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回指的认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7 16:01

  本文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回指的认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回指 语篇衔接与连贯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语篇转喻模式


【摘要】:回指在语篇理解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回指中两个语言项的相互解释的特性为语篇理解提供了必要的线索,这一点对我国的外语阅读教学有着切实的启示意义。本研究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型、Radden和Kovecses的认知转喻理论、以及Al-Sharafi的语篇转喻模型,探索基于认知机制的回指释义策略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首先,对教材中的回指现象作了解读,根据回指前测结果总结了制约受试回指解读的主要因素。据此,解决以下主要问题:①基于认知机制的回指释义策略教学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回指解读能力;②受试的篇章回指解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是否相关。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随机抽取山西医科大学2015级护理系两个平行班作为受试,分别作为控制组和实验组,并对实验组于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进行回指释义策略教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认知机制的回指释义策略教学呈现相对好的成就。实验组回指后测成绩和阅读理解后测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且受试篇章回指理解得分与阅读理解得分呈正相关,说明二者密切相关,篇章回指解读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认知转喻角度理解语篇回指,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回指识解能力、加深对语篇的理解。本研究对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重要启示,英语教师可以运用篇章回指的有关知识来预测学生解读回指语时所遇到的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以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可以运用认知理论引导学生建立起回指语与先行项之间的认知联系,通过转喻推理实现对回指的识解。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319.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丹丹;袁福;张涵;;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naphoric Pronoun in Chinese and English[J];海外英语;2014年07期

2 张杰;;Application of Nominal Indirect Anaphora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J];快乐阅读;2011年26期

3 ;Linguistic Context's Effect to Anaphora[J];海外英语;2012年03期

4 Leonard Talmy;;How Language Aims at a Target:The cognitive system underlying deixis and anaphora[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5 邹姝丽;;认知视角下英汉篇章零形回指现象对比分析(英文)[J];海外英语;2013年12期

6 赵世开;;术语浅释[J];国外语言学;1989年01期

7 张文浩 ,王黎云;英语中的首语重复[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8 丘仲辉;;英语首语反复的比较论析[J];驻马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9 文海霖;英语中的首语重复[J];科技英语学习;2004年07期

10 王享;;汉英零形前指对比与翻译[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鲁晋;语篇中回指的功能[D];厦门大学;2007年

2 孙珊珊;向心理论的参数设定及其在英汉指代消解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婷;回指翻译分析[D];暨南大学;2015年

2 彭盼盼;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回指的汉译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3 雷雅洁;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回指的认知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7年

4 夏云秀;英语语篇回指的认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袁艳;中英后指照应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6 张彩云;间接回指的认知释义过程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7 苏敏娟;《水浒传》汉英回指对比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8 沈婷;汉语语篇回指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李程程;基于功能—认知视角下的人称代词间接回指语在英语报刊中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艳;科技语篇中间接回指的认知阐释[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629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2629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e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