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节日文化的审美研究
本文关键词: 汉代节日文化 审美研究 审美内涵与特质 审美社会功能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汉代是中国传统节日定型的重要时期,许多先秦流传下来的自然节令在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下增添了“礼”的标签,朴素的节期习俗开始成为儒家道德伦理下行的重要渠道,如屈原、介子推等历史人物与节日的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官方以礼化俗,借以改造社会、教化民众,同时民间节日的娱乐狂欢特质仍在延续。汉代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促进了各地区节日风俗的融合,与外交流的过程中,异域风情不断传入中土。值得注意的是,节日系统和历法系统密不可分,农耕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汉代社会,节日不仅调整着官民礼俗,更在农耕社会遵循自然规律、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发挥着指导作用。节日的审美特征也呈现着一种浓郁的农耕文化色彩。本文以汉代节日文化为研究对象,从审美的角度展开深入研究。首先,从汉代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汉代节日文化具有深厚的自然时令基础与文化观念,万物有灵、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都是汉代节日涵盖的文化内涵。其次,在探究汉代节日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汉代节日的审美内涵、审美特征及其社会功能。最后,依据汉代节日文化审美在现代性经验下出现的问题,探讨其问题转换和出路。正文共分为五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论述本文选题的原因与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主要概念的界定。本文认为汉代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初步定型的重要时期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然而从审美的视角对汉代节日文化加以研究解读的论述较少,对汉代节日文化的审美内涵与特质缺乏分析概括。第一章:汉代节日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本章依次从汉代节日文化形成的历史基础、社会基础上探讨汉代节日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按照当时节日的发展状态将其分为新兴、壮大、转型和收缩四类节日。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节日,论述其起源、主要节庆活动及其文化内涵,描述汉代节日文化的总体风貌。汉代节日的文化内涵考察是进行审美研究的基础。第二章:汉代节日文化的审美内涵与特质。本章依据汉代特有的文化背景,从审美的角度对其审美内涵与特质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汉代节日文化所有的外在仪式美与内在和谐美的审美内涵,儒家理论融入而节日礼俗审美分野凸显,节日文化审美神圣性犹在世俗化显现的审美特质。第三章:汉代节日文化审美的社会功能。节日因社会发展、人们需求而产生,亦对社会发展、人们生活产生影响。本章从社会与人两个层面论述从华夏族到汉族的审美共同体的建立与形成,在汉代节日文化中“礼”、“俗”文化两者共同发展、相反相成而又相辅相成,成为美学意义上礼俗互动的范本,汉代节日文化审美的传承与变迁影响着两汉民众的生活方式与精神世界。第四章:汉代节日文化审美的现代转换。本章主要探讨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进程中出现的新的变化,现代性经验下传统节日缺乏内涵与意义,在现代美学经验下有效整合节日文化审美内涵价值是汉代节日审美问题转换的关键。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汉代节日文献的系统梳理,借以窥视汉代社会节日生活的现场,探析汉代节日文化呈现的审美特点,为汉代社会生活史、文化史研究提供节日审美的学术视角。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Han Dynasty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estival culture in the Han Dynasty .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formation of the aesthetic community of the festival culture in the Han Dynasty . Chapter Three : On the basis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people ' s needs , it also influences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eople ' s life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83-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兆麟;关爱节日文化[J];美术观察;2003年02期
2 林继富;角色转换与文化认同——中国节日文化中的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徐峻蔚,孙挥;节日文化的反思与创新[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黄柏权;;节日文化中蕴涵的传统美德[J];政工研究动态;2008年07期
5 肖池平;万晴;;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弘扬节日文化[J];沈阳干部学刊;2008年02期
6 ;春节让世界看到华人的价值观[J];教育文化论坛;2012年02期
7 菅丰;陈志勤;;日本节日文化的现代形态——以日本都市的元旦文化改编为题材[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胡新华;;守望民族的节日文化——品读郭文斌的《农历》[J];中国职工教育;2013年03期
9 司忠业;陈荣武;;青年群体中的节日文化“泛化”与重建[J];思想理论教育;2013年03期
10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主办“节日文化与社区建设研讨会”[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傅晓鸥;;红色节日文化中的“同心”教育功能——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同心”教育方式的思考[A];本溪市各民主党派统战理论研究联合体第十八次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冯骥才;;在节日中享受我们的节日文化[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3 郑晓明;;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迫在眉睫[A];《2013北京文化论坛——节日与市民生活》文集[C];2013年
4 陈华文;;年味:对时代和文化的体验——论年味的弱化及其对策[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5 王成荣;韩凝春;;节日文化与京派老字号发展创新[A];《2013北京文化论坛——节日与市民生活》文集[C];2013年
6 徐仁瑶;;富饶的贫困[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7 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8 ;后记[A];《2013北京文化论坛——节日与市民生活》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若鸿;市领导检查节日文化市场[N];徐州日报;2007年
2 刘未;民俗专家齐聚番禺研讨节日文化[N];中国艺术报;2013年
3 晓轩;莫让公款月饼冲淡节日文化[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
4 陈圣来;漫谈节日文化与消费[N];今日信息报;2003年
5 本报评论员 付清;为深圳生机勃勃的节日文化喝彩[N];深圳特区报;2005年
6 记者 林萍 通讯员 冶华强 英薇薇;西宁城东区节日文化活动丰富多彩[N];青海日报;2006年
7 陈建平;樟树:节日文化大餐构建靓丽风景[N];宜春日报;2007年
8 刘瑞鹏 回春;文化“自助餐”让基层作主[N];战士报;2006年
9 李瑞英;调整节假日不要忘记宣传和研究节日文化[N];光明日报;2007年
10 顾土;还剩下多少节日文化[N];文汇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姗姗;论中国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吉林大学;2012年
2 郭丹;改革开放以来节日文化论说[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3 叶彩虹;当代大学生非主流节日文化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肖琼;汉代节日文化的审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5 王蕊;西方节日文化对中国当代青少年的影响[D];齐齐哈尔大学;2014年
6 舒路萍;中西传统特色节日文化比较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王丹霓;华俄后裔节日文化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8 杨明芳;产业化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开发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1年
9 袁晨;节日文化启动效应对个体决策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丹;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的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44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444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