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巴当舞”的历史演进及体育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9 16:12
  岷县“巴当舞”是流传于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一带的一种古老的祭祀舞蹈,是当地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内容和民族体育形态之一。随着岷县“巴当舞”获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是引起了人们参与和研究的极大热情。岷县“巴当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体育文化价值,体现着特有的民族精神与民族风格,备受人们的青睐和喜爱。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从岷县“巴当舞”的概述、历史演进、表演程式、体育特征等方面,对岷县“巴当舞”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旨在为岷县“巴当舞”的传承与保护,从艺术价值和体育特征领域,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研究表明:(1)岷县“巴当舞”历史演进、艺术内涵和体育特征研究,为“巴当舞”的传承与发展途径探讨,提供了理论参考;(2)岷县“巴当舞”经历了自发期、衰退期、发展期和繁荣期4个历史阶段。当下已发展演变成为当地的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社会文化活动形式和民族传统体育形态;(3)岷县“巴当舞”的竞技性、运动性、娱乐性体育特征,拥有健身、健美、健心和促进人们社会化的特别功效;(4)岷县“巴当舞”在国家大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当地政府加大对于“巴当舞”文化的抢救和保...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岷县“巴当舞”的历史演进及体育特征研究


岷县地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羌族,图片


的羊皮鼓和岷县地区的羊皮鼓无论从形状上,制作上都有很大的区别。羌族所有的羊皮鼓虽然和陇东南地区的羊皮鼓一样,为单面,但是它没有手柄,形状上为圆形,边缘较厚,到是和岷县“巴当鼓”十分相似。岷县中寨镇的几个自然村,都十分落后,交通十分不便利。对于“巴当舞”的记载更是没有,一切的信息都是依靠当地人们口传心授所保留的。因为这里的人们对山神“业力总督”的尊崇,和在当地人心中的至高地位,可以判断祭祀活动中的各种变化不会太大,也可以通过,“巴当鼓”在形状上和羌族羊皮鼓的极为相似,判断岷县“巴当鼓”和羌族羊皮鼓极有可能是同源关系(见图 2、图 3)。

图片,羌族,口传心授,形状


的羊皮鼓和岷县地区的羊皮鼓无论从形状上,制作上都有很大的区别。羌族所有的羊皮鼓虽然和陇东南地区的羊皮鼓一样,为单面,但是它没有手柄,形状上为圆形,边缘较厚,到是和岷县“巴当鼓”十分相似。岷县中寨镇的几个自然村,都十分落后,交通十分不便利。对于“巴当舞”的记载更是没有,一切的信息都是依靠当地人们口传心授所保留的。因为这里的人们对山神“业力总督”的尊崇,和在当地人心中的至高地位,可以判断祭祀活动中的各种变化不会太大,也可以通过,“巴当鼓”在形状上和羌族羊皮鼓的极为相似,判断岷县“巴当鼓”和羌族羊皮鼓极有可能是同源关系(见图 2、图 3)。


本文编号:2907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907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4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