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水流域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7 17:23
  近年来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却造成了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人与水之间的关系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人类需要加强对水的全面认识,重新衡量人与水之间的关系。社会水文学将人类社会系统和水文系统视为统一整体即人水系统,两者互相影响并发生协同演化,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是一个复杂的地理过程,并成为社会水文学研究的核心。基于此本文通过人水系统协同演化模型,揭示人类社会和水文系统之间的反馈机制和协同演化作用,模拟人水系统进化的动力学机制,观测和理解人水系统协同演化的方向,以期为流域人水关系可持续调控提供指导。本文以湟水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指标体系,以2005-2017年湟水流域行政县区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湟水流域人类社会和水文系统两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建立信息熵模型、人水系统协同演化动力模型,探讨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演化方向及状态,分析湟水流域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过程,并提出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发展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湟水流域2005-2017年人水系统的人类社会及水文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在时间的进程中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且人类社会子系统发展水平的上升速...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研究


人水系统概念示意图

水系图,水系,机制


绪论9为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彼此的发展空间,系统将这种竞合机制发挥到合理的状态表明系统达到了协同状态[54]。因此,各子系图1-2人水系统协同演化机制Fig1-2Human-watersystemco-evolutionmechanism统之间良好有序的合作有利于人水系统向协同演化方向发展;系统之间恶性的竞争、互相抑制的状态会引起人水系统的恶性循环。1.3.4小结人与水之间进行互动反馈构成人水系统,人水系统由人类社会和水文系统构成,各子系统内部又有其多方面的组成要素,人水系统及系统内部不断发生相互作用得以演化发展。关于人水系统的研究,从人水单向影响研究向人与水相互影响研究发生了转变。在人类活动不断对自然环境产生较深的影响下,人与水相互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向人水系统反馈过程和机制靠近,社会水文学这一学科就此产生[8]。该学科不仅是对过去人水系统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的总结凝练,也为新时代下人水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指导,然而目前关于人水系统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对人水系统的定义、要素结构及驱动机制还缺乏深入的探讨和充分的理解认识;目前的研究缺少从整体对人水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模拟的研究范式,在具体的模型研究分析中,对于各要素的考虑稍显简化单一,对于系统的协同演化

地理位置,流域,湟水,河谷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14图2-1研究区地理位置Fig2-1Locationofthestudyarea(2)地形地貌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包括中高山地、黄土丘陵及河谷冲积平原,交错分布[56],流域自上而下有海晏、湟源、西宁、平安、乐都和民和等6个河谷型盆地,为川水区,海拔1920~2200m,河谷两岸分布宽阔的河谷阶地,水热条件较好,是青海省东部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浅山地区分布有众多的旱耕地,且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脑山地区大部分海拔在2700m以上,地势高,气候阴湿寒冷,分布有一定的旱耕地、草山和伴生天然林,是湟水流域主要的畜牧业基地[57-58]。(3)水文特征湟水流域平面上呈现着北西西~南东东的不规则的狭长形态,水系呈树状分布,大小支流共78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km2的有31条[59-60]。流域主要由湟水干流区及其支流大通河流域组成。湟水正源为麻匹寺河,流经海晏县后进入西宁盆地,期间与流域内的北川河、南川河、沙塘川河等支流相汇,向东穿过平安、乐都、民和河谷盆地,在享堂镇与其支流大通河相汇后在甘肃省境内永登县傅子村汇入黄河,干流全长374km,流域面积17733km2。大通河支流源于天峻县


本文编号:3143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143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6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