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异化理论视角下《呼啸山庄》和《米》之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1 16:32
本文选题:《呼啸山庄》 切入点:《米》 出处:《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讲述了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悲剧。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因各种原因违背内心真实需求,使自我长期处于异化和分裂中。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英国十八世纪末期的社会风俗,展示了彼时人们的生存和心理状况。《米》是中国当代作家苏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主线是主人公五龙到城里求生存的曲折经历,以及他与米店姐妹间的感情纠葛。小说揭露了城市繁荣背后人性的复杂和丑恶。《呼啸山庄》和《米》的社会语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却都展现了人的异化这个主题。最重要的是,当面临异化、面临困境时,他们身上的人性之光又都最终为他们赢得了自我救赎机会。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方法,结合埃里希·弗洛姆的人道主义异化理论,对两部作品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究《呼啸山庄》和《米》中人们在异化的社会环境中的应对行为和心态,以期对现代人如何避免异化并保持以“爱”为核心的健康人性有所启发。除绪论和结论外,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包括作家作品简介、文献综述、研究意义和目的。第一章梳理了弗洛姆异化理论的渊源和他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思想。第二章介绍了《呼啸山庄》和《米》两部小说中主人公面对的异化社会环境。第三章解读了小说中主人公畸形欲望,主要体现为物欲的异化和权欲的异化。第四章解析个体与他人关系的异化,具体分析了两部小说中男女间情爱的异化和亲情伦理关系的异化。第五章聚焦小说中自我人格的异化。两个文本中男主人公都在现实与幻境之间来回游移,他们的身份一直处于异化分裂中。第六章探讨了消解异化的力量。超越和摒弃异化需要爱的救赎及完善的人格和重生存而非占有的健全社会。希斯克利夫和五龙都经过由人变魔、由魔归人的历程,他们最后回归人性,是因为他们有发自肺腑的爱和未泯灭的善良。论文结尾部分指出,异化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作为社会中的人会受到自我和外在环境的双重压力,只有爱的力量、健全的社会能让人们避免异化,保持健康的心理。
[Abstract]:In the second chapter , the author points out how to avoid alienation and to keep the human nature of love as the core . In chapter one , the author points out how to avoid alienation and to keep the human nature of love as the core .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106.4-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廖章锐;;异化理论的产生及渊源[J];文学教育(下);2013年08期
2 胡鸿;;本我·自我·超我——《呼啸山庄》中凯瑟琳悲剧命运的解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3 苏童;;关于写作姿态的感想[J];时代文学;2003年01期
4 张学昕;灵魂的还乡──论苏童的小说《米》[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本文编号:1696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69633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