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ud第四章翻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17-10-13 15:38

  本文关键词:Freud第四章翻译实践报告


  更多相关文章: 弗洛伊德 无意识理论 纯语言翻译理论 文本分析模式理论


【摘要】:“无意识理论”在西方的流行可追溯到19世纪中期,许多思想家、心理学家都提到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赋予无意识理论重要的学术地位,他认为心理过程主要是由无意识在运作,它比意识更重要,是“真正的精神现实”。无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启发人们从多角度探索人类的心理现象;如今,无意识理论已是心理病理学、哲学、心理学、精神病学以及历史学等学科所共有的概念。本文旨在将无意识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引入中国,以此增进中西方的无意识理论的学术交流;也希望中国读者通过阅读译文认识自身内心深处的无意识,吸取无意识理论中的积极成分,保持积极的自我发展态势;同时通过翻译实践来验证和拓展在无意识理论翻译中运用的翻译理论与方法。译者翻译实践研究的内容是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哲学研究指针书籍之一Freud中第四章The Unconscious,作者基于哲学视阈阐述无意识理论及其本质。The Unconscious的语言并不追求优美的语言表述形式,而是注重作者观点表达的严谨性与准确性。在词汇方面,由于涉及心理学与哲学的领域,文中的词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句法方面,原文中大量运用被动句与复杂长难句以确保原文表述的客观性与逻辑的连贯性。根据以上特点,译者通过查阅平行文本确保获取大量的相关背景知识、选取有效的翻译工具以及选定合适的翻译理论做好译前准备工作。在翻译过程中,作者主要运用诺德的“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和本雅明的纯语言翻译理论。首先分析本文的文内因素与文外因素进行分析,然后确定以直译法为主,与意译法相辅的翻译策略,力求将原作中内在的固有特质表达出来,使得译文与译文相和谐,最后针对本文句型特点采取了顺译法、逆译法和分译法等。经过本次翻译实践研究,译者采用纯语言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有效地应对了特殊情况下的翻译实践,总结了翻译此类文本译者的素养以及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心得体会。译者在研究过程中总结的翻译方法和建立的术语表为今后该领域翻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弗洛伊德 无意识理论 纯语言翻译理论 文本分析模式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引言12-13
  • 第2章 无意识理论的文本简介13-15
  • 2.1 The Unconscious文本背景介绍13
  • 2.2 The Unconscious文本主要内容介绍13-15
  • 第3章 The Unconscious翻译过程描述15-18
  • 3.1 译前准备15-17
  • 3.1.1 译前翻译工具准备15
  • 3.1.2 翻译理论的准备15-16
  • 3.1.3 平行文本的准备16
  • 3.1.4 专业术语的准备16-17
  • 3.2 翻译过程17
  • 3.2.1 Freud术语表制定17
  • 3.2.2 翻译计划的执行情况17
  • 3.3 译后事项17-18
  • 第4章 The Unconscious翻译案例分析18-32
  • 4.1 The Unconscious文本分析18-19
  • 4.1.1 文外因素分析18-19
  • 4.1.2 文内因素分析19
  • 4.2 The Unconscious的特征分析19-22
  • 4.2.1 The Unconscious的词汇特点分析19-20
  • 4.2.2 The Unconscious的句型结构特点分析20-21
  • 4.2.3 The Unconscious的篇章特点分析21-22
  • 4.3 翻译过程中所运用到的翻译方法22-32
  • 4.3.1 词汇的翻译方法22-26
  • 4.3.1.1 直译法22-23
  • 4.3.1.2 意译法23-26
  • 4.3.2 句子的翻译方法26-32
  • 4.3.2.1 被动句翻译方法26-28
  • 4.3.2.2 复杂长难句翻译方法28-32
  • 4.3.2.2.1 顺译法28-29
  • 4.3.2.2.2 逆译法29-30
  • 4.3.2.2.3 分译法30-32
  • 第5章 The Unconscious翻译实践总结32-34
  • 5.1 哲学类文本翻译研究中译者素养32-33
  • 5.2 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不足33
  • 5.3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33-34
  • 参考文献34-37
  • 攻读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37-38
  • 附录38-70
  • 附录1 原文38-55
  • 附录2 译文55-67
  • 附录3 术语表67-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娜;;从“纯语言”翻译观看原作与译作的关系[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林绪肃;;追寻语言和谐的乌托邦——本雅明的“纯语言”见解[J];咸宁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潘丹丹;赵联斌;;“橘”与“枳”:译者的纯语言[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王雪梅;;浅析本雅明的“纯语言”翻译观[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刘萍;;纯语言翻译观的现实化[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0年01期

6 曹明伦;;揭开“纯语言”的神学面纱——重读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高巍;李志旺;孙法鹏;;从“纯语言”和异化翻译视角探析《京华烟云》的传译策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赵红丹;;从“纯语言”哲学思想角度谈本雅明的翻译观[J];才智;2011年28期

9 张云霞;;浅析本雅明纯语言翻译理论[J];文学教育(中);2012年08期

10 喻锋平;;从“理念”到“纯语言”:论本雅明的语言哲学观[J];求索;2009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钧铭;Freud第四章翻译实践报告[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泽[;从本雅明的“纯语言”观探索罗幕士的《三国演义》英译本[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3 唐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25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025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2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