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与人情:晋南乡村丧葬仪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0 02:25
  农村社会是以土地为载体,以血缘、亲缘为纽带构建起的一个“熟人社会”。村庄生活支配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塑造了农民的基本性情,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农民特定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受地理生态、历史文化、生计方式的影响,我国农村社会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村庄社会结构,导致了生活在不同区域村庄的农民在人情往来中不同的行为逻辑。晋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晋南地区的大多数村庄中,血缘和地缘关系并存但不重合,村庄内形成了多个以五服血亲为单位的小亲族集团,村庄结构呈现出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无论从村庄地理条件、文化传统,还是生计方式、社会结构等方面,本文的田野点S村都浓缩了“小亲族”村庄的普遍特征,平凡的村庄生活代表着“小亲族”村庄的一种常态。本文基于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在了解S村日常性和仪式性两种人情往来情景的基础上,以村庄内的一场丧葬仪式为个案,观察并分析了仪式中的角色互动和人情往来,深入发掘了人情流动背后的影响因素和儒家文化内涵。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探索出在以“小亲族”为集团这一独特的村庄结构特征下呈现出在以小亲族为边界的血缘认同圈、以“巷”为边界的人情互助圈共存的情况下,村庄内小亲族既合作又竞争的互...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互动与人情:晋南乡村丧葬仪式研究


现代灵堂设置图摄于S村

对联,死者,老人,民间


彀?砣シ氐乩锼头梗?俗称“送汤”。送汤是由家里的长子带领所有男丁,身着孝服,手持引魂幡,将装汤饭的碗放于一个竹编篮子里,并用麻绳系一个长长的带子。送汤送的不是单纯的汤,在当地也是有讲究的。第一天送馄饨,送至坟头;第二天送面条,送至地头;第三天送面汤,送至村头。所送汤食都是酸味,民间说法是为了防止沿路的小鬼恶狗吃掉。S村的“尽七”礼仪也是初祭的重要仪程。在“七数单”上,有“爷儿”算好的每七的日子,上面明确写着“头七”“二七”直至“七七”“五十”“百天”的具体日期,提示主家按此祭奠,如图3。图3张贴于灵堂门侧的“七数单”在祭奠时,逢“双七”是不需上坟的,“单七”则是长子带领众男丁去坟地烧纸祭拜,女儿女婿来祭拜时带祭祀所用纸钱和纸扎。尽七之后便是“五十”。在死者去世百天之后,要举行“百天祭”,民间也叫“收拾百天”,这一天所有亲属都去坟地烧纸上香祭拜。在这一百天里,村里还有一种习俗是要在死者生前住的炕上或床上为死者铺一床被窝,民间说法是死者虽然去世,但他的灵魂会在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又去了坟地里,因此要为其铺床一百天,百天之后,亡者灵魂方能安息在地下。过周年的习俗同山西大部地区相似,即每周年前去墓地祭祀,满三年之后,家里边恢复正常生产。在这三年期间,家里过年不可张贴红对联,过去还有第一年黄纸对联,第二年蓝纸对联,第三年红纸对联的讲究,现在人们为了方便省事,都选择不贴对联。在S村,大年初二也叫作“二节”,是对去世没有满三年的老人祭祀的节日。在这一天,是禁止去正常家庭(没有过世老人或过世老人已满三年的家庭)探亲的,家里有去世老人的家庭在这一天设宴款待前来祭奠的亲属。

人品,名声,个人,执事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互动与人情:晋南乡村丧葬仪式研究50“散烟”是大家对招待宾客的人的俗称,他们的口袋里总是装着一盒烟,见到客人或者帮忙人都会发一根,代替主家表示感谢之情。二、“巷里人”在整个守孝期间,巷里人都会前往亡者家里帮忙,正如我们在如图执事单中所看到的,从执客、礼房、执酒、电工、乐队、打灯、鸣锣、抬灵桌、取馍都有具体到个人的指派,帮忙人来了之后,只需看张贴在主家门口的执事单即可知道自己的分工,并各自行事。图4执客单礼房由巷里有文化、写字好的人负责,一般设置四到五个人,都是在巷里人品好、名声好的人,主家比较放心,他们主要是收下每一位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的祭品和礼钱,并在礼簿上做好记录;同时所有仪式中的开销也都要从礼房支钱,做好记录,最后交接给主家。灯、锣、灵桌这些接灵、出殡和下葬仪式中不可缺少的物件都要具体到人,才不至于仪式进行时手忙脚乱;灶房、执酒、电工、取馍扮演后勤保障的角色。其余未在执事单中的人都听从经理的安排干些跑腿的杂活,而抬棺木、打墓等需要大量人力的活动都不指定到人,由男性共同协作完成。从执事单可以看出,男性都有具体的职务和分工,而女性的工作只用“打扫卫生:妇女若干”八字涵盖,没有职务、没有名字。村民们用“摘葱哩剥蒜哩,灶火窝搭炭哩”来形容帮忙女性在仪式中的工作。而“打扫卫生”在这里绝不是字面上的意思,或许因为妇女们擅于缝纫、心细手巧的缘故,她们的工作还有丢


本文编号:2988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988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5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