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对中亚农产品进口三元边际及影响因素
本文选题:“一带一路”倡议 + 中亚 ; 参考:《价格月刊》2017年12期
【摘要】:借鉴HummelsKlenow(胡梅尔斯和克莱诺,2005)的三元边际分解框架,采用2003年~2015年国际贸易数据,考察"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进口中亚农产品三元边际的特征事实和影响因素。从总体特征来看,拓展边际是中国对中亚进口增长的主要方式,价格边际贡献次之,数量边际反而有所下降。从动态分布演进来看,中国从中亚国家进口农产品的拓展边际有所提高,但国家间差距呈波浪上升状;价格边际从趋同到趋异,差异不断扩大;数量边际平稳与剧烈并存,变动趋势不一。从影响因素来看,特征变量对三元边际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不尽相同,中国和中亚需要根据各变量作用机制在科技、金融、信息、自贸区建设以及政策协调等领域深化合作。
[Abstract]:Based on the ternary marginal decomposition framework of Hummels Klenowow (Hummel and Clenor 2005) and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data from 2003 to 201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ternary marginal imports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Central Asi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ccording to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the marginal expansion is the main way for China to increase imports in Central Asia, the marginal contribution of price is second, and the margin of quantity decreas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dynamic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the expanding margi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mported from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has been improved, but the gap between countries has been rising; the price margin has changed from convergence to divergence, and the difference has been widening; the margin of quantity has coexisted steadily and violently. Trends var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direction and intensity of ternary marginal action of characteristic variables are different. China and Central Asia need to deepen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information, free trade zone construction and policy coord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each variable.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
【基金】:新疆社科基金项目“中亚国家经济形势跟踪研究”(编号:14BJLO22)
【分类号】:F323.7;F75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翰雄;;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2 宋楚平;刘鸿君;;我国棉价运行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浅析[J];中国棉花;2006年07期
3 许志辉;胡云娟;倪华;;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0期
4 王明胜;;农民增收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J];农业经济;2010年08期
5 唐黎标;;如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之我见[J];粮食流通技术;2010年06期
6 陈艾华;孔冬;;农民工培训效果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基于对浙江省农民工培训调查的内容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4期
7 ;玉米价格一路走高的影响因素[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4年04期
8 陈熠;廖玲华;;返乡农民工就业适应性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学理论;2010年23期
9 刘志雄;;制约民族地区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广西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23期
10 聂婷;;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凌;沈萌;邱君;;河南省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2 侯智惠;;内蒙古农民增收难的分析与对策[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高更和;;专业村形成历程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省南阳市3个专业村为例[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4 高更和;;专业村形成历程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省南阳市3个专业村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文创;刘明;杨家能;;长株潭农民城镇化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深化农村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王计强;;基于时间轴的农民收入及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7 彭克强;;中国稻谷生产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8 宁波;;试析鱼文化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A];2008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望佳琪;刘卫东;;农民拆村建居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自宁波市姜山镇的908份调查问卷[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任晓娜;;我国小麦进出口贸易与国内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A];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特约分析师 张春良;影响因素不一 麦价“内稳外弱”[N];粮油市场报;2013年
2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二级教授 谷子林;獭兔行情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N];河北科技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聂鑫;农地城市流转中失地农民多维福利影响因素和测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旭红;农民进城购房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胡世勇;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征地农民消费行为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3 王艳艳;广西农民收入增长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4 江晶;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变迁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5 王冲;山东省耕地非粮化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6 杨炜迪;“新农合”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5年
7 苏秀梅;有机农产品网络购买的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8 高洁;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及对策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9 陈晨;新疆兵团少数民族职工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6年
10 谭柳香;农村能耗转型的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95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895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