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与《怀念狼》的生态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8-01-02 00:08

  本文关键词:《熊》与《怀念狼》的生态主义解读 出处:《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福克纳 贾平凹 生态批评 生态整体性


【摘要】:作为地方文学的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和贾平凹对工业文明下人类的生存困境都展开过细致描写。两位作家二十世纪末期的代表作《熊》及《怀念狼》迄今仍引起评论家关注。两部小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系统的生态批评研究,尤其是从文学及文化的角度对熊图腾及狼图腾进行研究者历来寥寥可数。生态批评主义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旨在呼吁反思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同时,它强调通过回归人性以自然来解决人类的异化问题。承袭生态问题的思考,福克纳及贾平凹提出在狩猎文明及工业文明交替时期,人类与野生动物均受巨大影响。因此,通过分析文中猎物与猎人彼此抗争又互相保护的生态行为,文章揭示了福克纳及贾平凹共有的生态思想,即保持生态整体性、尊重自然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图腾崇拜对人际关系及伦理道德的正面引导作用,文章旨在突出福克纳与贾平凹对环境问题的一致关切,并尝试提出两部作品均反映了作者希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想。
[Abstract]:As a representative writer of local literature. William Faulkner and Jia Pingao have both written in detail about the plight of human existence i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he two writers' masterpieces of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Bear and nostalgia for the Wolf, hav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critics up to now. The importance of. However,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especially the study of bear totem and wolf to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e, has always been few and far between. Eco-criticism began in -10s. At the same time, it emphasiz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uman alienation by returning to human nature and inheriting the thinking of ecological problem. Faulkner and Jia Pingao proposed that in the alternate period of hunting civilization and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both human beings and wild animals were greatly affected. This paper reveals the ecological thought shared by Faulkner and Jia Pingao, that is, maintaining ecological integrity and respecting nature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By analyzing the positive guiding effect of totem worship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ethics, this paper aims to highlight the unanimous concern of Faulkner and Jia Pingao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 two works both reflect the author's ecological ideal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10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仲锷;从《怀念狼》说起……[J];森林与人类;2000年09期

2 费秉勋 ,叶辉;《怀念狼》怀念什么[J];小说评论;2001年01期

3 牛殿庆;闲言碎语《怀念狼》[J];当代文坛;2002年05期

4 毛郭平;;论《怀念狼》与《高兴》中的身体哲学[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韩鲁华;人类生存的哲学思考——《怀念狼》释义[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6 刘朝;;“怀念狼”还是“黄鼠狼”——我对《怀念狼》的解读[J];出版广角;2000年12期

7 王鸿卿;鸟瞰《怀念狼》[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姜飞;《怀念狼》简论[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9 韩鲁华;以实写虚 体无思有——《怀念狼》解读[J];唐都学刊;2001年03期

10 高玉;《怀念狼》:一种终极关怀[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尚华;;我们为什么不能与狼共舞——兼论《怀念狼》的生态意识[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鲁风;《怀念狼》一鸣惊人 贾平凹坦露心扉[N];中国老年报;2000年

2 何言;《怀念狼》:浮光掠影式的猎奇[N];北京日报;2000年

3 鲁风;《怀念狼》问世不俗 贾平凹坦露心扉[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4 张英;《怀念狼》:关于生存现实的寓言[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周政保;“怀念”的是“狼”么?[N];文学报;2000年

6 杨泽文;“丧钟为谁而鸣?”[N];陕西日报;2000年

7 刘江滨;生存的寓言[N];工人日报;2000年

8 杨泽文;丧钟为谁而鸣[N];团结报;2000年

9 赵敏;遭遇“假”平凹[N];新闻出版报;2000年

10 欣喜;陕西文坛着了火[N];辽宁日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韩文瑛;从生态批评角度对比《特别的猫》与《怀念狼》[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邢璐;《熊》与《怀念狼》的生态主义解读[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年

3 李大艳;灭绝还是共存—《白鲸》和《怀念狼》生态文化主题分析[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66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366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d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