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佩甫小说中的怨恨书写
发布时间:2021-04-28 18:17
李佩甫关注底层人民的现实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怀着深切的悲悯之情执笔塑造了在怨恨中挣扎的悲凉人物群像。用人在环境场中的遭遇与精神世界生成之间的联系来揭露怨恨情绪的社会根源,在怨恨的书写中倾注了自己的忧虑、理性反思及感同身受的关切,以怨恨透视时代、表现复杂人性、书写人们的心灵病态。在怨恨情绪的发芽、生长中思考健康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从怨恨情绪的发泄、转化中反思人性的阴暗及复杂。本文从文本中体现出的个人怨恨、家庭内部怨恨和群体怨恨三种怨恨形态来深入作品。探索作品中人物心理异变,探究作品中默认社会秩序、原生家庭、物质匮乏及经济的发展等现实生存状况与怨恨情绪生发的关系。探析文本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权势、传统伦理、对不良现实境况的怨恨,对城市的怨恨等底层之恨。作者从个人怨恨产生的原因透视社会弊病,人物因压迫、嫉妒和失去爱而产生怨恨并逐日加深。作品中个人怨恨背后是难以彻底摆脱的压迫侮辱及无法释怀的情感纠葛所带来的个人悲剧,这怨恨在成为他们前进力量的同时,也带走了他们心中的良善与正义。在怨恨丛生的家庭中,爱情、亲情都在怨恨中被异化,夫妻在怨恨中争斗,亲子之间因失去面子、因爱的缺乏等等原因而产生怨恨。家庭怨...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毁灭自我的个人怨恨
第一节 “黑蚂蚁”的向上之路
第二节 嫉妒者的价值迷失
第三节 失恋者走向极端
第二章 异化情感的家庭内部怨恨
第一节 夫妻间的异样精神交流
第二节 给予痛苦的亲子关系
第三章 亲密社会中的群体怨恨
第一节 睚眦必报的乡民互怨
第二节 贬损能人的抱团怨羡
第三节 欺软怕硬的善变面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功能主义与冲突理论视野中的社会怨恨[J]. 廖荣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2]“平原”与小说——李佩甫文学访谈[J]. 刘宏志,李佩甫.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3]李佩甫小说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樊会芹. 湖北社会科学. 2017(09)
[4]城市文化本位的“城乡叙事”——李佩甫小说的一个侧面[J]. 张丛皞.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5)
[5]李佩甫小说的艺术发展与精神寻绎[J]. 李明刚. 中国文学批评. 2017(03)
[6]人生的行走 命运的叩问——与李佩甫谈《生命册》[J]. 樊会芹.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7]李佩甫小说论[J]. 孔会侠. 小说评论. 2016(05)
[8]《生命册》:生态忧虑与人文关怀[J]. 黄高锋. 当代作家评论. 2016(04)
[9]童年虐待经历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客体关系[J]. 陈荣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02)
[10]转型背景下的社会怨恨[J]. 张凤阳. 学海. 2014(02)
硕士论文
[1]论李佩甫乡土小说的悲剧意识[D]. 李华.山东理工大学 2017
[2]新世纪底层文学的怨恨叙事[D]. 李远.山东大学 2014
[3]匍匐于中原大地的悲悯情怀[D]. 林洁.浙江大学 2011
[4]中国文学中的怨恨主题[D]. 许艳丽.东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65944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毁灭自我的个人怨恨
第一节 “黑蚂蚁”的向上之路
第二节 嫉妒者的价值迷失
第三节 失恋者走向极端
第二章 异化情感的家庭内部怨恨
第一节 夫妻间的异样精神交流
第二节 给予痛苦的亲子关系
第三章 亲密社会中的群体怨恨
第一节 睚眦必报的乡民互怨
第二节 贬损能人的抱团怨羡
第三节 欺软怕硬的善变面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功能主义与冲突理论视野中的社会怨恨[J]. 廖荣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2]“平原”与小说——李佩甫文学访谈[J]. 刘宏志,李佩甫.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3]李佩甫小说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樊会芹. 湖北社会科学. 2017(09)
[4]城市文化本位的“城乡叙事”——李佩甫小说的一个侧面[J]. 张丛皞.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5)
[5]李佩甫小说的艺术发展与精神寻绎[J]. 李明刚. 中国文学批评. 2017(03)
[6]人生的行走 命运的叩问——与李佩甫谈《生命册》[J]. 樊会芹.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7]李佩甫小说论[J]. 孔会侠. 小说评论. 2016(05)
[8]《生命册》:生态忧虑与人文关怀[J]. 黄高锋. 当代作家评论. 2016(04)
[9]童年虐待经历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客体关系[J]. 陈荣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02)
[10]转型背景下的社会怨恨[J]. 张凤阳. 学海. 2014(02)
硕士论文
[1]论李佩甫乡土小说的悲剧意识[D]. 李华.山东理工大学 2017
[2]新世纪底层文学的怨恨叙事[D]. 李远.山东大学 2014
[3]匍匐于中原大地的悲悯情怀[D]. 林洁.浙江大学 2011
[4]中国文学中的怨恨主题[D]. 许艳丽.东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65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165944.html