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自然文学中的乡村:审美情感与生态伦理

发布时间:2017-12-15 03:06

  本文关键词:美国自然文学中的乡村:审美情感与生态伦理


  更多相关文章: 自然书写 恋地情结 审美情感 土地伦理 地域感


【摘要】:乡村在自然文学产生之时起就占据着特殊的位置。1789年出版的《塞尔伯恩自然史》(The Natural History of Selborne)作为现代自然文学最早的代表作品,即以博物学的严谨叙述与自然散文的诗性语言描绘了英国小镇塞尔伯恩周围的动植物群等自然景观和乡居记事。异于荒野的人迹罕至,乡村参与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承载着人们的悲喜情感,与人的接触更具体、真实、频繁;与都市、园林的人造景观不同,乡村景观在与自然的直接联系中多了一丝粗犷、野性、未开化的特性。人置身于乡村的审美感受为人文景观所不能代替。且乡村不仅是乡村书写作家赋予深情的所在之地,还处处体现着人们对待自然万物的伦理观念。如今,人与自然环境日趋紧张,关注乡村书写作品中体现的审美情感与伦理观念十分必要。本文比较了乡村书写与田园文学的异同,梳理了乡村书写的历史脉络,从而得出了乡村书写具有道德性、真实性特点的观点。拟从审美情感和生态伦理两个角度分析以《乡村时光》、(Rural Hours,1850)、《北方农场》(The Northern Farm,1948)、《沙乡年鉴》(A Sand County Almanac,1949)为研究对象的乡村书写作品的共性与个性。本论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围绕“恋地情结”、“美是生活”等概念讨论乡村书写作家对乡村的审美感受;依靠“土地伦理”、“敬畏生命”等观念审视乡村书写作家的生态伦理观念意在引起人们在文学阅读中对现世自然环境的关注,思考人之为人对自然的情感与义务,并引导人们将这种依恋乡村的情感和尊重自然的伦理观念转化为爱护的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茵;审美情感与非审美情感[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梁一儒;悲喜并至 苦乐相错(下)——中国人审美情感发微[J];阴山学刊;2002年02期

3 左洁;;浅析艺术创作过程中审美情感是如何产生的[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2期

4 张博;吕华明;;梁启超审美情感理论初探[J];大众文艺;2009年24期

5 闫岩;;情物对审中的人心偏取和多维整合——浅谈审美情感活动的特点[J];黑龙江史志;2010年12期

6 叶公觉;散文的审美情感[J];南方文坛;1988年01期

7 童庆炳;论审美情感的生成机制[J];河北学刊;1989年04期

8 冯旦;审美情感论[J];人文杂志;1992年03期

9 潘嘉敏;;音乐审美情感中的当代性与永恒性[J];考试周刊;2010年46期

10 乔明瑞;审美情感与文艺创作[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生;罗艳梅;;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公众生态伦理教育研究[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泽;;把生态伦理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基础[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3 王立宽;;构建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伦理[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嘉;;简论儒家生态伦理及其现代价值[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王志捷;;儒家生态伦理的特色与合理性[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6 卢武强;;生态伦理与小康建设[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吴春红;余超波;;重塑生态伦理 建设生态文明[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李睿璞;卢新海;喻燕;韩t,

本文编号:1290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290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2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