情况,包括对学习过程的监测和控制能力,其研究与记忆提高的机制有关,而对元认知与遗忘的研究相对较少,因为人们通常认为遗忘是一种记忆的缺失,是对记忆的损害,但Bjork(2011)指出某些情境下遗忘可能促进新的学习,所以对有意遗忘与元认知的研究意义是显著的,通过对记忆和遗忘元认知的研究,可以了解人们的学习监测过程和策略,加强对自身的认知,学会如何正确学习。对元认知判断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操作知觉流畅性来进行,研究发现非流畅性并不总是一种必要难度。必要难度由Bjork提出,认为当改变学习材料知觉属性(如字体呈现方式)时,能够提高长时记忆的学习和保持。这种必要难度的提高使得人们在加工材料时体会到非流畅性,从而引导人们对学习材料投入更多的认知加工,进行更精细的认知编码,从而提高了记忆成绩。Carole,Castel和Bjork(2013)的研究表明知觉的必要难度存在一个边界,与项目的呈现时间或者实验设计有关。已有研究发现非流畅性影响人们的学习判断,而不影响实际回忆成绩,一些学者在研究熟悉性导致的流畅体验时就提出流畅性主要来源于被试在学习过程中主观体验到的难度和其预想的难度之间的差距(WhittleSDa,2001),根据影响流畅性的Koriat线索模型,我们将这种难度体验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在知觉属性导致的表面难度,一种是材料内在的真实难度,这两种难度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尽管表面难度引起的非流畅性也导致编码的深度加工,但是不同于材料的真实难度引起的非流畅性体验,由真实难度引发的加工可能促使记忆更加深刻,我们想要由此探讨这两种难度导致的非流畅体验对元认知判断的影响,以及对记忆的判断和对遗忘的判断的差异性。本文假设非流畅性对JOL的影响是一种表层加工过程,主要受知觉流畅性的影响,不影响回忆成绩,而材料本身的真实难度才会影响回忆成绩,同时也可能影响人们的学习判断,并且容易记住的信息也不容易遗忘。本研究在Carole,Castel和Bjork(2013)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三个实验。通过项目法定向遗忘范式,分别探讨表面难度(词语清晰度)和材料真实难度(词对类型)对元认知判断的影响,以及JOL与JOF的差异。实验一通过定向遗忘的项目法范式,考察词语清晰度和线索词对个体认知的影响,结果显示记住和遗忘线索显著影响JOLs和回忆成绩,JOLs显著高于JOFs,记住项目的回忆成绩显著高于遗忘项目的回忆成绩。在记住条件下,被试对流畅性项目的JOLs显著高于非流畅性项目,在遗忘条件下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与已有研究不同的是,词语清晰度影响JOL,但是不影响回忆成绩,这可能是因为线索类型消除了清晰度对JOL的影响。实验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验证这一想法,同时Carole,Castel和Bjork(2013)基础上通过控制时间间隔对非流畅性项目的学习成绩的影响,继续探讨非流畅性作为必要难度的条件,发现时间间隔对非流畅性项目的回忆成绩影响不显著,被试对学习材料的掌握可能主要受到指导语和实验目的的影响,证明了线索类型消除了词语清晰度对JOL的影响。实验三考察材料本身的真实难度对JOL的影响以及JOL和JOF差异,结果发现词对类型和线索类型均影响JOL判断,JOLs仍显著高于JOFs,但记住项目的回忆成绩与遗忘项目的回忆成绩无显著差异。在记住条件下有意义词对和无意义词对的记忆成绩没有显著差异,但在遗忘条件下,有意义词对的回忆成绩显著高于无意义词对的回忆成绩,说明对非流畅性材料的JOL判断过程受到线索类型和材料类型的影响,并且线索和材料类型也显著地影响人们的记忆效果,即编码流畅性影响人们的学习判断和回忆成绩。
【关键词】:非流畅性 学习判断 元认知 记忆 遗忘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2.1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25
  • 1.1 流畅性与非流畅性11-16
  • 1.1.1 流畅性的定义及分类11-12
  • 1.1.2 流畅性的具体表现及界定12-14
  • 1.1.3 非流畅性对元认知的影响14-16
  • 1.2 元认知判断16-20
  • 1.2.1 元认知判断的概述16-17
  • 1.2.2 学习判断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17-18
  • 1.2.3 流畅性影响元认知的理论基础18-20
  • 1.3 有意遗忘20-25
  • 1.3.1 有意遗忘的定义及研究范式20-21
  • 1.3.2 有意遗忘与元认知21-22
  • 1.3.3 定向遗忘的定义及研究进展22-25
  • 第二章 问题提出25-30
  • 2.1 已有研究的不足25-26
  • 2.2 问题提出26-27
  • 2.3 研究意义27
  • 2.3.1 理论意义27
  • 2.3.2 实践意义27
  • 2.4 创新点27-29
  • 2.5 研究思路29-30
  • 第三章 实验一线索和词语清晰度对定向遗忘元认知判断的影响30-36
  • 3.1 实验目的30
  • 3.2 研究假设30
  • 3.3 实验方法30-32
  • 3.3.1 实验对象30
  • 3.3.2 实验材料30-31
  • 3.3.3 实验程序31-32
  • 3.4 实验结果32-34
  • 3.4.1 线索类型和清晰度对元认知判断的影响32
  • 3.4.2 线索类型和清晰度对回忆成绩的影响32-33
  • 3.4.3 JOL与JOF对比33-34
  • 3.4.4 相对准确性分析34
  • 3.4.5 绝对准确性分析34
  • 3.5 讨论34-36
  • 第四章 实验二时间间隔与清晰度对元认知判断的影响36-41
  • 4.1 实验目的36
  • 4.2 研究假设36
  • 4.3 实验方法36-37
  • 4.3.1 实验对象36
  • 4.3.2 实验材料36-37
  • 4.3.3 实验程序37
  • 4.4 实验结果37-39
  • 4.4.1 清晰度对JOL和回忆成绩的影响37-38
  • 4.4.2 时间间隔对JOL和回忆成绩的影响38-39
  • 4.4.3 相对准确性分析39
  • 4.4.4 绝对准确性分析39
  • 4.5 讨论39-41
  • 第五章 实验三词对和线索类型对定向遗忘元认知判断的影响41-47
  • 5.1 实验目的41
  • 5.2 研究假设41
  • 5.3 实验方法41-42
  • 5.3.1 实验对象41
  • 5.3.2 实验材料41-42
  • 5.3.3 实验程序42
  • 5.4 实验结果42-45
  • 5.4.1 线索类型和词对类型对元认知判断的影响42-43
  • 5.4.2 线索类型和词对类型对回忆成绩的影响43-44
  • 5.4.3 JOL与JOF对比44
  • 5.4.4 相对准确性分析44-45
  • 5.4.5 绝对准确性分析45
  • 5.5 讨论45-47
  • 第六章 总讨论47-52
  • 6.1 非流畅性对元认知判断的影响47
  • 6.2 非流畅性对回忆成绩的影响47-49
  • 6.3 JOL和JOF对比49-50
  • 6.4 对教育的启示50-52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52-55
  • 7.1 研究结论52-53
  • 7.2 研究展望53-55
  • 参考文献55-60
  • 致谢60-61
  • 附录一61-62
  • 附录二 联想强度问卷62-63
  • 附录三 词对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功香;;知觉流畅性对学习判断及准确性的影响[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2 陈功香;余鹏;;学习判断中的UWP效应[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杨文静;张庆林;伍泽莲;贾磊;;情绪性记忆的主动遗忘[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4 张旭锦;;知觉流畅性对判断和决策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5 陈功香,傅小兰;学习判断及其准确性[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倩;知觉流畅性对个体认知和情绪的影响[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程翠;字体大小对学习判断影响的实验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715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8715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3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