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错时空下声画关系的解析与应用 ——以毕业作品《镜子》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21 00:25
电影既是时空艺术也是声画艺术,时间与空间、声音与画面共同构建出了银幕空间中的艺术形态,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和表现力,从而给予观众不同的视听体验。交错时空结构存在于电影的时空关系中,在时空交错的影视作品中如何处理与呈现声音与画面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以上,为了将论题研究具体化,本文以毕业创作《镜子》为例,论述影片中交错时空下声画关系的解析与应用。本文总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创新点和相关文献综述进行梳理;第二部分为了更好地对课题进行研究分析,笔者对交错时空下声画关系的呈现进行详细的阐述;第三部分,结合毕业创作中声画关系的分类,列举出作品中有关三种主要声画关系的具体例证,从而论述三者对于交错时空的重要性;第四部分是对研究课题的整体归纳总结与反思。
【文章来源】: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省
【文章页数】: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情绪同步
三、交错时空下的声画关系的应用——以毕业作品《镜子》为例15音电平增大,使得画面更有冲击力、情感也更加充沛。画面总是给观众以客观内容的呈现,但是声音给予观众更为主观的个人感受,大家看到了母亲说话生气的模样,也相应听到了母亲生气的声音,声画的情绪达到同步。情绪同步也体现在音乐、音响方面,《镜子》中的音乐,笔者全部选取了无源音乐,大部分音乐采用的都是声画同步的组合方式。例如:在小美得知自己的母亲被送往医院的时候(如图4),笔者将声音做了空白处理,将全部同期声抹掉,只增加了背景音乐和交通信号灯的嘀嗒声,背景音乐选择了一段略显压抑的钢琴音乐,烘托出小美忐忑不安的心情。此处做的空白处理其实是诠释了小美的内心,身后信号灯的嘀嗒声更像是她的心跳,小美大脑一片空白,除了自己的心跳声什么也听不见,这样的处理突出了小美内心的犹豫与煎熬。她怨恨母亲对她的不闻不问,同时又担心母亲的安危,自己的内心摇摆不定。音乐与画面同步不再是简单的对于画面表层的描绘,而是对人物角色微妙心理状态的一种表达,音乐和人物的心理状态要和谐一致。图4(3)景别及环境同步景别及环境同步是指声音和画面所表达出来的景别及环境都是一致的,影视作品中不止画面拥有景别之分,声音同样也需要区分景别,比如一个大远景的镜头却用了很近的声音,似乎就在耳边,这种现象称为贴耳,这样就会导致景别不一致。在影视作品中,声音所表达出的空间感与画面的空间范围保持一致,能使人感觉到真实自然。“声音具有环境感,环境感是指影视作品中的声音空间环境。”[3]笔者通过利用环境声可以营造出画内画外的影视空间,使观众感知到所处的画面空间环境,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也是景别及环境同步[3]姚国强.影视录音——声音创
云南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6所带来的真实感。在车内外对话那段戏,笔者在车内设置了一对小蜜蜂用来拾取母女俩的声音,母亲先是打开车窗与小美进行对话(如图5),窗户是打开的没有东西阻挡,所以这时声音应该是通透清澈的,于是笔者直接选用了同期声。下一个镜头,两人在车内进行交谈,这时拍摄的角度是在车外,所以和之前打开车窗对话的声音是有所差异的,这是由于环境不同所影响的,隔着车窗的声音应该是沉闷不透明的,但是在车内所拾取的声音过于清晰通透,所以笔者在频率上做了处理,使声音符合当时的环境,达到声画的景别及环境同步。图5图6另外,镜子外的现实世界,整体的画面色调偏灰暗,笔者在声音上也做了处理,整体对白中将声音的低频加强,也要求演员在配合剧情的前提下整体音色冷漠阴郁一些,符合镜子外的情景。镜子里的非现实世界,整体画面色调偏明亮,笔者保留了原本的音色,也要求演员声音音色明媚些。2、影片中声画分立的运用在海边的戏中,两个时空的镜头是交替穿插进行的(如图7、8),笔者加入了母亲的低诉作为画外音,用来保证时空交错的时候和谐流畅,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声画分立的形式。画面在两个时空中不停切换,现实世界中只有母亲自己握着烟花棒在海边孤独的坐着,眼神空洞、表情悲伤,而非现实世界中,
本文编号:2928840
【文章来源】: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省
【文章页数】: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情绪同步
三、交错时空下的声画关系的应用——以毕业作品《镜子》为例15音电平增大,使得画面更有冲击力、情感也更加充沛。画面总是给观众以客观内容的呈现,但是声音给予观众更为主观的个人感受,大家看到了母亲说话生气的模样,也相应听到了母亲生气的声音,声画的情绪达到同步。情绪同步也体现在音乐、音响方面,《镜子》中的音乐,笔者全部选取了无源音乐,大部分音乐采用的都是声画同步的组合方式。例如:在小美得知自己的母亲被送往医院的时候(如图4),笔者将声音做了空白处理,将全部同期声抹掉,只增加了背景音乐和交通信号灯的嘀嗒声,背景音乐选择了一段略显压抑的钢琴音乐,烘托出小美忐忑不安的心情。此处做的空白处理其实是诠释了小美的内心,身后信号灯的嘀嗒声更像是她的心跳,小美大脑一片空白,除了自己的心跳声什么也听不见,这样的处理突出了小美内心的犹豫与煎熬。她怨恨母亲对她的不闻不问,同时又担心母亲的安危,自己的内心摇摆不定。音乐与画面同步不再是简单的对于画面表层的描绘,而是对人物角色微妙心理状态的一种表达,音乐和人物的心理状态要和谐一致。图4(3)景别及环境同步景别及环境同步是指声音和画面所表达出来的景别及环境都是一致的,影视作品中不止画面拥有景别之分,声音同样也需要区分景别,比如一个大远景的镜头却用了很近的声音,似乎就在耳边,这种现象称为贴耳,这样就会导致景别不一致。在影视作品中,声音所表达出的空间感与画面的空间范围保持一致,能使人感觉到真实自然。“声音具有环境感,环境感是指影视作品中的声音空间环境。”[3]笔者通过利用环境声可以营造出画内画外的影视空间,使观众感知到所处的画面空间环境,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也是景别及环境同步[3]姚国强.影视录音——声音创
云南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6所带来的真实感。在车内外对话那段戏,笔者在车内设置了一对小蜜蜂用来拾取母女俩的声音,母亲先是打开车窗与小美进行对话(如图5),窗户是打开的没有东西阻挡,所以这时声音应该是通透清澈的,于是笔者直接选用了同期声。下一个镜头,两人在车内进行交谈,这时拍摄的角度是在车外,所以和之前打开车窗对话的声音是有所差异的,这是由于环境不同所影响的,隔着车窗的声音应该是沉闷不透明的,但是在车内所拾取的声音过于清晰通透,所以笔者在频率上做了处理,使声音符合当时的环境,达到声画的景别及环境同步。图5图6另外,镜子外的现实世界,整体的画面色调偏灰暗,笔者在声音上也做了处理,整体对白中将声音的低频加强,也要求演员在配合剧情的前提下整体音色冷漠阴郁一些,符合镜子外的情景。镜子里的非现实世界,整体画面色调偏明亮,笔者保留了原本的音色,也要求演员声音音色明媚些。2、影片中声画分立的运用在海边的戏中,两个时空的镜头是交替穿插进行的(如图7、8),笔者加入了母亲的低诉作为画外音,用来保证时空交错的时候和谐流畅,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声画分立的形式。画面在两个时空中不停切换,现实世界中只有母亲自己握着烟花棒在海边孤独的坐着,眼神空洞、表情悲伤,而非现实世界中,
本文编号:29288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92884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