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人格观对他人知觉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内隐人格观对他人知觉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内隐人格观 他人知觉 投射测验 效价匹配 启动效应
【摘要】: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投射测验法分离出两类不同性质的内隐人格观,然后通过效价匹配实验和错觉关联实验,初步探讨了内隐人格观对他人知觉的信息加工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跨性格、能力等不同人格属性有共通一致的内隐观;(2)固存观的反面就是渐变观,它们是同一维度的两极;(3)与渐变观者相比,固存观者更易以一种评价性方式知觉他人信息;同时,渐变观者不像固存观者那样对他人特质作出静态判断,而是集中注意力于理解他人行为发生的动态过程。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内隐人格观 他人知觉 投射测验 效价匹配 启动效应
【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SJB034)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青年专项(C-c/2013/01/032)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环境科学与工程”(11SJB05)
【分类号】:B842.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Lafforgue(1990)曾提出,对刺激物的知觉受知觉者自身人格的影响。此后,不少研究者围绕“个体的认知加工受其潜在的内隐观控制”这一观点在相关领域展开了大量研究(ErdleyDweck,1993;Dweck,Chiu,Hong,1995;Dweck,2000;Mc Connell,2001;王墨耘,傅小兰,2003;Andreas,K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墨耘,傅小兰;内隐人格理论的实体论-渐变论维度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成礼,郑晓瑛,刘怡,任强;我国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3年01期
2 罗萍,张建设;转型社会小城镇社区权力结构变迁研究——以团风镇社区为个案[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成元君;“价值中立(Value free)”接受史简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胡仕勇,叶海波;操作化流程及其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王立;基于公众语感测量的汉语构词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周鑫;;高中生能力理论、成就目标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文教资料;2007年20期
7 刘斐莹;肖遥;郭尧;;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2009年13期
8 唐新江;刘占波;孙珊珊;王莎;;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比赛评述[J];网络财富;2009年21期
9 王琪丰;;成人教育学习者需求分析与成人高等教育应对策略[J];网络财富;2010年12期
10 陈锋;石新艳;刘爱民;;住院病人满意度测评体系的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8年05期
,本文编号:914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914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