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金长生的性理礼学思想及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2 21:17
本文关键词:沙溪金长生的性理礼学思想及实践研究 出处:《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沙溪 金长生 性理学思想 礼学思想 教育思想
【摘要】:沙溪金长生是朝鲜中期著名的性理学家和礼学家,对推动朝鲜中后期礼学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6-17世纪社会政治混乱,社会纲纪和伦理意识遭到极大忽视。沙溪为重建当时朝鲜社会纲纪和伦理,根据《朱子家礼》毕生致力于朝鲜礼学的研究和实践。师承于栗谷的沙溪其思想对畿湖学派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沙溪一生门人众多,以宋时烈为代表的得意门生对朝鲜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目前学术界对沙溪金长生的儒学思想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对其礼学思想、性理学思想的探讨;从研究范围来看,尤其是国内研究大部分仅仅是对金长生四部礼学论著内容的简单梳理和分析,缺乏深入、全面的考察;在研究过程中大部分集中于礼学思想研究,忽略了沙溪性理学思想的基础性。这不利于我们全面、系统地把握17世纪朝鲜社会的哲学和文化发展。所以本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沙溪的性理礼学思想和教育思想论述了沙溪的思想面貌。即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研究,着眼于沙溪儒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性和指导性,分析其礼学思想和教育思想产生的必然性,使得沙溪的儒学思想研究更加立体。本论文运用文献分析、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首先通过介绍沙溪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师承关系分析了沙溪的思想渊源。然后分两章阐明了沙溪的性理礼学思想和对性理礼学思想的实践。这两章是本论文的重点。沙溪的性理学思想分分为理气说、心性论和格物致知论三部分。沙溪在对性理礼学思想的实践上表现在礼学和教育实践上。在礼学实践方面,沙溪重点强调丧祭礼,主张恢复人伦秩序,坚持君王宗统。在教育实践方面,教育目的就是保存天理而恢复人性,确定正统维持秩序,并在教育活动中重视自我修养、重视慎独、重视实践。本论文在分析沙溪的思想时重点使用对比分析法,在论文的重点第三章和第四章当中通过对比沙溪和其他儒学家的思想总结分析其思想特点。并在论文最后点明了沙溪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及其现代意义,希望对研究17世纪朝鲜社会的哲学和文化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3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品端;;《朱子家礼》与朝鲜礼学的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彭林;朝鲜时代的礼讼与君统、宗法诸问题[J];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03期
3 蔡雁彬;朱子《小学》流衍海东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彭林;金沙溪《丧礼备要》与《朱子家礼》的朝鲜化[J];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彭卫民;《家礼》朝鲜化与朝鲜王朝的中华观[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2 全锦子;沙溪金长生礼学思想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21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32105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