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N-γ在肝脏再生重建和免疫耐受中的功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IFN-γ在肝脏再生重建和免疫耐受中的功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肝脏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生理器官,同时也被认为是一个免疫器官。与其他脏器相比,肝脏具有很多有意思的特性。首先,肝脏拥有非常强的再生能力,在肝脏受到损伤或者部分切除后,可以通过肝细胞自我复制和增殖,迅速恢复正常的生理结构和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髓细胞也能够生成肝细胞,这为肝脏再生重建提供了新的选择。其次,肝脏具有倾向免疫耐受的特性,不仅会对胃肠道来源的微生物和食物代谢产物耐受以维持稳态,且对持续表达于肝脏中的外源性抗原诱导系统性免疫耐受。肝脏的这些特性不仅与其生理结构密切相关,例如双重血供系统和特有的肝窦结构,肝脏内独特的免疫细胞组成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传统免疫器官相比,肝脏呈现出天然免疫优势状态,天然免疫细胞在肝脏中不仅占有很高比例,并且具有很多特定的表型和功能。一方面,肝脏独特的微环境对这些天然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分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另一方面,这些天然免疫细胞,在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和维持肝脏特性,以及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本项研究中,我们分别研究了IFN-γ在骨髓细胞介导的肝再生和肝脏免疫耐受两大特性中的不同功能,具体结果分为两大部分:Ⅰ.NK细胞分泌的IFN-γ可以促进骨髓细胞重建肝脏1.NK细胞在骨髓细胞介导的肝脏再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给致死辐照的Fah缺陷小鼠转输野生型小鼠骨髓细胞,此后停止NTBC补给以诱导肝细胞凋亡,我们成功建立了骨髓细胞介导的肝脏再生小鼠模型。在此模型中,我们检测到小鼠肝脏中存在大量的骨髓来源的肝细胞。我们进一步发现这群细胞是由骨髓来源的髓系细胞和宿主肝细胞融合产生的,NK细胞在此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移植NK细胞缺陷或者清除的骨髓会导致受体Fah缺陷小鼠生存率显著降低,骨髓来源肝细胞产生显著减少。2.NK细胞通过IFN-γ促进骨髓重建肝脏Fah缺陷小鼠的肝脏NK细胞在骨髓移植和NTBC停药后持续活化,并产生大量IFN-γ。NK细胞缺陷或者清除后,血清中IFN-γ含量明显降低,证实NK细胞是IFN-γ的主要来源。进一步研究发现IFN-γ在骨髓来源肝细胞的产生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移植IFN-γ缺陷的骨髓并不能恢复Fah缺陷小鼠的肝脏功能和维持其存活。移植IFN-γ受体缺陷小鼠的骨髓同样不能挽救Fah缺陷小鼠的存活,说明IFN-γ作用的受体细胞是骨髓细胞而非肝细胞。3. IFN-γ和IFN-γR相互作用促进髓系细胞和肝细胞的融合尽管IFN-γ或者IFN-γR缺陷的骨髓在体内产生肝细胞的能力明显降低,这些缺陷型骨髓来源肝细胞的扩增能力或者髓系细胞的发育分化没有明显差异,提示我们IFN-γ可能主要作用于骨髓细胞的融合过程。野生型和IFN-γR缺陷的骨髓共同转输到Fah缺陷小鼠体内的嵌合骨髓实验证实生成的骨髓来源肝细胞大部分来自于野生型,说明IFN-γR缺陷的骨髓细胞的融合能力显著降低。体外实验验证了IFN-γ刺激可以明显促进髓系细胞与Fah缺陷肝细胞的融合。结论Ⅰ:我们发现NK细胞在骨髓来源肝细胞的产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NK细胞的功能依赖于IFN-γ的产生,IFN-γ可以直接促进髓系细胞和肝细胞之间的融合。Ⅱ. IFN-γ促进T细胞招募至肝脏并诱导外周耐受1. IFN-γ缺陷小鼠外周耐受消失野生型小鼠通过高压注射质粒,能够长期持续表达HBV,并且会形成外周免疫耐受,对HBsAg疫苗免疫无应答。而IFN-γ缺陷的HBV携带小鼠在外周进行HBsAg疫苗免疫时,却可以产生明显应答能力,表现为血清中HBsAg, HBeAg和HBVDNA含量降低,并可以产生anti-HBs抗体。IFN-γ缺陷小鼠外周耐受消失的原因是外周中(如脾脏)保留有更多的HBV特异性CD4+T细胞。2. HBcAg刺激肝脏CD4+T细胞产生IFN-γ小鼠高压注射HBV质粒后,肝脏CD4+T淋巴细胞分泌IFN-γ能力显著增高,并可以维持两到三周。IFN-γ的分泌主要是由质粒中的HBcAg所引起,HBcAg缺失质粒不会导致IFN-γ分泌升高。3.FN-γ通过CXCR3招募HBV特异性T细胞进入肝脏高压注射HBV质粒后,小鼠肝脏中HBV特异性CD4+T细胞明显增多,并且CXCR3表达明显增加。而IFN-γ缺陷小鼠肝脏中特异性CD4+T细胞没有明显变化。阻断CXCR3可以抑制HBV特异性CD4+T细胞进入肝脏。4.HBV特异性CD4+T细胞在肝脏中凋亡,诱导外周耐受野生型HBV携带小鼠肝脏中HBV特异性CD4+T细胞的凋亡明显高于IFN-γ缺陷小鼠,阻断CTLA-4可以抑制细胞凋亡,使脾脏中特异性CD4+T细胞增多,外周耐受消失。结论Ⅱ:IFN-y在肝脏诱导的外周耐受中具有重要作用,HBcAg可以刺激肝脏CD4+T细胞持续分泌IFN-y,然后通过CXCR3募集外周中HBsAg特异性CD4+T细胞进入到肝脏,并进而使其发生凋亡和克隆清除,导致外周中T细胞克隆减少和免疫耐受的形成。
【关键词】:肝脏 IFN-γ肝再生 骨髓来源肝细胞 免疫耐受 克隆清除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75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4
- 符号说明14-15
- 第1章 绪论15-37
- 1.1 肝脏的生理学和免疫学特性15-21
- 1.1.1 肝脏的生理学结构和功能15-16
- 1.1.2 肝脏是个免疫器官16-20
- 1.1.3 肝脏的特性20-21
- 1.2 肝脏的再生与重建21-24
- 1.2.2 肝切除与肝脏再生21-23
- 1.2.3 干细胞与肝脏重建23-24
- 1.3 肝脏的免疫耐受24-29
- 1.3.1 肝脏的耐受现象24-25
- 1.3.2 肝脏的耐受机制25-29
- 1.4 IFN-γ的研究进展29-37
- 1.4.1 IFN-γ及其信号通路29-30
- 1.4.2 IFN-γ的功能30-33
- 1.4.3 IFN-γ与肝脏疾病33-37
- 第2章 IFN-γ在骨髓细胞重建肝脏过程中的功能研究37-61
- 2.1 引言37-38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38-48
- 2.2.1 实验材料38-41
- 2.2.2 实验器材41-43
- 2.2.3 实验方法43-48
- 2.3 实验结果48-57
- 2.3.1 骨髓移植可以治疗Fah缺陷小鼠肝衰竭48-49
- 2.3.2 NK细胞在骨髓重建肝脏中具有重要作用49-51
- 2.3.3 NK细胞分泌IFN-γ增多51-52
- 2.3.4 IFN-γ或者受体缺陷的骨髓不能重建肝脏52-54
- 2.3.5 IFN-γ和受体相互作用在体内促进细胞融合54-55
- 2.3.6 IFN-γ和受体相互作用在体外促进细胞融合55-57
- 2.4 讨论和总结57-61
- 第3章 IFN-γ肝脏诱导外周耐受过程中的功能研究61-77
- 3.1 引言61-62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62-68
- 3.2.1 实验材料62-64
- 3.2.2 实验器材64-65
- 3.2.3 实验方法65-68
- 3.3 实验结果68-75
- 3.3.1 IFN-γ缺陷小鼠外周耐受消失68-70
- 3.3.2 HBcAg刺激肝脏CD4~+T细胞产生IFN-γ70-72
- 3.3.3 IFN-γ通过CXCR3招募特异性T细胞进入肝脏72-73
- 3.3.4 HBV特异性CD4~+T细胞在肝脏中凋亡导致外周耐受73-75
- 3.4 讨论和总结75-77
- 参考文献77-95
- 致谢95-97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97
- 已发表及待发表论文97
- 学术会议97
- 获得奖励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进,赵劲民;同种异体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05年10期
2 晏春根;谢青;;免疫耐受的形成与打破[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5年12期
3 韩根成;免疫耐受的形成、维持及诱导[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5年01期
4 袁晓园;陈隆典;;肝免疫耐受发生的相关因素和机制研究[J];国际免疫学杂志;2006年01期
5 赵明;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96年02期
6 陈忠华;免疫耐受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年05期
7 范祖森,敖世洲,马宝骊;免疫耐受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J];自然杂志;1999年02期
8 郑晓宾;关于免疫耐受的重新思考[J];免疫学杂志;2000年01期
9 付清玲,李欣;危险模式与免疫耐受[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0年02期
10 李七渝,张绍祥;免疫耐受机制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宾;;新型免疫耐受疫苗的开发和应用[A];免疫细胞生物学热点研究进展——海峡两岸免疫细胞生物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赵勇;;移植免疫耐受: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巨噬细胞及交叉免疫耐受[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宣传;朱同玉;戎瑞明;许明;;移植免疫耐受的临床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蒋廷旺;邓安梅;韩志君;唐裕杰;仲人前;;重建外周免疫耐受抑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实验研究[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游波;彭毅志;王强;;负载供体抗原诱导第三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免疫耐受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烧伤感染救治新进展论文汇编[C];2006年
6 冯洒然;黄一虹;;化学修饰与抗OX40L单抗双诱导移植物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7 陈宝安;毕延智;张琰;丁家华;高冲;孙耘玉;程坚;王骏;赵刚;;非清髓性骨髓移植诱导异基因小鼠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杨雪健;谭若芸;鲁佩;吕强;殷长军;顾民;;共抑制分子BTLA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诱导抵制免疫耐受的研究[A];2012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郭坤元;;免疫耐受与HLA半匹配造血免疫细胞移植[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夏小平;;视网膜移植基础研究:15—脱氧精胍酸诱导小鼠免疫耐受[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保国 记者 吴长锋;中国科大胚胎免疫耐受研究获重要进展[N];科技日报;2013年
2 杨保国;中国科大发现胚胎免疫耐受机制[N];中国医药报;2013年
3 董家鸿;免疫耐受:梦寐以求“上上之策”[N];健康报;2003年
4 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研究员 郭礼和;让肿瘤疾病成为慢性病[N];文汇报;2012年
5 罗刚;治糖尿病辟蹊径免疫耐受重建成靶点[N];健康报;2004年
6 靖九江;促进免疫耐受 提高受体存活率[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璐;IFN-γ在肝脏再生重建和免疫耐受中的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2 蒋廷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免疫耐受相关机制探讨[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3 邵先安;基于树突状细胞的打破免疫耐受新策略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刘小倩;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D];山东大学;2010年
5 曾筑天;肝脏诱导系统性免疫耐受及其逆转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6 徐龙;HBV诱导全身免疫耐受的肝脏免疫学机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耿亚军;应用免疫耐受疫苗预防性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刘阳;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模型鼠免疫耐受机制异常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陈家松;非清髓性预处理诱导小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10 单骄宇;细粒棘球蚴致树突状细胞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燕清;DO11.10小鼠OVA免疫耐受模型及耐受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马晓红;卵清蛋白免疫耐受因子免疫学活性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齐丙迪;第三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同种异体移植受体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4 李佳;小鼠OVA免疫耐受模型的建立及耐受转移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叶菲;Tr1调节性T细胞在肝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张磊;F蛋白诱导原位肝移植大鼠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7 武春燕;OVA免疫耐受因子制备及其免疫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孙妙;鱼过敏原的肠道可控释放及诱发免疫耐受的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张桂铭;FK506处理的供者树突状细胞在诱导大鼠同种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D];青岛大学;2007年
10 梁峰;超抗原与免疫耐受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本文关键词:IFN-γ在肝脏再生重建和免疫耐受中的功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294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