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主持人与“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以广西卫视《新闻大通道》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16 16:29

  本文选题:“一带一路” + 主持人 ; 参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年04期


【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话语体系建设成为我国外宣工作的重要任务。主持人作为我国对外宣传和话语体系建设的实际执行者,在加强与改革话语体系建设中应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以《新闻大通道》2016年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新闻条目为研究对象,指出并分析其报道中存在的不足,诸如话语体系"战略化"趋势、非官方报道较少和主持人的评论过于保守等,最后,从主持人的角度,提出三点针对性建议,即改变"战略化"的话语体系,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创新表达方式,加强对人文交流与合作的报道;主持人勇于表达己见,以加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让互利共赢、民心相通等理念深入人心。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syst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in China's propaganda work. As the practical executor of our country's external propaganda and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system, the host should play an active role in strengthening and reform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system. This paper takes the news items related to "Belt and Road" in 2016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points out and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in its reporting, such as the trend of "strategic" discourse system. There are few unofficial reports and the moderator's comments are too conservative. Finally, from the host's point of view,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ree specific suggestions, that is, to change the "strategic" discourse system, to master the right of speech and initiative, and to innovate the way of expression.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 discourse system, let the ideas of mutual benefit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be deeply rooted in the people.
【作者单位】: 广西电视台新闻中心;
【分类号】:G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唐海江;陈佳丽;;话语体系:概念解析与中国命题之反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07期

2 吕正韬;;提高国际公信力 服务国家话语权——谈中国主流媒体的新气象新变化[J];对外传播;2013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小甘;;“一带一路”同样是话语体系建设[N];人民日报;201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高枫;;主持人与“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以广西卫视《新闻大通道》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年04期

2 张新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话语体系建构[J];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2016年00期

3 景德明;;新闻媒体要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器[J];中国地市报人;2016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玛雅;;中国文化自信与普世话语构建——专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祝东力[J];决策与信息;2015年01期

2 陈世锋;刘新庚;;全球话语体系:国际格局与中国方位[J];湖湘论坛;2014年04期

3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课题组;姜加林;于运全;黄廓;张楠;;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3[J];对外传播;2014年01期

4 ;话语体系的中国之问[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11期

5 何光沪;;中华文化与普世价值[J];文史哲;2011年06期

6 阿里夫·德里克;朱贵昌;;“中国模式”理念:一个批判性分析[J];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07期

7 赵汀阳;;天下体系的现代启示[J];文化纵横;2010年03期

8 郑永年;;中国国家间关系的构建:从“天下”到国际秩序[J];当代亚太;2009年05期

9 郑永年;;国际发展格局中的中国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10 陈忠升;;自然有之,不必求之——也谈对“中国模式”的一点思考[J];人民论坛;2008年2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兵;;官民话语信任:官民话语体系的历史、现实及变革——以江西唱凯大堤6·21决口连线采访事件为例[J];长江论坛;2012年03期

2 姚桓;;原有理论和话语体系已经过时[J];青年记者;2013年01期

3 喻国明;;官话体系的进步与表达的多样化[J];当代传播;2011年02期

4 姚遥;;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关键维度[J];对外传播;2013年06期

5 ;传媒视点[J];青年记者;2014年01期

6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之二 主流话语权旁落之忧——党报传播力解剖[J];人民论坛;2012年13期

7 李希光;;警惕话语权上的“贫富差距”[J];人民论坛;2012年12期

8 陈君;;战争与和平 两种话语体系的冲突[J];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02期

9 康延兴;;和谐社会话语体系下的图书馆原则[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年02期

10 涂鸣华;;我国新闻话语体系的历史流变[J];青年记者;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文兵;;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中国化转化[A];毛泽东研究2011年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伍峰;创新宣传传播工作话语体系[N];深圳特区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张e,

本文编号:1897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897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8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