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合奇县H村非遗文化扶贫效用的SEM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3 06:48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生命力。“非遗文化扶贫”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人为中心,以非遗文化为载体,对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心理定势、生活态度等非物质形式进行改造,从而实现贫困群体和个体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逐步脱贫致富。在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时期,“非遗文化扶贫”作为文化扶贫的一部分,是扶贫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能够激发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就业,持续增加收入,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加强非遗文化扶贫效用研究,发挥非遗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的作用,能够助力精准扶贫目标的早日实现。通过相关文献阅读,梳理有关文化扶贫、文化扶贫效用、非遗扶贫等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非遗文化扶贫效用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归纳总结,进行实地走访,初步了解新疆非遗贫困村H村的区位条件、文化资源、贫困现状,深入分析该村致贫原因、非遗资源利用现状及非遗文化扶贫的典型案例,运用文献阅读法、实地调研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和实...
【文章来源】:塔里木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文化功能研究论文发表量陈锡文(2019)认为我国乡村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深入发掘,可以看到
塔里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5的重要推动力量。1.3.2文化扶贫效用的国内外相关研究(1)国内相关文化扶贫效用的研究文化扶贫作为精准脱贫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扶贫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内有关文化扶贫的研究一直存在,从2016年开始迅速增加,2019达到了241篇,随着我国脱贫工作的稳步实施,文化对脱贫目标的实现,其作用显著增加,有关文化扶贫领域的研究呈现持续增长和扩充态势。如图1-2所示。图1-2中国文化扶贫研究论文发表量有关文化扶贫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有以下观点。王俊文(2007)指出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减少文化贫困的目标是要通过改造不合时宜的文化价值形态来建立积极进步的文化价值观,是对贫穷人群精神状态和文化价值方面的革命[12]。段超(2012)认为:“文化扶贫的内容就是以文化为核心,将经济、教育、科技和环境等各方面资源密切融合,从而产生强烈的聚合效应”[13]。吴亚东,冯金丽(2013)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湖北省的文化扶贫工作内容和实施状况展开调查探讨,描述了依据文化促进脱贫工作开展的意义和特点,有效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精神建设和文化发展。对贫穷人群和个体而言,先进文化的传播、穷困状况的改善、创新精神的鼓励、文化素质的培养和价值理念的更新,实现他们在思想上和经济上脱贫致富是文化扶贫的根本所在[14]。黄吉,钟婷等(2016)认为
塔里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章新疆阿合奇县H村非遗文化扶贫效用的结构方程模型39到45%以上,因此提取的因子是合适的。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共有4个,分别为6.585、2.39、2.139、1.199,并且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8.408%,大于60%,说明本研究提取的4个公因子是可以有效解释问卷的18个题目,从而实现降维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通过碎石图来显示各因子的重要程度。坡度越陡,对应的特征根越大,则作用越明显,它是结合累计贡献率来出取其中几个因素来作为主要因素,即达到降维的效果。图5-1非遗文化扶贫效用因子分析碎石图由碎石图(图5-1)可以看出,从第5个因子以后坡度线甚为平缓且特征值小于1,表示无特殊因子值得抽取,因而保留4个因素较为适宜,这与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一致。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所有题项的因子载荷量均大于0.5,即因子和测评维度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度,初步确认问卷为4因子结构,4个维度分别为文化经济、文化人口、文化环境、文化资源,其中文化经济包括5个题目,为“A1-A5”,文化人口包括4个题目,为“B1、B2、B4、B5”,文化环境包括4个题目,为“C1-C4”,文化资源包括5个题目“D1-D5”,在次基础上形成了包含18个题项的正式问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减贫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吗?[J]. 王松茂,何昭丽,郭英之,郭安禧. 经济管理. 2020(05)
[2]基于SEM的文化扶贫公众满意度研究[J]. 郭涵,郑逸芳. 东南学术. 2020(01)
[3]非遗扶贫的作用机制、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J]. 刘杰. 财政科学. 2019(08)
[4]中国文化扶贫四十年:从专项扶贫到精准文化扶贫[J]. 章军杰. 甘肃社会科学. 2019(02)
[5]以文化扶贫精准除“穷根”[J]. 赵莉. 人民论坛. 2019(07)
[6]文化空间再造与少数民族“非遗扶贫”的路径探析——基于鄂西恩施市的田野考察[J]. 桂胜,孙仲勇,李向振.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01)
[7]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自信的重建[J]. 倪国良,张世定. 新疆社会科学. 2018(03)
[8]贫困文化论的误用与滥用[J]. 李文钢.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9]非遗传承人的创业意识研究——以“海派剪纸”的创业实践为例[J]. 游红霞.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10]论文化的生态功能[J]. 蔡登谷,卢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硕士论文
[1]文化扶贫作用机理及提升策略研究[D]. 李佳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2]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承功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周凤梅.安徽财经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47186
【文章来源】:塔里木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文化功能研究论文发表量陈锡文(2019)认为我国乡村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深入发掘,可以看到
塔里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5的重要推动力量。1.3.2文化扶贫效用的国内外相关研究(1)国内相关文化扶贫效用的研究文化扶贫作为精准脱贫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扶贫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内有关文化扶贫的研究一直存在,从2016年开始迅速增加,2019达到了241篇,随着我国脱贫工作的稳步实施,文化对脱贫目标的实现,其作用显著增加,有关文化扶贫领域的研究呈现持续增长和扩充态势。如图1-2所示。图1-2中国文化扶贫研究论文发表量有关文化扶贫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有以下观点。王俊文(2007)指出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减少文化贫困的目标是要通过改造不合时宜的文化价值形态来建立积极进步的文化价值观,是对贫穷人群精神状态和文化价值方面的革命[12]。段超(2012)认为:“文化扶贫的内容就是以文化为核心,将经济、教育、科技和环境等各方面资源密切融合,从而产生强烈的聚合效应”[13]。吴亚东,冯金丽(2013)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湖北省的文化扶贫工作内容和实施状况展开调查探讨,描述了依据文化促进脱贫工作开展的意义和特点,有效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精神建设和文化发展。对贫穷人群和个体而言,先进文化的传播、穷困状况的改善、创新精神的鼓励、文化素质的培养和价值理念的更新,实现他们在思想上和经济上脱贫致富是文化扶贫的根本所在[14]。黄吉,钟婷等(2016)认为
塔里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章新疆阿合奇县H村非遗文化扶贫效用的结构方程模型39到45%以上,因此提取的因子是合适的。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共有4个,分别为6.585、2.39、2.139、1.199,并且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8.408%,大于60%,说明本研究提取的4个公因子是可以有效解释问卷的18个题目,从而实现降维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通过碎石图来显示各因子的重要程度。坡度越陡,对应的特征根越大,则作用越明显,它是结合累计贡献率来出取其中几个因素来作为主要因素,即达到降维的效果。图5-1非遗文化扶贫效用因子分析碎石图由碎石图(图5-1)可以看出,从第5个因子以后坡度线甚为平缓且特征值小于1,表示无特殊因子值得抽取,因而保留4个因素较为适宜,这与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一致。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所有题项的因子载荷量均大于0.5,即因子和测评维度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度,初步确认问卷为4因子结构,4个维度分别为文化经济、文化人口、文化环境、文化资源,其中文化经济包括5个题目,为“A1-A5”,文化人口包括4个题目,为“B1、B2、B4、B5”,文化环境包括4个题目,为“C1-C4”,文化资源包括5个题目“D1-D5”,在次基础上形成了包含18个题项的正式问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减贫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吗?[J]. 王松茂,何昭丽,郭英之,郭安禧. 经济管理. 2020(05)
[2]基于SEM的文化扶贫公众满意度研究[J]. 郭涵,郑逸芳. 东南学术. 2020(01)
[3]非遗扶贫的作用机制、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J]. 刘杰. 财政科学. 2019(08)
[4]中国文化扶贫四十年:从专项扶贫到精准文化扶贫[J]. 章军杰. 甘肃社会科学. 2019(02)
[5]以文化扶贫精准除“穷根”[J]. 赵莉. 人民论坛. 2019(07)
[6]文化空间再造与少数民族“非遗扶贫”的路径探析——基于鄂西恩施市的田野考察[J]. 桂胜,孙仲勇,李向振.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01)
[7]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自信的重建[J]. 倪国良,张世定. 新疆社会科学. 2018(03)
[8]贫困文化论的误用与滥用[J]. 李文钢.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9]非遗传承人的创业意识研究——以“海派剪纸”的创业实践为例[J]. 游红霞.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10]论文化的生态功能[J]. 蔡登谷,卢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硕士论文
[1]文化扶贫作用机理及提升策略研究[D]. 李佳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2]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承功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周凤梅.安徽财经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47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04718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