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观音堂明塑罗汉的世俗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0 22:38
长治观音堂位于山西省长治梁家庄村,坐东朝西,配有山门、天王殿、观音殿、钟鼓楼及配殿等建筑,彩塑多在观音殿内。根据《重建山门戏楼记》这一碑文确切记载观音堂的创建年代为明万历十一年。观音堂悬塑布局在南北壁,自下而上大致分列为四层:十八罗汉像、二十四诸天像、十二圆觉像、儒道人物塑像,共约四百余尊塑像,规模不大,却精巧奇特。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将其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最大程度保存其文化价值,堪称明代时期悬塑的瑰宝,上党文化的杰出产物。明代塑像艺术是对细节真实的刻意追求与对世俗审美趣味的迎合,因佛教典籍中并未给出明确的罗汉形象规定,与社会民俗文化不断结合,罗汉形象表现得极具世俗化。长治观音堂殿内的十八罗汉像便是突出代表,罗汉像已然没有佛教造像初传入中国时的庄严威武的庙堂志气,夸张表现极具生活气息的面部表情,举手投足极具表演性的肢体语言,透出热闹生动的生活气息与亲切真实的世俗趣味,雕塑手法上,没有过多的局限,也没有刻意一一对应罗汉的各自特征。或许当时的工匠一定是按照心目中的形象进行想象塑造,力求使之在民众面前和蔼可亲,合乎佛教教义,所谓修得阿罗汉果位,乃人人皆可,神性与...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治观音堂布局平面图(笔者自绘)
第一章长治观音堂明塑罗汉的概况9图1.1《重建山门戏楼记》①如(图1.2)所示,观音堂主殿作为寺庙的主建筑,最先进入视野的是观音堂三尊最大的塑像,即佛教三大士,南北壁两侧从低到高依次布局为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十二圆觉等佛教塑像,信仰的多样化得到广泛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各派宗教并无大范围或者新颖的创新和发展,顺应民心,按照民众的信仰和诉求来塑造各种形象,迎合民众的宗教需求,不断世俗化、民俗化。图1.2长治观音堂布局平面图(笔者自绘)①图片来源于笔者自摄.
长治观音堂明塑罗汉的世俗化研究10大殿布局坐东向西,十八罗汉彩塑位于观音殿第一层的南北两壁,十八尊者依据其身份、地位、能力、法像体积等因素依次布局,观音殿内总体布局层次分明,主像突出,人物造像形象逼真,地域特征鲜明,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同,小小的三间大殿集儒、释、道三教人物于一体,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文艺内涵极具文物、历史、艺术以及宗教价值,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如(图1.3),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其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在最大程度上保存其宗教文化价值。图1.3观音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①1.2长治观音堂罗汉彩塑布局及名称探究小小的三间殿堂内居然可容纳上百尊神灵塑像,与三教合一式塑像布局以及独特的“悬塑②”造像艺术密切相关。笔者对此渊源提出大胆揣测,同处于中原地域的长治观音殿会不会也受到杨惠之悬塑之风的影响所致,并且后文论述到其工匠是从陕西等地邀请塑造工艺较高等人创作,但因资料不足无法查证,笔者将继续对此揣测进行研究。在山西境内,悬塑形式位于寺院庙宇之风盛行,譬如太古阳邑县的净信寺,临汾隰县的千佛庵(又名“小西天”),忻州五台山的殊像寺、金阁寺,平遥的双林寺,长治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的崇庆寺等都有独特的悬塑表现形式,笔者认为,最属长①图片来源于笔者自摄.②悬塑:《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大辞典》解释为,悬塑,又叫壁塑,雕塑形式之一,是一种以架定位,上厚下薄,悬插在固定于墙上的预制木架之中的室内彩色泥塑,上身略为向外倾斜,重叠时下层的上身挡住上层的脚部,常用于庙宇内制作千佛,千菩萨及复杂背景的故事性彩塑,成为主像的陪衬,是中国独特的雕塑形式.
本文编号:2928677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治观音堂布局平面图(笔者自绘)
第一章长治观音堂明塑罗汉的概况9图1.1《重建山门戏楼记》①如(图1.2)所示,观音堂主殿作为寺庙的主建筑,最先进入视野的是观音堂三尊最大的塑像,即佛教三大士,南北壁两侧从低到高依次布局为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十二圆觉等佛教塑像,信仰的多样化得到广泛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各派宗教并无大范围或者新颖的创新和发展,顺应民心,按照民众的信仰和诉求来塑造各种形象,迎合民众的宗教需求,不断世俗化、民俗化。图1.2长治观音堂布局平面图(笔者自绘)①图片来源于笔者自摄.
长治观音堂明塑罗汉的世俗化研究10大殿布局坐东向西,十八罗汉彩塑位于观音殿第一层的南北两壁,十八尊者依据其身份、地位、能力、法像体积等因素依次布局,观音殿内总体布局层次分明,主像突出,人物造像形象逼真,地域特征鲜明,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同,小小的三间大殿集儒、释、道三教人物于一体,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文艺内涵极具文物、历史、艺术以及宗教价值,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如(图1.3),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其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在最大程度上保存其宗教文化价值。图1.3观音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①1.2长治观音堂罗汉彩塑布局及名称探究小小的三间殿堂内居然可容纳上百尊神灵塑像,与三教合一式塑像布局以及独特的“悬塑②”造像艺术密切相关。笔者对此渊源提出大胆揣测,同处于中原地域的长治观音殿会不会也受到杨惠之悬塑之风的影响所致,并且后文论述到其工匠是从陕西等地邀请塑造工艺较高等人创作,但因资料不足无法查证,笔者将继续对此揣测进行研究。在山西境内,悬塑形式位于寺院庙宇之风盛行,譬如太古阳邑县的净信寺,临汾隰县的千佛庵(又名“小西天”),忻州五台山的殊像寺、金阁寺,平遥的双林寺,长治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的崇庆寺等都有独特的悬塑表现形式,笔者认为,最属长①图片来源于笔者自摄.②悬塑:《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大辞典》解释为,悬塑,又叫壁塑,雕塑形式之一,是一种以架定位,上厚下薄,悬插在固定于墙上的预制木架之中的室内彩色泥塑,上身略为向外倾斜,重叠时下层的上身挡住上层的脚部,常用于庙宇内制作千佛,千菩萨及复杂背景的故事性彩塑,成为主像的陪衬,是中国独特的雕塑形式.
本文编号:2928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928677.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