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国家劝农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9 23:30
本文选题:明代 切入点:劝农官 出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古代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劝农传统。明代继宋元而立,在劝农政策与制度设计上延续了前代劝农的一些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作出了因时制宜的发展。在文献整理与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对明代劝农官职、劝农仪式以及明代国家具体的劝课政策进行考察,旨在描述明代国家劝农的完整图景,进而对其思想内涵、特点及作用影响进行综合评价,以总结明代国家劝农的经验及其对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在劝农官职的设置上,明代并未摆脱中国农官制度“人尽农官”的倾向。从中央到地方,劝农职责呈现出“弥散化”的现象。明代一度效仿宋元制度,尝试在地方设置专门的治农官与劝农官,并将劝农官职的设置具体到县一级。但明代劝农官的设置始终伴随着大量争议,地方劝农官的设置几兴几废,呈现出一种此起彼伏的变化。这表现出明代国家设官劝农在现实需要与自身局限中陷入的困境。在劝农仪式的制定与实践上,明代恢复了宋朝皇帝亲耕的传统,明太祖与明世宗尝试使亲耕礼成为每年定制,后者一度恢复亲蚕礼古制,但这些强化劝农仪式劝课功能的努力都归于失败。明代籍田礼多数仍只在新帝继位后执行,其政治功能逐渐压倒其原有的劝农功能。在具体的劝课政策与办法上,明代根据劝课对象的不同采取有所差异的劝课政策与办法。入籍良民是明代劝课的主要对象。对这部分劳动者的劝课要求与劝课办法都比较丰富,前者包括要求其守土务本、不误农时、栽种不同经济作物等,后者通过皇帝观农、轻P湵「场⒔韪┳省⒔饩鐾恋匚侍獾燃だ旆,
本文编号:1683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683365.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