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标记“就结了”源流及功能考察

发布时间:2020-09-15 17:35
   在老舍、琼瑶、王朔等海峡两岸现当代作家的书中,在央视及地方名嘴白岩松、王小丫、郭德纲等人的口中,甚至在《人民日报》这样的主流报纸,以及《编辑部的故事》、《乔家大院》等热播影视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个语言成分——“就结了”。然而,如此重要的语言成分,目前尚未有学者对其进行任何形式的专门研究,相关的研究资料也极为匮乏。本文的出发点,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这方面的研究空白,并据以提出“就×了”类型化结构。首先,由于“就结了”的属性问题尚未定论,话语标记的界定也缺乏统一标准,为了力求严谨,笔者基于方梅、刘丽艳对话语标记主要特征的归纳,并借鉴性吸收多位学者在这方面的见解,以此作为话语标记的界定标准,判定“就结了”为话语标记。其次,笔者搜集整理了语料库中414条语料、实地调研了北京等多个地区、谈话询问了全国各地至少126位人士,在这基础上对“就结了”展开全面考察,并得出结论:“就结了”起源于清朝乾隆十九年(1754)至光绪五年(1879)的北京一带,目前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台湾这些省市的部分区域得到应用,属于北方方言中四大次方言之一的华北、东北方言。另外,其演化过程可概括为:动词“结”受语言环境整体趋势的影响,线性组合为“结了”、“就结了”;动词“结”发生语义虚化,“就结了”逐渐凝固成表抽象义的词;“就结了”的语义进一步弱化、脱落,成为只表语法功能和情态意味的语言成分。再次,在细致分析“就结了”的分布和结构形式后,笔者发现,在一个对话语境中的话轮或非对话语境中的句段中,“就结了”有规律地分布在语段的前部、中部、后部。根据其可连接的语言单位,大致分为三种情况:连接完整句、连接省略句、连接代词;又根据其常见的固定搭配,可分成两类:即搭配副词“不”、“也”与搭配语气词“吗”、“么”。最后,笔者对“就结了”的话语功能进行深入研究,认为话语标记“就结了”有三大基本功能:语篇组织功能、人际互动功能、元语用功能。其中,语篇组织功能可细分为连贯作用、转化作用、提示作用,人际互动功能可细分为强调话题、延缓话题、切换话题、结束话题,元语用功能可细分为体现主观、产生引导与制约。
【学位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阚明刚;;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年05期

2 王寒娜;;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李心释;姜永琢;;对话语标记的重新认识[J];汉语学习;2008年06期

4 朱佳佳;陆延;;论话语标记的语篇功能[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6期

5 郭李琴;袁志强;;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许家金;;话语标记的现场即席观[J];外语学刊;2009年02期

7 尹海良;;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别说”[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永春光;邓晓明;;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文学教育(上);2010年01期

9 姚双云;张磊;;话语标记“但是”的宏篇连贯功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任振翔;;浅析话语标记“不是我说你”[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殷治纲;李爱军;王霞;;“嗯”、“啊”类话语标记的语音学研究[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安娜;侯敏;;基于传媒语言语料库的话语标记自动识别与消歧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安娜;侯敏;;语料库中的插入语标注研究[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咸菊;北京口语常用话语标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陈睿;基于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刘丽艳;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D];浙江大学;2005年

4 于海飞;话轮转换中的话语标记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徐欣;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小说语篇中话语标记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李秀明;汉语元话语标记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严敏芬;汉语中不礼貌构式的社会与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管志斌;语篇互文形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曦;“大河小说三部曲”话语标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干璐;“白话文运动”时期英美翻译文学中的话语标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陈晶;韩中话语标记“(?)”与“不是”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4 周艳妮;汉语话语标记“好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施俊武;叹词“哎呀”之多维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胡艳;话语标记“你看(说)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望龙;话语标记产生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杨亚洁;话语标记“然后”的话语组织功能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可;现代汉语连词类话语标记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10 陈海娟;推论性话语标记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19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819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1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