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前额叶与趋近动机加工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左前额叶与趋近动机加工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趋近动机 左前额叶相对激活 EEG 愤怒情绪 身体姿势变化
【摘要】:在加工正性情绪时,前额叶左侧激活水平大于右侧,而正性情绪往往伴随着趋近动机。因此为了探索这种左前额叶相对激活现象反映的究竟是正性情绪加工还是趋近动机加工,文章总结了两个研究领域中的有关证据:来自特质或状态愤怒情绪与左前额叶相对激活关系的研究证据和来自身体姿势变化(包括整体姿势变化和单侧肌肉紧缩)对左前额叶相对激活影响的研究证据。前者的一致发现是:左前额叶参与加工由愤怒情绪引发的趋近动机。后者的一致发现是:不同的身体姿势能够改变左前额叶的相对激活水平。两个领域的研究证据汇聚起来证明左前额叶参与加工趋近动机。文章还指出了将来研究的注意事项和可能方向:精确定义回避型愤怒;探索愤怒情绪是否在加工晚期诱发趋近或回避动机;探索不同方式诱发的趋近动机是否在脑机制上存在差异。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成都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趋近动机 左前额叶相对激活 EEG 愤怒情绪 身体姿势变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1289)资助
【分类号】:B845;B842
【正文快照】: 1情绪效价、动机方向与前额叶早期研究发现大脑左右半球可能分别与正性和负性情绪加工有关。比如说,当左半球损伤时人会变得抑郁,右半球损伤时人会变得躁狂(RobinsonDownhill,1995)。随后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大脑在加工情绪时的这种非对称性现象集中表现在前额叶上:特质和状态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异;吕建国;;毒品成瘾的ERP研究进展[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邱天龙;杜晓新;孙野;肖菊英;;12~16岁孤独症儿童面孔表情识别的情绪启动效应[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年03期
3 吴泗宗;邵长斌;杨晶;;决策神经科学视角下负面口碑再传播评估决策机理研究[J];当代财经;2014年10期
4 柴江霞;赵笑梅;;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和思维活动序列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01期
5 丁燕;;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就医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年15期
6 皮可有;许远理;;情绪躯体语言与具身情绪[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7 修利超;肖毅;周仁来;陈善广;张家才;蒋依涵;;空间在轨飞行对个体积极情绪和额区EEG偏侧化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4年02期
8 倪伟;邵永聪;叶恩茂;谭舒文;杨征;;持续作业对额叶脑电近似熵的影响[J];军事医学;2014年04期
9 刘雷;杨萌;韩卓;周仁来;崔红;;额叶EEG偏侧化预测情绪灵活性[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4年06期
10 闵洋璐;陶琳瑾;蒋京川;;情绪调节策略:注意分散和认知重评的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元广;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任务难度和认知方式的调节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宋春蕾;动机性压抑的内隐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何晓丽;积极情绪对人际信任与人际互动影响的线索效应[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蕾;述情障碍者执行功能损伤及情绪对其执行功能的影响和神经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5 岳鹏飞;客观情绪标注对正负性情绪的作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刚;组织伦理气氛与员工工作场所无礼行为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7 尹剑春;急性正念运动对不同情绪图片刺激下情绪反应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姚昭;不同具体性词汇的识别:效价和唤醒的贡献[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康诚;情绪记忆的增强效应:自动与控制编码加工[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董颖红;微博客社会情绪的测量及其与社会风险感知和风险决策的关系[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杰;情绪结构与功能的理论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2 高一丁;不同药物渴求水平的海洛因成瘾者注意偏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刘光雄;海洛因依赖者注意偏向的行为学及ERP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4 赵瑞芳;动机认知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刘亚;不同动机趋近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芦球;道德厌恶与生理厌恶的异质性:来自情绪成分和ERP成分差异的证据[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颜艳琼;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团体辅导对成瘾者注意偏向和自尊的干预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荆秀娟;红色—愤怒隐喻的认知心理机制[D];西南大学;2013年
9 闫秀峰;情绪调节目标启动对预期情绪主观体验和生理唤醒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李亚丹;竞争与情绪对顿悟的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烨;付秋芳;傅小兰;;认知与情绪的交互作用[J];科学通报;2009年1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以谦,杨振荃,徐秉?;前额叶切除对于猕猴分辨反转的影响[J];心理学报;1980年03期
2 李稳;余细连;张力;;内侧前额叶与社会认知[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年11期
3 凤雏;大脑前额叶信息处理的电生理研究[J];心理科学;1993年05期
4 胡丽涓;;关于任务抑制影响右前额叶腹侧激活的研究述评[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年02期
5 杨炯炯,翁旭初;前额叶在记忆中的作用──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J];心理学动态;1999年02期
6 秦玲玲;;腹内侧前额叶的相关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年04期
7 蔡笑岳;向祖强;申玉珍;;前额叶损害对个体一般智力、认知策略与自我监控能力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1期
8 郑江翠;;内侧前额叶皮质研究的新趋向[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9 钟安思;;心理分析:人为什么会偷窥?[J];健康天地;2006年01期
10 ;本刊编委FraserA.W.Wilson博士简介[J];动物学研究;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功伍;蔡景霞;;海马-前额叶回路在空间和情绪记忆中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八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王功伍;蔡景霞;;可逆损伤大鼠海马-前额叶回路对T迷宫交互延缓作业的影响[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黄伏连;田绍文;;前额叶亚区选择性参与两种恐惧记忆消退调节[A];湖南省首届生理—药理科学青年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4 王康程;杨军义;邱江;;背外侧前额叶对沉浸方式与抑郁的中介效应-来自正常人和抑郁症样本的证据[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席春华;汪凯;牛朝诗;傅先明;;前额叶损害患者的社会认知障碍[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赵小虎;王培军;王金红;李春波;胡正珲;;前额叶中内侧负激活在焦虑症神经机制中的作用[A];2005年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甘景梨;;不同临床特点的抑郁症患者前额叶、海马质子波谱比较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Feng YI;Fei LUO;Xue-Han ZHANG;Bao-Ming LI;;大鼠前额叶肾上腺素能α-2A受体激活压抑突触传递的胞内机制[A];Proceedings of the 8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C];2009年
9 梁家云;谢世平;杜经纶;闫伟;;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内侧前额叶功能连接的静息态磁共振成像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尤超;谭令;范青;陈克敏;;磁共振波谱成像对首次用药强迫症患者前额叶的研究[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珉琦;情绪体验的神奇“通路”[N];北京科技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齐薪蕊;抑郁症患者前额叶中情感调节相关信号通路紊乱的分子基础[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司文;NR2A转基因小鼠前额叶突触可塑性及其相关功能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敏;恒河猴及大鼠前额叶在执行控制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4 欧阳新平;Apelin-13通过ABCA1改善APP/PS1小鼠的认知与记忆功能[D];南华大学;2014年
5 孙琳;长期低剂量氯胺酮对青春期大脑前额叶的损伤效应与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芳;前额叶氢质子磁共振波谱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马朝林;前额叶α_2受体在行为抑制中的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韩好川;编码阶段加工方式对提取阶段前额叶新旧效应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春蕾;2型糖尿病患者前额叶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5 何茹;慢性应激对大鼠行为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前额叶表达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6 席春华;前额叶损伤患者的社会认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7 陈文珍;胚胎晚期暴露毒死蜱对子代成年鼠海马及内侧前额叶细胞组织结构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8 房亮;CUMS模型大鼠前额叶蛋白质组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9 程怀东;前瞻性记忆神经机制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10 汪名权;内容记忆和来源记忆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73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873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