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四川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机遇与对策
本文选题:“一带一路” 切入点:四川省 出处:《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逆全球化”思潮和现象不断出现;国内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时期,稳增长、调结构、进行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这些新情况、新变化都为四川省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出了挑战。十八大以来,全国掀起了新一轮内陆城市开放的高潮,四川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份,也在积极谋求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主动顺应全球化潮流的新路径,作为国家的最高战略,拓宽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空间,为四川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将国内外关于开放型经济、“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和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通过详实的数据对四川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发现虽然当前四川省开放型经济在对外贸易、对内贸易、引资能力、对外投资、旅游贸易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相应的也还存在对外贸易质量有待提高,外贸规模不够大、分布不够均衡,对外投资合作有待加强、外贸企业竞争力有待提高等问题。随后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四川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重点分析了“一带一路”为四川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具体包括“一带一路”有利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格局、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其区域战略地位、有利于完善全省交通多式联运体系、有利于成都市加快建成西部对外交往中心、有利于实现国际产能合作等。最后结合四川省开放型经济出现的问题,将SWOT分析的结果运用到对策分析之中,提出了如下一些对策,即通过借力“一带一路”大环境,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融入“一带一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衔接“一带一路”,加强国内外区域性合作;借力“一带一路”,实现省内经济协调发展;壮大培养外贸经营主体,提高外贸企业跨国经营能力等。
[Abstract]:At 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s complex and changeable, the trend of thought and phenomenon of "anti-globalization" are constantly emerging; the domestic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in the period of "new normal"; it is imperative to stabilize growth, adjust the structure, and carry out supply-side reforms; these new situations are imperative. The new changes have posed a challeng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 open economy in Sichuan Province. Since the 18 National Congress, there has been a new round of inland city opening upsurge across the country. Sichuan Province, as an inland province, Belt and Road is also actively pursuing the development of an open economy. As a new path for China to actively comply with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and as the country's highest strategy, "Belt and Road" has broadened the new space for China's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pen economy in Sichuan Province. This paper makes a study on the open economy at home and abroad, the strategy of "Belt and Road" and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open econom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elt and Road". Combing. Through detailed data, the development of Sichuan's open economy is dialectically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although Sichuan Province's open economy has made good achievements in foreign trade, domestic trade, foreign investment, tourism trade, etc., the quality of foreign trade has yet to be improved. The scale of foreign trade is not large enough, the distribution is not balanced, the coopera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n, the advantages of developing an open economy in Sichuan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elt and Road" are analyzed by using SWOT analysis method. The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nd analyzed the opportunities "Belt and Road" brough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ichuan's open economy, including the fact that "Belt and Road" was conducive to further integration into the world economic pattern. It is conducive to further upgrading its regional strategic position, to perfecting the provincial transportation multimodal transport system, and to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a foreign exchange center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Chengdu.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problems in Sichuan's open economy, the results of SWOT analysis are applied to the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and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hat is, 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Belt and Road" environment, Optimize the open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ntegrate "Belt and Road", raise the level of opening up, link up "Belt and Road", strengthen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make use of "Belt and Road"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the province; Strengthen and train the main body of foreign trade management, improve the transnational management ability of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刁淑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企业人才问题[J];理论研究;2001年S1期
2 刘建立;强化龙头建设 促进经济发展[J];探索与求是;2001年08期
3 张术平;加快经济发展是对“三个代表”的实践[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39期
4 叶文楼;;以色列经济发展探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深化金融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J];中国金融;2002年04期
6 裴鸿义;南京举办“适应入世、富民强市、加快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研讨会[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2年02期
7 ;百户企业评说龙江经济发展环境[J];统计与咨询;2002年02期
8 蔡吉跃;要努力营造岳阳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J];岳阳职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9 小泉纯一郎;中国经济发展将给日本和世界带来更多机遇[J];领导决策信息;2002年19期
10 梁斌勋;娄底市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经济;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必俊;;发展健康产业 促进健康长寿和经济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A];2009中国老年保健暨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09年
2 钟坚;;关于回归后香港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A];2007中国经济特区论坛:香港回归1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7年
3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陈继平;潘丽珍;庞森;;广东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5(2007~2008)[C];2008年
5 翟庆昌;李颖;李有为;杨雨;张宁;;天津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6(2008~2009)[C];2009年
6 范少明;袁青;赵春河;郝占永;张帆;;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6(2008~2009)[C];2009年
7 陆群;周洁;欧坚;;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6(2008~2009)[C];2009年
8 陈征;;充分重视现代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9 王国斌;;狠抓决策落实加快经济发展[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周卫平;;长治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A];山西省第七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齐泽萍;省领导参加工会十大各代表团讨论[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2 ;各市州2006年一季度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表[N];吉林日报;2006年
3 田怀玲 (作者系任城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察局局长);通过制度创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N];济宁日报;2007年
4 邱闽;我市新聘30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员[N];新乡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叶尤刚 苏培;整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N];中国工商报;2000年
6 记者 陈乔炎;和平解决各种矛盾冲突 实现经济发展共同目标[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7 记者 李健 李兵;贵州:出台38条意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8 省委常委、副省长 薛军;强化质量法制 推进经济发展[N];山西日报;2000年
9 杨敬贺 薛伟 黄蔚;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昨挂牌[N];东莞日报;2011年
10 ;各市州二季度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表[N];吉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希琳;中国高等教育的综合贡献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若江;“中国模式”的转型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3 石峰;英国低碳经济政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张志敏;我国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5 张元硕;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6 刘刚;“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西部对外开放路径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7 周建雄;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赵岳阳;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优势[D];吉林大学;2012年
9 孙希有;经济发展的人文向度[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剧宇宏;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机制与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辉燕;“一带一路”背景下四川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机遇与对策[D];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
2 韩敏;“一带一路”报道的框架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年
3 张超;构建“一带一路”超级自贸区的法律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4 朱甜;外媒网站关于中国“一带一路”的政论性文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5 汪晶美;“一带一路”战略报道现状及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6 黄正华;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肯尼亚合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7 孟泽龙;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8 樊娴;京津冀协调发展中的雾霾治理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9 谢伦盛;广东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10 刘贺;石油对外依存度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87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587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