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色书籍封面人物图像的谱系研究(1949-1999年)
发布时间:2021-02-03 12:37
本文运用谱系方法,分析了1949-1999年红色书籍封面的人物图像。文章总结概括了建国后五十年间红色书籍封面中革命领袖图像、英雄模范图像和工农兵图像的谱系,分析了这些谱系的延续与变化、特点与内涵,揭示了图像的延续与变化所包含的意义与价值,理解和阐释图像所折射的时代精神与文化象征。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红色书籍的概念及封面人物图像的分类、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及重点、难点、创新点;第二章主要分析了革命理论书籍和传记回忆书籍封面上的头像谱系、《共产党宣言》谱系、领袖肖像谱系、“红太阳”谱系、毛泽东诗词谱系、挥手谱系、领袖与人民谱系等图像谱系;第三章主要分析了革命英烈、劳动模范和干部楷模三类英模图像,主要包括向警予、黄继光、董存瑞、雷锋等谱系,以及孟泰、王进喜、焦裕禄和孔繁森等图像谱系;第四章主要分析了钢铁工人谱系、女工谱系、丰收谱系、行军谱系等工农兵谱系;第五章主要将红色书籍封面人物图像与同时期其他艺术图像进行了比较,并阐述了研究红色书籍图像的意义价值,以及红色书籍图像对当代书籍设计以及红色艺术的借鉴与启示。本文认为,1949-1999年...
【文章来源】: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文明新装”1949-1999年间,书籍封面上的向警予人物形象在色彩的使用上发生了变化
北京印刷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英雄模范图像谱系443.1.3黄继光谱系黄继光,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他虽身负重伤,却还是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胸口堵枪眼,为反击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黄继光的事迹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被授予“特级英雄”称号。黄继光牺牲后,人们未能找到他生前的照片。1953年,青年画家陈兴华到黄继光所在团找了十几个与黄继光长相相似的战士,在黄继光生前战友的帮助下,选择与黄继光样貌相近的人画下来,经过对比、修正,完成了一幅黄继光画像,如图3-20所示,这是一幅很接近黄继光相貌、细节完整的珍贵头像。此后,这张画像便频繁地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书籍封面上的黄继光人物形象也多是以这张画像为原型的。图3-20黄继光素描画像黄继光谱系的书籍封面设计通常为人物形象加书名,人物形象被处理成头像、半身像或全身像,人物姿态大多为黄继光用自己的胸口去堵敌人枪口的生命最后瞬间,且描绘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景象,展现出黄继光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身穿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的黄继光人物形象在此类谱系的书籍封面中最为常见。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分为冬季军服和夏季军服两种,如图3-21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冬季军服,其颜色通常是橄榄绿色,栽绒棉帽,帽子面料是皮毛或软毛,护耳可以下拉系在下巴下面,长筒棉皮靴,马裤样式的干部棉裤,裤腿下端有5个扣,在保暖的同时又便于作战。图3-22则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夏季军服,这是一套
北京印刷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英雄模范图像谱系45由所谓“延安绿”的单排扣上衣、裤子和单帽组成的服装。如图3-23至图3-32所示,画面中为黄继光头戴栽绒棉帽,身穿棉衣棉裤,脚蹬长筒棉靴的冬季军服的形象,当时志愿军的装备十分有限,一般有带两到三支手榴弹的背带和分别装弹药和粮食的两条棉布背囊。图3-33为黄继光头戴单帽、身穿夏季军服的形象。另外,如图2-26和图2-27的封面图像所示,身穿军服的黄继光还身披白色披风。白色披风既具有抵挡风寒的保暖功能,同时又起到掩护作用,这和朝鲜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密切相关。朝鲜地区气候寒冷,冬季积雪情况较多,白色披风利于战士与冰雪环境融为一体,更好的掩藏自己,避免敌人侦查。同时,因士兵在作战过程中免不了风餐露宿,披风还可以改装成布包用来储存干粮,或用来储存作战时的战利品。如若战斗中出现伤亡情况,披风还可以作为运送伤员的行军床使用。总之,无论是冬季军服还是夏季军服,亦或是白色披风,都真实的体现了黄继光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身份。图3-21中国人民志愿军冬季军服图3-22中国人民志愿军夏季军服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间,书籍封面上的黄继光人物形象在动作姿态的表现上发生了变化。七十年代以前,其人物形象、姿态并不固定,如图3-23至图3-27所示,有的为黄继光的人物头像,有的为黄继光趴在高地上作战的画面,有的为黄继光直立或向前迈步的作战图像,有的为黄继光右手拿手雷,左手拉手雷拉环的动作。而七十年代后,则形成了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中,黄继光牺牲前最后一瞬间用身躯扑向敌人枪口的经典图像范式。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七十年代以后的图像更能表现出黄继光奋不顾身、凛然无畏的英雄气概。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延安时期埃德加·斯诺眼中的农民和妇女形象解读[J]. 陈莉诗,屈彩娥,李琳. 传媒论坛. 2020(07)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版本介绍[J]. 孔欢.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3]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传记的译介、创作与研究[J]. 卢刚. 红旗文稿. 2018(11)
[4]“十七年”红色文学书籍封面的图像学简析[J]. 李苏丹,龚小凡.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05)
[5]毛泽东传记出版的流变[J]. 王宏波.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6(04)
[6]第一版《共产党宣言》的汉译版本[J]. 新长征. 2016(02)
[7]关于《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两处重要译文的新译[J]. 高晓惠. 俄罗斯学刊. 2013(03)
[8]毛泽东诗词在文革期间的传播[J]. 余朝晖,陈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9]建国以来中国女性就业的历史沿革[J]. 徐敏. 广西党史. 2006(11)
[10]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全集、选集、文选、文集、文稿出版概况[J]. 出版工作. 1979(01)
博士论文
[1]传记出版与社会变迁—我国1949年以来传记出版研究[D]. 王宏波.南京大学 2016
[2]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中国的出版、流通与阅读(1927-1937)[D]. 张新强.中共中央党校 2015
硕士论文
[1]《共产党宣言》译本差异及其传播影响研究[D]. 董庆蓓茜.重庆交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16512
【文章来源】: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文明新装”1949-1999年间,书籍封面上的向警予人物形象在色彩的使用上发生了变化
北京印刷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英雄模范图像谱系443.1.3黄继光谱系黄继光,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他虽身负重伤,却还是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胸口堵枪眼,为反击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黄继光的事迹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被授予“特级英雄”称号。黄继光牺牲后,人们未能找到他生前的照片。1953年,青年画家陈兴华到黄继光所在团找了十几个与黄继光长相相似的战士,在黄继光生前战友的帮助下,选择与黄继光样貌相近的人画下来,经过对比、修正,完成了一幅黄继光画像,如图3-20所示,这是一幅很接近黄继光相貌、细节完整的珍贵头像。此后,这张画像便频繁地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书籍封面上的黄继光人物形象也多是以这张画像为原型的。图3-20黄继光素描画像黄继光谱系的书籍封面设计通常为人物形象加书名,人物形象被处理成头像、半身像或全身像,人物姿态大多为黄继光用自己的胸口去堵敌人枪口的生命最后瞬间,且描绘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景象,展现出黄继光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身穿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的黄继光人物形象在此类谱系的书籍封面中最为常见。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分为冬季军服和夏季军服两种,如图3-21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冬季军服,其颜色通常是橄榄绿色,栽绒棉帽,帽子面料是皮毛或软毛,护耳可以下拉系在下巴下面,长筒棉皮靴,马裤样式的干部棉裤,裤腿下端有5个扣,在保暖的同时又便于作战。图3-22则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夏季军服,这是一套
北京印刷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英雄模范图像谱系45由所谓“延安绿”的单排扣上衣、裤子和单帽组成的服装。如图3-23至图3-32所示,画面中为黄继光头戴栽绒棉帽,身穿棉衣棉裤,脚蹬长筒棉靴的冬季军服的形象,当时志愿军的装备十分有限,一般有带两到三支手榴弹的背带和分别装弹药和粮食的两条棉布背囊。图3-33为黄继光头戴单帽、身穿夏季军服的形象。另外,如图2-26和图2-27的封面图像所示,身穿军服的黄继光还身披白色披风。白色披风既具有抵挡风寒的保暖功能,同时又起到掩护作用,这和朝鲜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密切相关。朝鲜地区气候寒冷,冬季积雪情况较多,白色披风利于战士与冰雪环境融为一体,更好的掩藏自己,避免敌人侦查。同时,因士兵在作战过程中免不了风餐露宿,披风还可以改装成布包用来储存干粮,或用来储存作战时的战利品。如若战斗中出现伤亡情况,披风还可以作为运送伤员的行军床使用。总之,无论是冬季军服还是夏季军服,亦或是白色披风,都真实的体现了黄继光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身份。图3-21中国人民志愿军冬季军服图3-22中国人民志愿军夏季军服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间,书籍封面上的黄继光人物形象在动作姿态的表现上发生了变化。七十年代以前,其人物形象、姿态并不固定,如图3-23至图3-27所示,有的为黄继光的人物头像,有的为黄继光趴在高地上作战的画面,有的为黄继光直立或向前迈步的作战图像,有的为黄继光右手拿手雷,左手拉手雷拉环的动作。而七十年代后,则形成了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中,黄继光牺牲前最后一瞬间用身躯扑向敌人枪口的经典图像范式。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七十年代以后的图像更能表现出黄继光奋不顾身、凛然无畏的英雄气概。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延安时期埃德加·斯诺眼中的农民和妇女形象解读[J]. 陈莉诗,屈彩娥,李琳. 传媒论坛. 2020(07)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版本介绍[J]. 孔欢.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3]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传记的译介、创作与研究[J]. 卢刚. 红旗文稿. 2018(11)
[4]“十七年”红色文学书籍封面的图像学简析[J]. 李苏丹,龚小凡.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05)
[5]毛泽东传记出版的流变[J]. 王宏波.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6(04)
[6]第一版《共产党宣言》的汉译版本[J]. 新长征. 2016(02)
[7]关于《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两处重要译文的新译[J]. 高晓惠. 俄罗斯学刊. 2013(03)
[8]毛泽东诗词在文革期间的传播[J]. 余朝晖,陈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9]建国以来中国女性就业的历史沿革[J]. 徐敏. 广西党史. 2006(11)
[10]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全集、选集、文选、文集、文稿出版概况[J]. 出版工作. 1979(01)
博士论文
[1]传记出版与社会变迁—我国1949年以来传记出版研究[D]. 王宏波.南京大学 2016
[2]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中国的出版、流通与阅读(1927-1937)[D]. 张新强.中共中央党校 2015
硕士论文
[1]《共产党宣言》译本差异及其传播影响研究[D]. 董庆蓓茜.重庆交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16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016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