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华人的文化传承及教育策略选择研究
【学位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H19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华文化传承
1.1.2 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态度模式与文化适应的关系
1.1.3 美国多元文化教学下的华裔教育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1 美国华裔社会及教育的变迁
1.2.2 美国华人传统文化传承的特点和动力
1.3 研究的理论视角及研究方法
1.3.1 理论视角
1.3.2 研究方法
2 当代美国华人教育现状及文化特点
2.1 美国华人的历史与现状
2.1.1 美国华人移民的历史
2.1.2 美国华人移民的现状
2.2 华人传统的教育观与文化观
2.2.1 华人传统的文化观
2.2.2 华人传统的教育观
2.3 中华文化在美国多文化中的价值
3 多元还是融合——对美国华人教育的反思与前瞻
3.1 美国华人教育发展简史
3.2 美国华人教育的特征
3.2.1 美国华人教育发展与母国的兴衰息息相关
3.2.2 追求平等的美国华人教育史
3.2.3 家庭传统文化及教育对华人的影响
3.3 美国中文学校的萌生和发展
3.3.1 美国中文学校的萌生
3.3.2 美国中文学校的发展
4 当代美国华人的文化传承及教育策略选择
4.1 文化选择与当代美国华人民族文化传承
4.2 当代美国华人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
4.2.1 中文学校是华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机构
4.2.2 家庭教育是华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4.2.3 华人社区是维系民族文化传承的纽带
4.3 当代美国华人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策略选择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洪云;;在美国创造的华人历史与文化——“美国华人与中国:历史联结与文化创新”学术研讨会简述[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7年03期
2 ;美国华人宗教特点[J];中国宗教;2009年10期
3 陈欣;《金山之旅——一个美国华人家族的百年史诗》[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年02期
4 张应龙;;“榕华风貌:美国华人发展研讨会”侧记[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5年04期
5 潮龙起;;美国华人研究理论范式的变迁[J];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03期
6 严韭;;广州举办美国华人现状研究讲习会[J];华侨历史;1986年Z1期
7 崔志鹰;美国华人与印度尼西亚华人的比较研究[J];史林;1992年03期
8 ;美国华人的文化素质[J];岭南文史;1992年03期
9 李其荣;1965年以来美国华人新移民的特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10 孟令明;九十年代美国华人参政剖析[J];八桂侨史;199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万晓宏;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1965至2004年)[D];暨南大学;2005年
2 陈迎雪;隔离、融合与多元——美国华人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3 邹涛;美国华人商文学:跨文明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盖建平;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研究:历史经验的重勘与当代意义的呈现[D];复旦大学;2010年
5 高小刚;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权宁民;当代美国华人的文化传承及教育策略选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忠允;美国华人参政制约因素分析(1965-2008)[D];暨南大学;2010年
3 李秀红;当代美国华人就业问题分析:1965—1990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崔智馨;华人、韩裔在美国的政治地位及对中美、韩美关系之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5 张传明;冲突、调适与融合:美国华人认同变迁(1849—1979)[D];暨南大学;2006年
6 邢洁;当代美国华人职业模式及其同化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7 杨艳;美国华人参政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莹;二战后美国华人跨国家庭的发展和演变[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明杰;1990-2000年美国华人参政状况研究[D];外交学院;2006年
10 张学军;融合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77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877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