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化理论视角下的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21:04

  本文关键词:前景化理论视角下的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坛上璀璨的瑰宝,有着强烈的韵律美、形式美和画面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热衷于唐诗的翻译,使得唐诗走向世界。同时关于唐诗的翻译,学者们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研究,无论从翻译研究的四大流派——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还是从文学、文艺学角度,以及文体学、修辞学角度,乃至最近出现的语篇学、系统功能角度。但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围绕诗歌语言的形式与内容展开的。在国内古诗英译领域,许渊冲先生堪称贡献最大,在古诗英译的实践和理论层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内关于他的翻译研究也相应地大量涌现。论及许渊冲古诗英译理论研究的文章主要涉及诗歌译论概述、韵体译诗论、三美论、三化论和译语优势论五个方面;而关于许渊冲古诗英译的实践作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借鉴相邻学科的理论观点,由外部视点切入,评析翻译作品及现象;另一类则属于翻译过程内部要素研究,如:译作语言表达、风格意境、译者的主体作用、翻译策略、译作的接受效果等等。由于社会或个人因素,国外学者针对许渊冲古诗英译的研究还相当零散,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性。本文尝试从前景化理论视角,对200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许渊冲英译《唐诗三百首》一书进行描写性个案研究,探析前景化理论对唐诗英译的指导作用。前景化是文体学极其重要的概念,由布拉格学派Mukarovsky在Standard Language and Poetic Language中率先明确提出,后来经由Jakobson、Halliday、Leech等语言学家对其做了补充和发展。它最初是从视觉艺术中的绘画引进的,指的是画家把要表现的艺术形象从背景中突显出来的一种手法,要突出表现的就是前景,作为陪衬的是背景。简言之,前景化就是出于美学的目的而对标准语言常规的有意违反,与自动化、常规化相对。前景化的手段有两种:偏离和平行。前景化现象在诗歌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在创作中,诗人往往采用前景化的手法来吸引读者,给予他们极大地美得享受。另外,诗歌中前景化的语言还常常集中体现了诗人的创作意图,对于准确理解和鉴赏诗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唐诗英译中,译者需要将前景化特征反映在译文中,那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将唐诗独特的魅力介绍给英语读者,还可以使译文取得与原作类似的艺术效果,让英语读者也能像汉语读者一样欣赏到唐诗的美。本文具体从语音、词汇和句法、语义三方面探讨唐诗英译中前景化再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许渊冲采取的相应翻译策略。每个方面又分别从平行和变异两方面展开。英汉语言之间的共性,为保留唐诗的前景化现象提供了可能性。本文所举的成功译例就是很好的证明。但是英汉语言之间毕竟还存在着差异,唐诗中一些前景化特征是不可译的,这时译者不得不放弃前景化的再现。如果译者强求保留原诗的前景化,那么译文就会变得艰涩难懂,不能被读者理解接受。另外,在一个英译本中体现唐诗中各层面的前景化特征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当各个层面出现了矛盾时,应按意、音、形的顺序依次考虑。本文是从前景化理论研究唐诗英译的初步尝试,希望对唐诗英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唐诗 英译 许渊冲 前景化 再现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3-5
  • Abstract5-8
  • 摘要8-12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2-20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12-13
  • 1.2 Research Questions of the Study13-15
  • 1.3 The Theory and Research Method Adopted in the Study15-16
  • 1.4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6-17
  • 1.5 Layout of the Thesis17-20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20-30
  • 2.1 A Brief Account of Xu Yuanchong’s Life and Achievements20-24
  • 2.2 Studies about Xu Yuanchong’s Poetry Translation at Home24-27
  • 2.2.1 Studies about Xu Yuanchong’s Poetry Translation Theories24-25
  • 2.2.2 Studies about Xu Yuanchong’s Poetry Translation Practice25-27
  • 2.3 Studies about Xu Yuanchong’s Poetry Translation Abroad27-30
  • Chapter 3 Foregrounding Theory30-38
  • 3.1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Foregrounding Theory30-34
  • 3.2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Foregrounding Representation in Poetry Translation34-38
  • Chapter 4 Analysis of Foregrounding Representation in Xu Yuanchong’s Tang PoetryTranslation38-58
  • 4.1 Foregrounding Representation in Phonology38-43
  • 4.1.1 Parallelism38-42
  • 4.1.2 Deviation42-43
  • 4.2 Foregrounding Representation in Lexicon and Syntax43-48
  • 4.2.1 Parallelism43-46
  • 4.2.2 Deviation46-48
  • 4.3 Foregrounding Representation in Semantics48-53
  • 4.3.1 Parallelism48-52
  • 4.3.2 Deviation52-53
  • 4.4 Summary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53-58
  • Chapter 5 Conclusion58-66
  • 5.1 Overview of the Study58-59
  • 5.2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59-63
  • 5.3 Limit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63-66
  • Bibliography66-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琳;胡强;;陌生化诗歌翻译与翻译规范[J];外语教学;2012年04期

2 丁娟;;从“三美论”评析《如梦令》的许渊冲英译本[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11期

3 王程程;;谈许渊冲的“三化”对意美表达的作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4 张云霞;;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美的传递——谈许渊冲诗译中的意美、音美和形美[J];沈阳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5 王凤霞;;从许渊冲诗歌翻译看文化转基因的再现——以许渊冲先生所译《游东田》为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陈国坚;;三十年诗词西译杂谈——兼评许渊冲教授的三美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张智中;;诗歌形式与汉诗英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丛滋杭;;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J];中国科技翻译;2007年01期

9 何善秀;;许渊冲教授诗歌翻译中的美学追求——孟浩然的两首英译诗赏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10 张智中;如诗入诗,自成一家——许渊冲先生古典诗词英译的语言风格[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前景化理论视角下的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75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1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