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维、汉大学生面孔识别内群体偏向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18:07

  本文关键词:维、汉大学生面孔识别内群体偏向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面孔识别 内群体偏向 本族偏向


【摘要】:面孔识别内群体偏向是一种已得到普遍证实的现象,表现为个体对于内群体成员面孔的识别与再认成绩显著强于外群体成员面孔。考察内群体与外群体面孔识别的差异除对于面孔识别与群体心理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外,在消除种族偏向、提高司法审判中的目击者辨认准确度等邻域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采用“学习---再认”经典研究范式,从面孔识别内群体偏向社会分类的角度出发,以民族和学校两个分类标准对面孔图片进行内、外群体的划分,探讨在不同社会分类标准下维、汉大学生面孔识别内群体偏向的特点及其民族差异。本文共包括两个研究:研究一将面孔分别以民族和学校作为分类标准,探讨维、汉大学生本族偏向和本校偏向的特点,并比较两种内群体偏向强度。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探讨维、汉大学生内群体偏向中的民族差异。综合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当面孔图片以民族作为分类标准时,维、汉大学生在面孔识别过程中均表现出本族偏向。(2)当面孔图片以学校作为分类标准时,维、汉大学生在面孔识别过程中均表现出本校偏向。(3)当面孔图片同时以民族和学校作为分类标准时,维、汉大学生在面孔识别过程中均表现出本族偏向强于本校偏向。(4)维吾尔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的本族偏向(5)维吾尔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本校偏向不存在民族差异。(6)维吾尔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的本族与本校差异偏向。目前的研究多是从面孔识别知觉经验差异的角度对内群体偏向这一现象进行解释,本文则是从社会分类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解释,丰富并补充了该领域的研究。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相互交流,共同繁衍生息。研究面孔识别内群体偏向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克服原型效应,增加民族间的交往和互动,为促进社会和民族和谐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撑。
【关键词】:面孔识别 内群体偏向 本族偏向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1 文献综述9-19
  • 1.1 核心概念界定9-10
  • 1.1.1 面孔识别9
  • 1.1.2 内群体偏向9
  • 1.1.3 本族偏向9-10
  • 1.2 研究综述10-19
  • 1.2.1 面孔识别的主要理论和模型10-12
  • 1.2.2 内群体偏向的相关研究12-17
  • 1.2.3 本族偏向的相关研究17-19
  • 2 问题提出19-20
  • 2.1 问题提出19
  • 2.2 研究内容19
  • 2.3 研究假设19
  • 2.4 研究意义19-20
  • 3 研究一维、汉大学生面孔识别内群体偏向的实验研究20-32
  • 3.1 研究目的20
  • 3.2 研究方法20-22
  • 3.2.1 被试20
  • 3.2.2 实验设计20
  • 3.2.3 实验材料20
  • 3.2.4 实验程序20-21
  • 3.2.5 数据分析21-22
  • 3.3 结果与分析22-30
  • 3.3.1 本族偏向分析22-24
  • 3.3.2 本校偏向分析24-26
  • 3.3.3 本族偏向与本校偏向比较26-30
  • 3.4 讨论30-32
  • 4 研究二维、汉大学生面孔识别内群体偏向的比较研究32-35
  • 4.1 研究目的32
  • 4.2 研究方法32
  • 4.3 结果与分析32-33
  • 4.3.1 本族偏向效应量分析32-33
  • 4.3.2 本校偏向效应量分析33
  • 4.3.3 本族偏向与本校偏向差异效应量分析33
  • 4.4 讨论33-35
  • 5 综合讨论35-39
  • 5.1 本族偏向35-36
  • 5.2 本校偏向36-37
  • 5.3 本族偏向与本校偏向的比较37-38
  • 5.4 维、汉大学生两种内群体偏向的比较38-39
  • 6 结论39-40
  • 7 创新、不足与展望40-41
  • 7.1 创新之处40
  • 7.2 存在不足40
  • 7.3 研究展望40-41
  • 附录41-42
  • 参考文献42-48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的课题48-49
  • 后记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年06期

2 佐斌;秦向荣;;中华民族认同的心理成分和形成机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叶浩生;文化模式及其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4 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向玲;群际威胁情境下弱势群体的外群体偏爱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496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9496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5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