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与郝经诗学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6 06:26
金元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两度入主中原,使这一时期诗坛在民族融合的历史背景下,呈现出独特的发展轨迹和规律,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样不可忽略的还有活跃于这一时期诗坛之上的士人群体,其中被誉为“一代文宗”的元好问,不仅以其独树一帜的诗歌理论在文学领域取得瞩目成就,而且“力以斯文为己任”,极力培植后进,承继文统,金末元初的多数诗家都受到过其影响,郝经便是其中之一。元好问与郝经均是金元之际北方文士中的典型代表,各有其立足于当时诗坛的突出贡献,且两人之间有着特殊的渊源关系,因此将元、郝进行合论有其合理性。在此前提之下,本文以元好问与郝经的历史相交为切入点,考察其诗歌创作观念及诗歌审美风尚,并厘清其与北方学术之关联,最终给予北方文坛双雄在诗学史中更准确的定位。基于上述原因,本论文的结构与内容如下:第一章将元好问与郝经视为两代人进行考察,从其各自的历史定位入手,探求元、郝二人各自的学术生成理路与诗歌创作道路,继而考究元好问与郝经之间从同门问学到忘年之交的特殊情缘。元好问是金中后期诗坛的宗主,整个金代诗歌的发展有赖于其进入巅峰时刻。根柢于金的北方主要文士,如郝经、王恽、刘因等纷纷效法遗山并...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由
2.研究现状
3.研究方法与宗旨
第一章 金元之际与文坛交往
1.1 元好问:成就金诗之巅的一代宗匠
1.1.1 金诗发展中的“元好问时期”
1.1.2 金元易代与诗家学术开拓
1.2 郝经:易代之时的元初名儒
1.2.1 成长求学于“元好问时期”
1.2.2 由金入元的北方文士
1.3 元好问与郝经:师从相同到忘年交
1.3.1 同受“陵川家学”的教育背景
1.3.2 郝经与元好问的学术交往
第二章 北方文化语境与元、郝诗歌创作论
2.1 金元之际北方诗学的生成语境
2.1.1 南北并峙格局的形成
2.1.2 民族融合背景下的北方诗坛
2.2 诗歌统绪论
2.2.1 诗歌源流与传统的追溯
2.2.2 文脉道统的接续:“中州本位”与“道贵乎用”
2.3 诗歌雅正论
2.3.1 诗歌正脉与正统的追寻
2.3.2 雅正的共同推崇:本“诚”宗“雅”与复归风雅
2.4 诗歌宗法论
2.4.1 儒家士人精神与守正出新的诗学探求
2.4.2 元好问的“以唐人为指归”到宋学精神
2.4.3 郝经的“垂六经以视天地”和复倡唐音
第三章 北地气质与元、郝诗歌审美风格论
3.1 特定地域环境下的气质性格与审美情趣
3.1.1 “三晋”诗风传统熏陶及其影响
3.1.2 “元气本色”:从摔跤之乡到太行山地域性格的陶养与习染
3.2 对“河汾诗派”的品鉴和欣赏
3.2.1 以元好问为核心的“河汾诗派”及其审美追求
3.2.2 “慷慨之气”:元、郝的审美共鸣
3.3 以“自然雄浑”为本色的诗歌审美理想
3.3.1 “和陶”风尚之崇与元、郝的“和陶诗”
3.3.2 “自然真淳”与“自然高古”:元、郝审美趣味的同与不同
余论 金元之际北方文坛双雄及其诗学史价值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本文编号:3000633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由
2.研究现状
3.研究方法与宗旨
第一章 金元之际与文坛交往
1.1 元好问:成就金诗之巅的一代宗匠
1.1.1 金诗发展中的“元好问时期”
1.1.2 金元易代与诗家学术开拓
1.2 郝经:易代之时的元初名儒
1.2.1 成长求学于“元好问时期”
1.2.2 由金入元的北方文士
1.3 元好问与郝经:师从相同到忘年交
1.3.1 同受“陵川家学”的教育背景
1.3.2 郝经与元好问的学术交往
第二章 北方文化语境与元、郝诗歌创作论
2.1 金元之际北方诗学的生成语境
2.1.1 南北并峙格局的形成
2.1.2 民族融合背景下的北方诗坛
2.2 诗歌统绪论
2.2.1 诗歌源流与传统的追溯
2.2.2 文脉道统的接续:“中州本位”与“道贵乎用”
2.3 诗歌雅正论
2.3.1 诗歌正脉与正统的追寻
2.3.2 雅正的共同推崇:本“诚”宗“雅”与复归风雅
2.4 诗歌宗法论
2.4.1 儒家士人精神与守正出新的诗学探求
2.4.2 元好问的“以唐人为指归”到宋学精神
2.4.3 郝经的“垂六经以视天地”和复倡唐音
第三章 北地气质与元、郝诗歌审美风格论
3.1 特定地域环境下的气质性格与审美情趣
3.1.1 “三晋”诗风传统熏陶及其影响
3.1.2 “元气本色”:从摔跤之乡到太行山地域性格的陶养与习染
3.2 对“河汾诗派”的品鉴和欣赏
3.2.1 以元好问为核心的“河汾诗派”及其审美追求
3.2.2 “慷慨之气”:元、郝的审美共鸣
3.3 以“自然雄浑”为本色的诗歌审美理想
3.3.1 “和陶”风尚之崇与元、郝的“和陶诗”
3.3.2 “自然真淳”与“自然高古”:元、郝审美趣味的同与不同
余论 金元之际北方文坛双雄及其诗学史价值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本文编号:3000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000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