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艾略特诗歌的生命审美

发布时间:2018-07-01 19:59

  本文选题:艾略特 + 诗歌 ; 参考:《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将对客观现实的审美体验凝结在作品中,撷取其审美的价值,反映出作家的审美意识,文学就是审美的。文学是对人生活、生命意义的叩问,生命是文学的永恒话题。生命审美就是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对生命的审美意识。艾略特有着独特的生命体验,并且擅用情感的态度去感知它,在文学创作这一审美过程中,表现出对生命的审美意识。运用文本细读法以及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方式对艾略特诗歌的生命审美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从诗歌本身入手,分析艾略特诗歌中呈现的生命审美意识。艾略特诗歌中生命审美意识是逐步呈现的。从开始艾略特就认为生命永恒就是灵魂不灭,这需要通过死亡实现。但是现实中虽生犹死的生命状态打断了他对生命理想状态的追求。此后艾略特开始注入宗教因素,来寻找一条能够使生命从现实的焦虑状态脱离,到达理想境界的救赎之路。其次,文学创作这一审美过程基于作者自己的生命体验,对艾略特诗歌生命审美的出现原因进行溯源。主要从宗教、创伤、文学传统这三个最主要的方面进行追溯。最后,艾略特诗歌的生命审美体现了生命的审美价值,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中国的现代诗坛中的新月派、现代派、九叶诗派在对艾略特的接受过程中,受到了这种生命审美的影响,使各自的诗歌创作呈现新的面貌。艾略特诗歌的生命审美具有现实的意义,它对中国现代诗坛的影响充分说明了中国接受这种生命审美的可能性。希望这种对生命精神层面的不懈追求,能够唤起现代社会对生命真正价值的重视。
[Abstract]:In the literary creation, the writer condenses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the objective reality in the work, retrieves its aesthetic value, reflects the writer'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the literature is the esthetic. Literature is the question of people's life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Life is the eternal topic of literature. Life aesthetics is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life shown by the author in his works. Eliot has a unique life experience, and is good at perceiving it with an emotional attitude. In the aesthetic process of literary creation, he shows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lif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esthetic of life in Eliot's poetry by means of text reading, influence study and parallel study. Firstly,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life in Eliot's poems is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etry itself.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life in Eliot's poems is gradually presented. From the beginning Eliot thought that life was eternal and soul was immortal, which needed to be achieved through death. But the fact that he was still alive interrupted his pursuit of the ideal state of life. Then Eliot began to inject religious factors in order to find a way to save life from the anxiety of reality and to reach the ideal state. Secondly, the aesthetic process of literary creation is based on the author's own life experience to trace the causes of life aesthetics in Eliot's poetry. Mainly from religion, trauma, literary tradition these thre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to trace. Finally, the life aesthetic of Eliot's poetry embodies the aesthetic value of life and has certain influence. Especially in the process of accepting Eliot, the crescent school, modernist school and nine-leaf school in Chinese modern poetry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this kind of life aesthetic, which makes their poetry creation take on a new look. The aesthetic of life in Eliot's poetry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 fully illustrates the possibility of accepting the aesthetic of life in China. I hope that this kind of unremitting pursuit of the spiritual level of life can arouse the attention of modern society to the real value of life.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561.0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有顺;《麦城近作》(诗歌)[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5期

2 杨汤琛;;黄礼孩诗歌论[J];创作与评论;2011年06期

3 田永元;;中国的诗歌应该有一次蜕变中的阵痛[J];艺术广角;1998年02期

4 粥样;世宾;;诗歌之树常青——茂名“广东诗歌创作与发展研讨会”综述[J];作品;2005年01期

5 王志祥;;全国诗歌理论研讨会在北戴河召开[J];诗刊;2010年17期

6 草八斤;;我的诗歌营生[J];星星诗刊;2012年10期

7 ;中国·星星诗歌讲习所2013年招收诗歌研修学员启事[J];星星(上旬刊);2013年07期

8 李丹;先秦到六朝诗歌理论发展轨迹之勾勒[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盛翠菊;试论蒲风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邢海珍;栖居于诗意中的歌者──王立宪诗歌论[J];文艺评论;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大成;;献给处于诗的年华的青年朋友——读《诗歌的基本原理》[A];诗坛的引渡者——吴思敬诗学研究论集[C];2012年

2 刘士杰;;撒播生命的诗歌——论屠岸的诗[A];屠岸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谢冕;孙绍振;徐敬亚;;诗歌的现在与未来[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2)[C];2012年

4 徐俊国;林喜杰;;诗歌只对“心灵的发生”做出反应——徐俊国、林喜杰访谈录[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立群;;“深秋有如初春”——论屠岸90年代以来的诗歌[A];屠岸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保初;;文学爱好者的益友——评介《诗歌基本原理》[A];诗坛的引渡者——吴思敬诗学研究论集[C];2012年

7 张颐武;;谈《诗歌基本原理》[A];诗坛的引渡者——吴思敬诗学研究论集[C];2012年

8 刘玮;;诗歌殿堂的朝圣者——与屠岸谈诗[A];屠岸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于永森;;梦幻乡土世界里的“水晶球”——论徐俊国诗歌的精神“缺场”[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于坚;;温故知新——在北京与日本诗人对话有感[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树伟;翻译帮我找到自己诗歌声音[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记者 刘守序;历史的期待 时代的呼唤[N];金融时报;2011年

3 高昌;迎着诗歌的海浪 乘着白鹭的翅膀[N];光明日报;2011年

4 林涛;浅谈公安诗歌的困境及语言创新(上)[N];人民公安报;2011年

5 杨梓;让诗歌不再“自言自语”[N];中国文化报;2012年

6 莱笙;诗歌的现在与未来[N];文学报;2012年

7 本刊特约撰稿 符力;一个诗歌意义的海岛[N];海南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袁媛;一场高规格的诗歌艺术盛会[N];绵阳日报;2014年

9 钱志富;诗歌的可译性[N];文艺报;2005年

10 盖兆泉;诗歌在书外的新生活[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晶;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D];武汉大学;2010年

2 张延文;世纪之交的诗歌传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孔妮妮;南宋的学术发展与诗歌流变[D];复旦大学;2004年

4 张静;元好问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庆勋;艾略特诗歌隐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林喜杰;群体性解读与想象[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于海鹰;查慎行诗歌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赵杏根;乾嘉代表诗人研究[D];苏州大学;1999年

10 黄雪敏;创造社诗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钊;唐代佛寺文化与诗歌的传播[D];河北大学;2015年

2 李荣霞;许名扬诗歌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蔡青;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江非诗歌创作论[D];海南大学;2015年

4 王瑞玉;当代叙事性诗歌的话语分析与诗性构建[D];山东大学;2015年

5 江泉;复古与探新[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丽丽;东晋南北朝僧士合流背景下诗歌的发展[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7 王小芳;黄宗羲诗歌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8 殷丽萍;杨万里诗歌接受史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9 周恩宏;诗歌符号学视阈下的木心诗歌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10 吴犁珠;新世纪以来的福建诗群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88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088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d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