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方言语音研究
本文关键词:山东滨州方言语音研究
【摘要】:滨州市地处鲁北平原,方言属于山东方言西区西齐片。关于滨州市方言,前人陆续有过调查和研究,但多局限于单点或针对某一方面的研究,缺乏全面、细致、整体的区域性研究。本文主要基于对滨州方言语音现状的全面、系统研究,密集布点调查,力图真实、全面地呈现滨州方言语音的基本面貌;同时,在此基础上分析滨州方言与普通话、中古音以及周边方言的联系与区别,归纳滨州方言的共性及内部差异,并运用方言地理学的方法,展现并揭示滨州方言的主要语音特点及其分布规律,填补了以滨州方言为代表的鲁北方言语音区域性研究的空白。全文共分为五章:一、绪论。简要介绍了滨州市的地理人口、历史沿革、滨州方言概况、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意义和方法、材料来源及音标符号说明、调查概况及发音合作人情况等内容。二、滨州市方言语音系统。本章选取了七个方言代表点,全面、细致地描写了滨州五县两区方言单字音系的声韵调及两字组连读变调、儿化,并做出了这七个方言点1000单字的语音对照表,为这一带的语音比较提供了丰富详实的第一手方言材料。三、滨州市方言声母研究。本章对滨州市方言声母的特点进行分析,针对滨州市方言古日母字今读、尖团音分混、古知庄章声母今读、精组与端组的分混情况作专题讨论,绘制4幅方言地图,分析了其共时层面的地域分布特点和历时演变规律。四、滨州市方言韵母研究。本章对滨州市方言韵母的特点进行分析,针对中古果摄见系一等字韵母今读、中古宕江摄开口入声字韵母今读、中古曾梗摄开口一等入声字韵母今读、儿化作专题讨论,绘制5幅方言地图,对共时分布特点和历时演变规律进行重点分析。五、滨州方言声调研究。本章对滨州市方言声调的特点进行分析,针对滨州方言的连读变调、古清入字归派问题、调类合并现象作专题讨论,绘制4幅方言地图,并辅以多个表格,清晰地呈现了滨州方言声调的地域分布特点,分析了其类型及演变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17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晋方言语音史研究》出版[J];语文研究;2009年02期
2 王绍晶;辽中地区方言语音辨正[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 曹晋英;西昌方言语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1期
4 支洁;;常州方言语音的内部分歧探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5 侯精一;;《晋方言语音史研究》序[J];语文研究;2008年03期
6 傅灵;;长沙东北线其他方言语音比较[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周峰林;柴培林;;浙江方言语音档案数据库建设工作迅速启动[J];兰台世界;2011年29期
8 了贰;;浙江省档案局启动创新项目“浙江方言语音档案资料库”[J];中国语文;2012年03期
9 了贰;;浙江省档案局创新项目“浙江方言语音档案资料库”[J];方言;2012年02期
10 刘掌才;;湖南沅江方言语音格局实验设计及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睿渊;李爱军;方强;王霞;;方言语音语料库建立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以厦门方言为例[A];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周祥;;山东平阴方言语音研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2期[C];2012年
3 程序;;鄱阳方言语音变异研究[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6年第2期)[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严红枫 通讯员 顾嘉懿;市民发现宁波明代方言语音资料[N];光明日报;2013年
2 柴培林;记录“逐渐消失的声音”[N];中国档案报;2011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鲍丰彩 本报记者 叶辉;拯救吴侬软语[N];光明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余方觉 实习生 张琦 宁海记者站 陈云松;粗话脏话该不该进方言档案?[N];宁波日报;2012年
5 杨锡彭;方言口音与用字[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6 杨锡彭;汉语共同语标准音的选择[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伟静;山东费县方言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2 崔淑慧;山西北区方言语音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3 顾钦;语言接触对上海市区方言语音演变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叶晓锋;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崔容;太原盆地方言语音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6 张建军;河州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艾红娟;山东长山方言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徐娟娟;丹阳方言语音层次与历史演变[D];南京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丹;五莲方言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杨文;宿州方言语音及声调变异社会语言学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丽娜;运城盐湖区方言语音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4 赵鑫峗;山西阳高方言语音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5 刘禺杉;荣成靖海卫方言语音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6 钟雪珂;桂林方言语音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7 严晨;江苏洪泽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圆圆;山西和顺方言语音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9 闫鑫;四川兴文方言语音内部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10 王文洁;河北邱县方言语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287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287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