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天心小说的创作风格
发布时间:2021-01-04 22:38
朱天心作为台湾地区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她热衷于中短篇小说的写作。她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这主要取决于台湾地区特殊的历史背景及其个人成长经历。深受中国古典文化影响的她,也受到现代作家胡兰成与张爱玲其人及作品的感染熏陶。同时日本文学与台湾地区本土文学也为她的创作奠基深厚的文学基础。朱天心的小说创作风格如同其偏好的主题一样复杂多样,既充满驳杂陌生的技巧,也具有多重文化的交融。多年来,在朱天心小说研究的领域,其中书写内容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包括从眷村族群与民族历史中衍生的身份认同、家国想象、政治民生弊病、现代都市边缘化意识等内容。从中我们发现针对其创作风格的研究仍有所欠缺,因此,本选题可丰富对朱天心小说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价值。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由文本细致解析入手,从小说创作的技巧、结构与语言三个方面来探究朱天心小说的创作风格。本文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意义与方法,在大量文献资料之中整理出目前关于朱天心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释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同时还对朱天心小说创作的历程进行梳理,并论述台湾地区历史背景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第一章论述朱天...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多元独特的叙事技巧
第一节 个人经验画面片段化叙事
一、回忆性经验为主的零散型叙事
二、主题并置:碎片化形式的融合
三、心理片段书写的戏剧化
第二节 “类同”书写:人与人以及人与物
一、人与人的群体化书写
二、人与物的联同化书写
第三节 电影化场景的印象速写手法
一、舒缓与暗淡:电影场景感的简约呈现
二、叙述与描写:场景闪现与空镜头
三、暗示与伏笔:冲突与高潮的淡化
第二章 异彩纷呈的结构艺术
第一节 人称转换与情节重组嵌套结构
一、以人称转换为标志的嵌套结构
二、关联性情节重组的嵌套结构
第二节 意象与象征串联式结构
一、寓言典故象征的连接结构
二、象征性意象的平衡推进结构
三、精神象征的隐现串接结构
第三节 非线性空间叙事结构
一、对话式主体意识空间结构
二、漫游式移动空间叙事结构
第三章 多重风貌的语言特色
第一节 典雅与通俗:现代性的互文
一、文言与书面语词汇
二、诗词入文的书卷味
三、俗语口语方言融汇
第二节 简约与繁复:言约意丰的韵味
一、精约动词与“剪断”型句式
二、音乐性的节奏美感
第三节 寒凉与华丽:生命姿态的“主体”描绘
一、冷调氛围与心境
二、浓烈纯粹的色彩
三、语势绚丽飘逸之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主持的课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写青春与审视当下——论王蒙与朱天心的暮年叙事[J]. 吴学峰,方忠.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2]穿梭于多重空间的探寻与迷失——论朱天心《古都》的空间记忆书写[J]. 龙扬志,肖婉琦. 华文文学. 2015(03)
[3]都市文学镜像中的都市异化与主体重建——以朱天文、朱天心作品中的台北书写为例[J]. 陆沁诗. 江淮论坛. 2015(03)
[4]中产阶级的治愈式旅行——读朱天心《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J]. 何瑛. 中国图书评论. 2014(11)
[5]历史、记忆与书写——论朱天心《古都》[J]. 黄英哲. 南方文坛. 2014(03)
[6]论朱天心作品中原乡认同的流变[J]. 帅震.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4(01)
[7]一部多维度的爱情小说——论朱天心《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J]. 司方维. 作家. 2011(20)
[8]被放逐的他者——论朱天心小说的历史记忆书写[J]. 张帆. 现代台湾研究. 2010(06)
[9]后殖民语境下的“身份认同”——论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J]. 刘贤汉.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4)
[10]漫游者说:论朱天心《古都》的历史书写[J]. 肖宝凤.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8(03)
博士论文
[1]守望·逃离·追寻[D]. 张向辉.苏州大学 2009
[2]李昂施叔青合论[D]. 刘宇.苏州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集体怀旧与文化身份建构[D]. 周如艳.华中师范大学 2018
[2]张爱玲对台湾作家的影响[D]. 陈若鸣.西南大学 2018
[3]张爱玲及其“传人”王安忆、朱天文都市写作异同关联研究[D]. 左秀秀.宁波大学 2017
[4]外省第二代的文学版图—朱天心小说研究[D]. 柴扉.南京师范大学 2013
[5]女性叙事与家国想象:苏伟贞小说研究[D]. 吴燕君.福建师范大学 2011
[6]卡桑德拉的预言[D]. 杨希.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
[7]从《传奇》到《台北人》看——张爱玲与白先勇的比较研究[D]. 马力.西北大学 2009
[8]漫游者的权力:朱天心小说研究[D]. 肖宝凤.汕头大学 2007
[9]万象之都的魔幻游戏[D]. 谢晨燕.福建师范大学 2007
[10]朱天心小说研究[D]. 潘华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本文编号:2957492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多元独特的叙事技巧
第一节 个人经验画面片段化叙事
一、回忆性经验为主的零散型叙事
二、主题并置:碎片化形式的融合
三、心理片段书写的戏剧化
第二节 “类同”书写:人与人以及人与物
一、人与人的群体化书写
二、人与物的联同化书写
第三节 电影化场景的印象速写手法
一、舒缓与暗淡:电影场景感的简约呈现
二、叙述与描写:场景闪现与空镜头
三、暗示与伏笔:冲突与高潮的淡化
第二章 异彩纷呈的结构艺术
第一节 人称转换与情节重组嵌套结构
一、以人称转换为标志的嵌套结构
二、关联性情节重组的嵌套结构
第二节 意象与象征串联式结构
一、寓言典故象征的连接结构
二、象征性意象的平衡推进结构
三、精神象征的隐现串接结构
第三节 非线性空间叙事结构
一、对话式主体意识空间结构
二、漫游式移动空间叙事结构
第三章 多重风貌的语言特色
第一节 典雅与通俗:现代性的互文
一、文言与书面语词汇
二、诗词入文的书卷味
三、俗语口语方言融汇
第二节 简约与繁复:言约意丰的韵味
一、精约动词与“剪断”型句式
二、音乐性的节奏美感
第三节 寒凉与华丽:生命姿态的“主体”描绘
一、冷调氛围与心境
二、浓烈纯粹的色彩
三、语势绚丽飘逸之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主持的课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写青春与审视当下——论王蒙与朱天心的暮年叙事[J]. 吴学峰,方忠.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2]穿梭于多重空间的探寻与迷失——论朱天心《古都》的空间记忆书写[J]. 龙扬志,肖婉琦. 华文文学. 2015(03)
[3]都市文学镜像中的都市异化与主体重建——以朱天文、朱天心作品中的台北书写为例[J]. 陆沁诗. 江淮论坛. 2015(03)
[4]中产阶级的治愈式旅行——读朱天心《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J]. 何瑛. 中国图书评论. 2014(11)
[5]历史、记忆与书写——论朱天心《古都》[J]. 黄英哲. 南方文坛. 2014(03)
[6]论朱天心作品中原乡认同的流变[J]. 帅震.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4(01)
[7]一部多维度的爱情小说——论朱天心《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J]. 司方维. 作家. 2011(20)
[8]被放逐的他者——论朱天心小说的历史记忆书写[J]. 张帆. 现代台湾研究. 2010(06)
[9]后殖民语境下的“身份认同”——论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J]. 刘贤汉.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4)
[10]漫游者说:论朱天心《古都》的历史书写[J]. 肖宝凤.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8(03)
博士论文
[1]守望·逃离·追寻[D]. 张向辉.苏州大学 2009
[2]李昂施叔青合论[D]. 刘宇.苏州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集体怀旧与文化身份建构[D]. 周如艳.华中师范大学 2018
[2]张爱玲对台湾作家的影响[D]. 陈若鸣.西南大学 2018
[3]张爱玲及其“传人”王安忆、朱天文都市写作异同关联研究[D]. 左秀秀.宁波大学 2017
[4]外省第二代的文学版图—朱天心小说研究[D]. 柴扉.南京师范大学 2013
[5]女性叙事与家国想象:苏伟贞小说研究[D]. 吴燕君.福建师范大学 2011
[6]卡桑德拉的预言[D]. 杨希.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
[7]从《传奇》到《台北人》看——张爱玲与白先勇的比较研究[D]. 马力.西北大学 2009
[8]漫游者的权力:朱天心小说研究[D]. 肖宝凤.汕头大学 2007
[9]万象之都的魔幻游戏[D]. 谢晨燕.福建师范大学 2007
[10]朱天心小说研究[D]. 潘华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本文编号:2957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957492.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