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等效理论对《海边的卡夫卡》汉译本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4 05:32

  本文选题:等效理论 + 《海边的卡夫卡》 ; 参考:《长春工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海边的卡夫卡》是村上春树长篇小说的代表作。这部小说的出版给奇幻小说界注入了新的力量,并带来深远的影响。村上春树也像世界文学界展示了自己小说创作风格的更多可能性和潜力。直到今天村上春树的这部小说也仍深受各国读者所喜爱。《海边的卡夫卡》和以往的村上作品不同,是村上作品风格的转折点,让读者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村上风格。特别是小说的结尾部分,不同与以往,主人公最后找到了自己,返回到了现实的世界,这一点是在他之前的作品中没有体现过的。本论文以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理论依据,并以《海边的卡夫卡》的汉语译本为研究对象。本论文的等效原理是指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他在从事《圣经》翻译事业的过程中总结、归纳出来的翻译理论。他的这一翻译理论被翻译研究界所认可,并被认为是很有研究价值的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指译语读者接收到的信息与原语读者接收到的信息基本相同,着重从读者反应出发。目前,中国学者也越来越热衷于对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研究。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我国的翻译活动也有不可磨灭的指导作用。本论文中的汉语译本是指林少华译本和赖明珠译本。两译本对等效翻译理论进行了怎样的实践,并且以等效理论为依据,对两译本进行考察,得出了以下结论:,

本文编号:1795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795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d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